拥有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愿望。而对于儿童的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躯体(生理)的健康,认为只要孩子躯体不患疾病就是健康,把躯体是否健康作为评价健康的唯一标准,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儿童期是个体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时期,为培养儿童非常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协调发展,我们不仅要重视儿童的生理健康、更重要的是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儿童期是个性形成发展的时期。儿童模仿性强,辨别是非力差,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家长、老师、同伴及周围其他人的言行对儿童人格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一般来说,儿童的孤僻、胆怯、固执、恐惧、说谎等不良行为往往都是从父母处习得的。父母做事的习惯和处事的态度直接会成为孩子的榜样,要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父母和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儿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育孩子并不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如果真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骄横跋扈,自私任性,或者是过分的依赖、胸无大志,见困难就退缩,遇挫折便气馁。
但是,教育孩子也不能采取封建式的管教方法。动辄训斥打骂,恶语相加,必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限制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教育儿童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分寸,轻重适当。同时,家庭教育中还要做到家中成员之间统一思想和要求,即使有分歧,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儿童就像新植的苗木,认真修裁和浇灌都会成长为栋梁之材。而作为园丁的父母和老师,掌握一定的正确教养儿童的知识和方法,是必须的。儿童入托之前,生活在家里,主要接触的是父母和亲人,交往的范围窄、对象少,父母及亲人给孩子的多是呵护和包容,孩子入托入学后,交往的范围和对象都在扩大,也复杂多了,感受到的是另外一种环境。父母和老师紧密配合,互通情况,相互支持,将孩子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有选择地进行讲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本书将儿童常见的心态作了总结,并结合当前一些常见的疑点进行了解答和剖析。父母通过了解一般儿童常见的疑惑,可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培养出一个完善的人格,使孩子成长为具有成功心态的人,处世积极、遇难不惊,待人诚实真挚。如果孩子走出家门时,能够具备这种完善的心态,这就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