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如此强调《超级女声》带给他们的快乐,甚至不吝言辞地夸大获得的快乐。
自2004年5月的某个中午起,经常收看电视的观众不经意间,会看到一个奇怪的歌手选拔赛——一个蓝色幕布的小房间里,“不加修饰”的参赛选手报上自己的编号,清唱30秒, 三位评审按铃中止,点评,选手聆听,感谢,然后离开。
所谓的“不加修饰”令人咋舌:参赛选手中什么样的都有,有瘦得像根筷子,站都站不稳的;有胖得一动就“水波荡漾”的;有丑得让人不忍多看一眼的;有老得嘴里没牙的。选手们穿的也是五花八门,有穿礼服的、有穿旗袍、穿露背装的、甚至还有穿一套睡衣,大大咧咧站在评审跟前的。选手唱起歌来更是千奇百怪,有唱一半就没声的;有跑调十万八千里还摇头晃脑的;还有的手舞足蹈、连唱带跳,动情之处忽然下跪,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是这样一个叫《超级女声》的电视“选秀”节目,既不悦耳又不悦目,却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从参赛者到观赛人,无不对此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无门槛”的狂欢
《超级女声》的预赛可以借用一个词——“海选”,与之相对应的是数以万计、不惜长途跋涉前来报名参赛的各地选手。就算中国最负盛名的“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也没有遭遇过如此壮观的报名“人海”。
“现在想想真是太疯狂了!”从西宁坐了26小时火车赶到成都的15岁青海女孩贾茹说,“自己是被《超级女声》‘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不限身份,真正无门槛选拔’的口号吸引过来的。”
贾茹的观点也是大多数参赛选手的观点。不少选手认为,在电视领域,她们是“门槛”外面的人,如果没有“无门槛”的《超级女声》,她们可能一辈子都没机会走上舞台,特别是在电视上表现自己。
为《超级女声》“疯狂”的不仅有15岁的贾茹,还有29岁的福建姑娘张娟。《超级女声》从长沙、武汉一直伸展到现在的成都和南京赛区,张娟依次参加了每个赛区的“海选”,结果首轮均遭淘汰。
张娟是广州一家中型贸易公司的文员,月收入不过3000元,可她已为《超级女声》的参赛花费了数万元。“我一点也不觉可惜,之所以不计代价参加《超级女声》,是因为它带给我很大乐趣。”张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果《超级女声》再开辟新赛区,她仍会前去参加。
张娟说,自己从小就是个不起眼的女孩子,高考时只考上了当地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后去广州,找到了现在这份薪水一般的工作,一做就是6年。每天的日程朝九晚六,惟一的乐趣就是业余时,跟男朋友出去买买东西,唱唱歌。而就是仅有的这点乐趣,在经历了年复一年的重复之后,也让她感到提不起劲来。
“去《超级女声》的原因,一是渴望被人注意,二是希望改变自己,打破现状,让自己的生活有所起伏。第一次站在摄像机前,心里虽然怕得要死,声音小得像蚊子,但还是很开心。因为自己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谈到《超级女声》,张娟一脸满足。
张娟参赛之后,她的同事和朋友也每逢必看,心痒的还和张娟一起去“海选”。虽然没有一个人进入50强,但她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参加《超级女声》很快乐,很满足。
“这个比赛开始没有门槛,最后没有奖金和奖品,它给每个选手的馈赠就是一个关于成长的艰辛过程。”已获武汉赛区亚军的少管所警官陈文娅曾多次参加类似赛事。她认为,“《超级女声》的目的绝不是为了选出几个选手,让他们进入娱乐圈做歌手,更多的在于,通过参赛,每个选手都经历了一个艰难成长和从中体味快乐的过程。”
中国人,快乐不快乐
在《超级女声》成都赛区的比赛中,不管是选手、观众、评审还是制作人员,他们在接受采访时,几乎都提到这个节目带给他们的快乐。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如此强调“快乐”,甚至不吝言辞地夸大获得的快乐?
今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没有人怀疑,公众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也不会有人怀疑,在这种“迅速”之下,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在发生着同样迅猛的变化——权力与金钱被极致放大,贫富差距加大,不平等的社会形态逐渐形成。而大多数中国人面对这样的变化,作出的第一反应是“忍耐”,然后是被迫接受,最后,通过有限手段,开辟有限空间,最终确立自己在这个社会极其有限的位置。
经历这样的过程通常是无快乐可言的。努力的定义和社会价值被公式化,成功的附加条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在最近新浪网的一项调查中,对于“你对前途未来有多少憧憬?”这个问题,72.73%的网民选择“听天由命”,而与之相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社会自上而下的各阶层中,仍有六成以上的人希望向上层流动。
这是个充满矛盾和痛苦的现实,有理由相信,这六成以上,通常被认为很容易满足的普通中国人,对快乐有着更多的向往和期待。
同样的,新浪网关于“你经常处于哪种情绪?”的调查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点,47%以上的人选择了“郁闷”、“无聊”甚至“烦躁”,只有不到9%的人选择了“快乐”。
有人说,“快乐不快乐”只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不具代表性。但现在,面对一个群体的“不快乐”,就该足以引起社会重视了。
在不久前结束的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中国正值社会转型期,也处于心理问题高发期。被媒体热炒的报复校园的大学生、绑架人质的下岗工人,以及被焦虑症、抑郁症困扰的社会精英,都还只是我们这个社会心理问题的“冰山一角”。
这让一些社会学者联想到美国犯罪率飙升的60年代——经济过热,城市人口猛增,社会转型而导致的多重不确定因素,整个社会心理显现出一种“深度焦躁”,从而引发并导致了众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王登峰对此分析说,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所掌控的社会资源的多少。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下,人们普遍感到“自己成为商品”,他们拼命想跻身名牌,被人关注。在此过程中,他们感到了压力,即便“成为名牌”,他们仍会觉得失去很多。
缓解社会压力对人造成的“焦躁”与“不快乐”,作为电视娱乐节目的《超级女声》不是做得最好,也不是最有功效的,但不可否认,它着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通往“快乐”的崭新渠道。正如该节目的评审张漫所言:“《超级女声》提供了一个台阶很低却有真实感的舞台,很容易跨上去,也很容易走下来。参加《超级女声》,大家不紧张不焦虑,心态放松。”这也许就是这个节目为人们提供的“快乐”。
反思中国电视文艺:如何“贴近”
长久以来,中国一直以行政手段主导电视文艺,是改革开放使传统文艺的垄断地位宣告结束。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几年,观众的口味和欣赏水准迅速提高。几年前的电视节目已经“落伍”,即使最贴近百姓的节目,“大牌”如春节晚会,也再难重复当年的号召力。相反,现在被老百姓追逐的电视节目,往往是传统文艺观中“看不上”的东西,比如《超级女声》。这一点,值得电视工作者深刻反思。
在参与《超级女声》节目的过程中,资深电视策划人夏青对自己从事多年的电视工作有了全新认识。她说:“我1991年大学毕业,作为电视人,做了10年的文艺晚会,请过大大小小无数明星,希望引起观众兴趣。但在这个节目之后,我感觉到一直以来,我们太想当然了。我们总认为,大众喜欢的是美丽、英俊、专业、完美的明星,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他们要的是没有距离感的电视艺术。”
卢卡奇说过,一旦某个商品或文化形式在一个社会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它就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并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些方面。
诚然,今天《超级女声》稚嫩的“肩膀”无法一肩挑起纾缓整个社会的各式压力,也无力主导中国电视的荧屏潮流,即使它拥有着一个日渐庞大的大众消费群体,但仍然只是一个另类边缘的电视娱乐节目,不可能真正解决庞大而复杂的社会问题。相信中国电视史会记上这一笔——《超级女声》,一个新话语权被建立。而这本身也许就预示着一种开始。(完)(记者孙轶玮、实习记者林子漩/成都、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