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梦想往往带有虚幻色彩,但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缺少梦想的生活,无疑是枯燥与乏味的。特别是在用细腻感性来体味生活的女人身上,梦想从不曾消失。
梦想与年龄无关。无论她是懵懂青涩,初为人妇,还是曾经沧海,女人的一生都会在梦想的指引下前进。梦想的诞生与个人的心态有关,更是与时代息息相关。因此不同时代的女人,有着不同的虚幻。这些梦想可能在今天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但追求梦想时所隐
藏的力量,却让人在今天依然唏嘘不已。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进步的十年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这十年间,社会给女性造成心理冲击是任何其他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整个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绝对不是隔靴搔痒,而是开启了整个新时代的大门。随着共和国的成立,女人的梦想不再像过去,封闭在狭小的庭院中,而是彻底与外界接轨。
同时,从此开始,女人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讯息,更是直接参与了社会的改造。
改造社会,追求“进步”是当时女性最大的“时尚”。如同今天的女性可以为了时尚赴汤蹈火,50年代的女人也会为了“入党”这种席卷全国的“时尚热潮”上刀山下火海。能够加入党的组织,直接受党的指挥,表明这个女人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不仅如此,成功入党还代表了此人的家庭背景、个人素质、未来前途等等,都与时代紧紧贴合在了一起。一枚党章的含义如此丰富,也难怪当时女人们会如此痴迷于入党。
各个时代的大学生都是勇于追赶潮流的,于是大学中所有学生都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现象在当时履见不鲜。遗憾的是,女人们都在找着党组织,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由于家庭等各方面原因,那些“有问题”的女人们不得不把入党当成一场遥不可及的梦。
在那时的大学中,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故事:一位即将毕业的女生,由于一时情浓与男友拥抱在一起,被校保卫处的干事抓到。在当时这是件天大的事,这个本来有机会入党的女孩因为这个“污点”而成为永远的预备党员。这样的刺激对女孩的心理造成了长期的压力,后半生始终郁郁寡欢。入党之梦就这样折磨着她,以及许多像她一样的女人。
看来梦想,还真有不小的杀伤力。
“入党”是追求进步的表现,而学习知识也是大部分农村女孩的追求。50年代,一场扫盲运动在女性中间如火如荼地展开。能够读书看报是当时女性一个非常大的愿望。这个愿望透露出一种决心,即女人要独立地与世界接触,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不再依附于其他任何势力。扫盲的同时,很多本来就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女性,陷入了“俄语热”的热潮。当时我国正与前苏联关系亲密,因此连俄语水平高低都成了女性文化水平高低的表现。
入党和识字两种追求虽然外表看起来不在一个层面,但其中的蕴含的意义却有相通的部分。参与社会进步的愿望,促使女性梦想能加入执政党,梦想着能尽览天下大事。如果没有这种观念的彻底改变,如今的所谓白领女性这个“群落”就没有形成的可能了,与男人平起平座也只是说说而已。。
其实我们可以说,如果不是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那十年间女人们有了看书识字的梦想,今天的女人就不会如此可爱。
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动荡的十年
时代前进了,虽然还有风有雨。外界的种种干扰使得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十年间,女性失去了扫盲时期的大胆与勇敢。女性的梦想也从火热的入党大潮中逐渐改变了。
说这十年是红色的也好,说它是灰暗的也好,女性的生活都因此而多了些坎坷。能有一份宁静的生活,是很多女性的最大愿望。有太多的例子说明,那时的女性生活在一个谨小慎微的日子里。一句话,一封信,都有可能把一个女性扔到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中。与此同时,女人不仅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更要时刻担心家人的安危。也许在一日之间,就要与家人“划清界限”。那十年有如电影《活着》中所描绘的景象,一片嘈杂与动乱中,女人只能艰难固守着家庭的圆满,其他的,再也无暇顾及。
年龄小一些的女性,并没有力量自主选择生活道路。一拨又一拨女知青们抱着支援边疆的梦想,踏上了离家的列车,追求更加轰轰烈烈的生活。这种愿望只能称之为梦想,因为上山下乡虽然很好实现,但上山下乡最终的目的却被事实证明只是空中楼阁。
从50年代开始渴望参与改造社会的女性,在60年代后又重新回归家庭。家中的缝纫机与收音机被女人用心擦拭,其实,她们擦拭的是一份对安静生活的渴望。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回归的十年
走过动乱的十年,女人们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但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女人还被灰、蓝的中性颜色所包围。因此她们还不能太多的感受到女性本应拥有的浪漫和情调。女人的当务之急是努力使自己更像个女人。难道不是吗?在刚刚过去的十年中,女人被千篇一律的改造成了“铁姑娘”,说起话来像男人一样用口号、标语开头,女人的特征被抹杀殆尽。女性心态的复苏是不可避免的社会潮流。此时女人的最大梦想,恐怕就是重新做回女人。
外表上的回归是内心回归的前奏。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是当时女性心态的一个缩影。红裙子、港货这些代表了新时期时尚标志的东西开始被女性注意。
与此同时,当初抱着热情上山下乡的女知青们最大的梦想则是返城。“文革”的结束曾燃起千百万女知青追求新生活的希望。回到告别已久的城市,重新开始新生活,这些愿望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时只能是个梦想。当时的社会情况让女知青们不寒而立。招工中的性别歧视司空见惯,致使大批女知青长期滞留农村,一些地方“女多男少”现象日愈凸显。在吉林省怀德县,1970年至1975年招工中,男知青走了5000多人,女知青仅走了2000多人,占招工总数的28.9%。截至1976年,全县还有下乡多年的老知青1645人,其中26岁以上的大姑娘1010人。1978年河北省保定地区知青办在一份报告中忧心忡忡地指出:仍旧留在乡间的2千多知青中,女性占2/3。招工和征兵都是只征男不征女,女人们只能在回归梦想的煎熬下度过乡村中的一天又一天。
即使是在有了知青返城的政策之后,回乡的梦想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渴望不可及。许多双知青家庭,如果他们的原籍不是同一个城市,也因为政策的翻云覆雨而屡经摧残,真离婚的、假离婚的、离婚后又复婚的、还有虽未离婚却依旧天各一方的。这些问题,在一些大城市酿成了数不清的悲欢离合,恩恩怨怨。
梦想对于她们来说,再次成了一把双刃剑。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游”的十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没有什么比出国更能承载女人的梦想了。过去,从上什么幼儿园到上什么小学中学,从读什么课本到穿什么衣服,女人都没有太多的选择,因为那年代,幼儿园和小学、中学都是按地区划片儿招生,而商店里的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一样匮乏。大学高考招生制度恢复以后,考大学成了一次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一旦考进大学,生活又会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大学毕业,来不及挑挑拣拣,国家就给你分配好了一个工作。然后,女人的生活笔直得可以一眼望到头:你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谈恋爱、结婚;根据街道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计划生一个孩子。
虽然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这种没有选择的生活,往往不觉得这种生活的可怕,反而觉得这样活着轻松。但是女人可能是社会中最不“安分”的一员,否则今天的女人也不会这么花样百出。当时的社会已经掀起了对外开放的一角,许多女人在那时明白,不是只有中国和美帝、苏修两重世界,而是有着多重的生活方式。
渴望接触世界的女性在80年代选择出国留学作为手段,于是成千上万封入学申请信从中国大陆寄出,飞向美国几千所著名或不著名的大学:从常青藤院校到社区大学;从语言学校到神学修道院。
最令人当时女人感动的是,美国大学几乎有信必复,而且,总是附有一大包印刷精美的材料。在中国,人们已练就了给任何单位写信都不期望有回音的功夫,所以,当一个住在北京胡同或上海里弄里的年轻女孩,突然接到一封从美国某大学寄来的、专门写给自己并有系主任亲笔签名的回信时,不能不有一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在80年代席卷全中国的“出国潮”中,我们看到了无数人生的悲喜剧。无论其中有多少事情让人感叹,让人悲哀,让人看不惯,让人痛心疾首,难以否认的一点是:中国人开始摆脱掉身上的“惰性”,重新具有了活力。
不过,“出国”成为很多女人有些不切实际的梦想,不在海外大学的入学录取,不在公安机关的护照办理,而难在单位是不是同意放人。即使拿到海外大学的录取通知,办好经济担保证明,在单位介绍信开出之前,没人敢担保就一定能跨进公安局签证科办理护照。这单位介绍信能否顺利开出,常常取决于某个单位领导的开明程度和人事科或人事处具体办事人员某时某刻的心情好坏。
当时准备出国的女性因为要与单位领导“磨出国”,都不得已掌握了中文谈话的艺术。有人说得“诚恳”:“您瞧,我没入党问题,没住房问题,没职称问题,也还没有计划生育问题,就这么一个出国问题,您就帮我解决解决吧。” 有人说得轻松:“您当我被判了十年刑,算是海外执行。”
有人曾形象地将80年代“出国热”形容为“胜利大逃亡”。当时的女人出于各种实实在在的失望,以及对新鲜生活的渴望,迫不及待地登上飞机。
上世纪90年代--考试的十年
时光飞逝,在经历了入党、出国等等梦想的年代后,女人们迎来了最让她们头疼的90年代。有人称90年代是“三高”的时代,高学历就成为了所有好生活的开始。
女人们开始为各种各样的学历、文凭而挑灯夜战。当时的“本科热”直接催生了后来的“考研热”。女性大步加入到80年代中期开始的学历热潮,展现出类似50年代入党热的执着。拥有一份傲人的学历,不仅是工作、生活的需要,更是女性心理的需要。
学历之所以成为女人的梦想,倒并不是像50年代扫盲运动完全为了学知识,只因学历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幸福生活。找工作要靠学历,升职靠学历,分房靠学历,连寻找爱情之时学历都不能忽视。女人在追求高学历之时,其实追求的是生活的完满与高品质。这种对学历的崇拜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承接80年代出国梦想的女人们,把眼光放得近些了。对西式生活的崇拜,导致了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的火爆。它们的营业厅是让很多迷恋出国的女性最方便接触“西餐”的地点。汉堡、薯条,这些只在电影或着杂志上见过的食物,通过快餐店像梦一样降临在女孩们的身上。这种“西游”的方式,显然比80年代的出国更省心省力。放弃投入巨大的出国行动,转而在身边寻找易得的情趣,这算是一种进步。
二十一世纪--无梦的十年
历数了各个时代的主流梦想,到世纪之末我们却无法像上文那样叙述。因为进入90年代后期,21世纪的源头,开放的社会造成了千差万别的梦想。每个女人都怀揣着与人不同的一种渴望,并带着这种渴望努力前行。
二十一世纪我们的梦想有的更加实际。豪华汽车,豪华住宅,这些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成为了很多人的梦想。而我们的梦想也变得更加虚无,网恋不再是少年的专利,成熟女性渴望在网络中找到真爱的例子也履见不鲜。
因为有追求的女人才懂生活,所有有梦想的女人才是好女人。距离上个世纪50年代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但我们并不会认为当时的女性有什么不能理解的梦想。我们只希望今天的梦想,在未来还能被人所理解,不会因为过多的盲目导致畸形。让所有的女人都能寻找到自己的梦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