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驱车经过墓地时,我总会让自己安静下来。不是怕鬼,而是觉着死亡是一种很严肃的形式。某种程度上说,它处于无形中,又高于形而之上。但是,我不相信精神永存,肉体都腐烂了,还有什么精神可言。死了就是死了,肉体消失,化土为泥,留下来的是死者生前用过的物件……本质上已成为空洞无物的事实,可活着的人,还要去说什么精神永存,蒙蔽后人,为死人撰写令人赞叹不已的生平说明,这多荒诞!更荒诞的事永远在后面,利用死人挣钱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葬礼操办要风光体面,明面上是叫先亡人走得了无牵挂,可暗中免
不了有人相互攀比……这样庸俗不堪的形式主义,几千年前的古人自发的风俗习惯,已作为一个符号延续下来。
人的死亡与人的性格,两样看似不搭界,但人的性格,包括正常状态与非正常状态,与死亡的联系是相对的。人总会有死的那天,正常状态的人,在一生中总会有部分时间与非正常状态的混合为一,这是偶然的;当正非常状态吞噬了正常状态时,一切就成为必然的。那非正常状态是什么?简单地说,一个人性格中的消极因素,如暴力倾向,自我封闭……对现实生活的痛恨。针对所有人都会面对的存在的困境产生出恶心感,他的眼睛只看到了负面影响,他的心中生长出仇恨和厌恶……外部环境长期的压抑使他心中很大程度上产生出一种危险的自恋,这种自恋并不同于女人年老色衰时的做作,而是对生的彻骨寒冷的快意。更荒唐的是——自我憎恨都是从自恋开始的,处在消极状态下的人,心中集中了令人发狂的悲伤。如果和现实失去了沟通,自我毁灭的冲动会越来越多。于是,自杀就成了现实的可能性;这是最简单的发泄,除此之外,还有各类移情在制约着人……悲观者看到并感到了这些深刻的黑色主题,隐藏在他们的感觉之中,这些都处于无形的状态。一个人在过生日的时候,每次都没有亲友的祝福,大概这个人是常年生活在孤独范围内的人。他得不到情感上的满足,长久下去别指望他会爱上什么,他越发冷漠,缺乏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当然,这样的人有很多,也不单单是因为过生日的气氛冷清就能造就出一个人性格上的冷酷无情,只是打个简单的说法,更多的东西,摆到桌面上来就有些难以总结,不可言说。但可以想象,活人在精神上麻木,就如同半死之人,不信你可以低头看,一只脚已经踏入自挖的坟墓中摇摆不定。
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打动人心的有什么?是财富?这个我不否认,但它并不是绝对的。我认为还有新生命的诞生,有什么可比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哭声……那是没有经历怀胎数月的人和在等待中不知所措的人,难以想象的积聚已久的喜悦感。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母亲费力地生下我,当时,赤裸裸的我很害羞,好象根本不屑来到这个世上,没有一丝哭闹的动静。若不是那位经验丰富的护士,在我小屁股上狠狠拍了两巴掌,恐怕父亲是听不到那几声震撼住他内心的哭声了。其实,刚出生的人,怎么会对世界产生不屑一顾情绪呢?以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经历,她没有经历过害羞与不屑,对疼痛的体会也是来自护士的拍打,只不过是刚刚闯过了生命之门。经验与经历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不可否认,经验来自于人的经历,但它又大于经历,超出了一个个的经历实体。它是对经历的抽象,可以在形而上下与无形之中来回游走。假如刚才的叙
述……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母亲费力地生出我,当时,赤裸裸的我很害羞,好象根本不屑来到这个世上……是种荒诞的说笑,那么,类似这种经验在不同层面上的使用,可以被人高度抽象化,或者魔幻化到无穷无尽的地步。事实生出虚构,虚构又生出无数的虚构……这些东西就是一种被抽象化的生。这个被抽象化的生,不同于生命,生死的生,生死的生只有一次,直到死,也只有一次死;而这个抽象化的生,能反复使用,这便是经验的奥妙。 一个人的经验,怎么得来,最基本的只要还活着,就要吃饭睡觉……就会有一个个的实体经历。也逃不过时间抽象的推动力。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如人自然的衰老和事业上起伏,感情的变动……但这都是活人才固有的烦恼。你算过没有,从相遇到相爱,相伴的只有那么短暂的几百天;分居两地的人,以为会更眷恋对方,可是谁知道却慢慢生出倦怠,甚至怨恨。那是对自个的怜惜,以及痛苦的折磨吧。有的人可以对陌生人产生依恋,以及吐露不幸,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偶然中发生的。只有这些是必然的:一个寂寞的夜晚,一个比夜晚还要寂寞的人,始终睡不着,她的生,呼应着你明灭的烟头,而你对此一无所知,这样,又从必然回到了偶然……其实,没什么比人的内心能被别人心疼更让人感到满足的了。奢侈的感情不可多得,因为,人的眼睛总是停留在自己想什么,自己要什么的地方。说到底,每个人都很任性,都很自私,忽视了他人的感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