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月,老红军江达霖就年满百岁了。68年前,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江达霖与小他14岁的陈水英举行了一场十分简单的婚礼。几十年来,老人心中始终觉得有些缺憾。
几天前,本报一则“武夷七夕搭鹊桥”的消息,唤起了江爷爷一个久违的心愿。消息说,有关方面在全省范围内征寻百对钻石婚、金婚龄的老红军、老八路、老科学家……到武夷山过“鹊桥”,泛舟“人间银河九曲溪”。江爷爷动情地说:“我们在乡里过惯了,不懂
得浪漫。这次要开开心心陪老伴过一回。”
风雨相伴数十载
99岁的丈夫、85岁的妻子,这在封建时期的南中国并不是一桩奇怪的婚姻。而当他们的婚姻被赋予某种牵挂与等待时,就令人关注了。风雨数十载,江爷爷和陈奶奶过得好吗?带着这样一个疑问,昨日下午记者走进福州市琅岐镇农旗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
得知记者来访,两位老人早早迎在家门口,显得特别高兴。虽然他们都拄着手杖,但这物件仅仅是摆设,陈奶奶年幼时裹过小脚,但走起路来“莲步胜过大脚板”。而头发花白的江爷爷,身体同样硬朗,遇到高兴事,或客人来访,还能即兴摆弄几下套路,以此证明他年轻时打白匪的拳脚功夫呢。
江达霖老爷爷出生于1906年,1932年秋在原闽东红军第四总队政委江涛、老红军江国荣引导下参加闽东红军第四总队游击队;193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红军闽东游击队北上抗日,江爷爷由党组织安排留在琅岐岛开展地下革命工作。
1937年,已过而立之年的江达霖与青梅竹马的村姑陈水英成亲。那一年,陈水英17岁。由于斗争环境严酷,他们婚礼没有高朋满座,没有昂贵的定情信物,办得仓促、寒碜。婚后,江爷爷在外农耕、打鱼,干革命;陈奶奶则守在家做女工编织,偶尔也下田。虽然两人勤劳、节俭,但是一年到头一家人难得添置一件新衣。陈奶奶说,那时候,夜里一听到狗吠,心里就发紧。但她知道丈夫做的事是对的,还很伟大,想到这里心也就安定了。面对艰难困苦和风风雨雨的生活,陈奶奶总是宽容地笑着,从来没有抱怨过。
老来相爱宛如新
江爷爷由此对陈奶奶满含感激、内疚,在妻子面前自觉“矮”了三分。但陈奶奶不这么认为,在她眼里,丈夫既是顶天立地的好汉,又是长不大的“孩子”。
“别看他比我大了14岁,都是我让着他。他要是发脾气,我从来都不和他吵。”陈奶奶说,丈夫虽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可有时又像是个孩子,要人哄要人疼。“农村烧水煮饭都需要柴火,可是他做什么农活都行,就是不爱捡柴火。有时外出捡一趟柴火回来,脸拉老长,饭都不想吃。我还得说好话,哄他吃饭。”提到年轻时的趣事,陈奶奶一脸的笑意。幸亏江爷爷耳朵不好使,还以为妻子表扬他,“傻”笑着。
在外人眼中,江爷爷不懂得浪漫,不懂得疼人,其实他是个外粗内细的人。早年间,生活再清苦,江爷爷总能忙里偷闲带陈奶奶去看戏。直到今天,陈奶奶还对丈夫带她看的戏文记忆犹新。
1996年陈奶奶不慎摔一跤,被儿女们送往福州医治,江爷爷由于年岁已大又不习惯坐车,没办法去福州。在妻子住院的近两个月间,江爷爷坐立不安,每天都向儿女们打听妻子的病情,交代儿女们要怎样陪护,要买什么东西给妻子吃。直到陈奶奶康复出院的那一天,江爷爷才睡了一个安稳觉。
68年的幸福婚姻不仅让两人心情舒畅、健康快乐,更给子孙后代树立了一个好榜样。43岁的长孙江声先生说,爷爷、奶奶一共生养了5子2女,8孙7孙女,22人都过着幸福美满的婚姻。
现在,这些子孙中的大部分在国外。虽然受到不同文化生活的冲击,但是他们都相信中华民族“家和万事兴”的老传统。本报记者刘臖雷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