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在北京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国同行抵制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低俗化。此举无可厚非,但一些主持人和专家将“超级女声”当成了靶子,将其冠上了“恶俗”的帽子,不过这一次,专家们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不少读者发出疑问,“超级女声”究竟“恶”在哪里,“俗”在哪里?
宽容对待通俗节目
据报道,有专家批评说:“‘超级女声’是很恶俗的节目”,此言一出,遭到了众多观众的不满和指责,各大网站回击的帖子层出不穷,有些比较有力度的还被置顶,显见得“恶俗”之说并不是很得人心。一位网友愤愤地问道:“既然是恶俗,总应该有个‘恶’的地方吧?‘超级女声’是有色情镜头还是下流对白?‘超级女声’的尺度一直是既活泼又大方的,甚至比目前个别节目中的口不择言要趣味高级一些。”虽然在海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哗众取宠的选手,但是经过选拔和淘汰,如今进入总决选的选手基本上都可以说是拥有很强演唱和表演实力的,节目的评选标准不言而喻。
“超级女声”推出的“海选”环节,的确降低了选手的门槛,而观众短信投票则可以直接决定选手的去留,这正代表了娱乐节目的发展新方向——普通大众对节目参与度的提高。节目的制作方式的确是朝着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向走的,但这并不等同于庸俗或是恶俗,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也有很多节目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转变,难道都要被打入“恶俗”的行列?一位网友拿来了金庸和周星驰比较,认为对这两位的评价都曾经历从恶俗到通俗到经典的过程,也许“超级女声”也需要这样的艰难历程才能获得认可吧。
娱乐功能不宜拔高
一位专家认为“只有降低这些节目的播出量,并在黄金时间增加新闻、社教类节目的播出量才能解决节目的低俗化问题。”这样的论断用一句话来回应也许是比较合适的:“超级女声只是一个节目,一个舞台,不要对它太苛刻。”“超级女声”在诞生之初,就是以娱乐性节目定位的,其功能,只是在每个周末的晚上博大家一笑,与新闻类、社教类节目所承担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要求其承担起教育指导的功能,未免有些苛刻了,而对于我们的电视节目而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正是个好的现象吗?
从另一方面来说,节目的持续播出,对于普通观众在音乐素养方面的提高,应该是有好处的。有评委告诉记者,湖南卫视对他们有要求,即提出的建议不仅仅针对选手本人,要有普遍性,让电视机前的普通观众也能感觉到有借鉴作用。而随着节目的播出,不少专业人士以及资深乐迷在网络上所发的点评性帖子,同样使得普通网迷获益匪浅。一位网友表示,以往与观众毫无互动的歌手大奖赛根本无法带来这种良性的变化;更有人提出,“‘超级女声’正在加速着中国音乐(包括歌手和听众两方面)的升级换代”。
电视创新应予认可
一位央视的著名节目主持人虽然不曾明提“超级女声”,但话锋直指这档热门节目:“我们不找噱头和炒作点……力争把选手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而不是以搞笑和讽刺为主。”面对这样的指责,湖南卫视显得相当无奈,一直被各种非议困扰的他们选择了沉默,对这一事件不做任何官方回应,但一位工作人员私下告诉记者,据他们所知,即便在这次会议上,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只是媒体不曾提及。他们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记者在采访节目制作班底的过程中发现,“超级女声”在节目制作方面可以说是精益求精,对选手的指导和包装也堪称尽心尽力,绝不是所谓的只找噱头炒作。选手们从当初的青涩逐渐蜕变到如今颇具明星风范,湖南卫视功不可没,至于节目本身成功的运作,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湖南卫视副台长汪炳文曾在“超级女声”进入全国总决选时表示:“如果一个节目做得悄无声息决不会成功,但有的人偏把灰色的小点无限夸大,这样我们做起节目来会缩手缩脚,节目也不会好看。”一位网友则写道:“低俗化当然要抵制,但要看清楚自己节目收视率下滑的症结所在。将收视率高一概而论为低俗,似乎有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嫌疑。”也许汪炳文的一句话能代表广大观众的心声:“请大家放‘超级女声’一码,让所有爱唱歌的女孩继续拥有这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文/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