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超级女声》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表演,完成了“五进三”的赛事。场上气氛始终高涨,欢歌与热泪齐飞,人面共桃花一色,它所刻意营造出来的温情与紧张确实扣人心弦。
越是到比赛的尾声,有关超级女声的“黑幕说”越是如云蔽日。昨晚的比赛,先是短信票数最低的纪敏佳和被评委点名的何洁PK,何洁胜出;接着是短信票数较低的何洁和被
评委点名的张靓颖PK,张靓颖胜出。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最终进入前三甲。
李宇春唱功一般,但她是偶像型选手,拥有最为庞大的“粉丝团”,每周都能因短信投票为主办方赢得巨额收入,所以她是怎么着都不会被评委整上PK台的———这是赛前流传的“黑幕”之一。昨晚的赛果似乎使“小道消息”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印证。当然,主办方是永远不会承认有黑幕存在的,而且,未经证实的传说只能仅仅是传说,起码作为媒体,不能拿来作为抨击的武器。
《超级女声》的意义绝不在于包装出了几个平民偶像,抛开那些社会心理、公民意识、个性解放等“宏大叙事”不论,在技术层面上,它为积弊沉重的中国电视生产提供了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超级样本。海选、全国设立分赛区、和企业良性合作、“待定”、“PK”、“大众评委”、“短信投票”等游戏规则环环相扣,既有评委意见,又有大众声音,既表现“专业”,也接纳“民意”,既体现“必然性”,也渲染“偶然性”。尽管在这些规则之下,有着许多可供质疑之处,但这样的规则本身已足以令每一场三个多小时的晚会因其紧凑和戏剧性而抓人眼球。而对一个电视节目来说,抓人眼球不正是最高目的吗?
《超级女声》的技术含量还在于每一场赛事都尽可能在既定规则之外增添新元素。比如昨晚的晚会,便增添了“感动母亲”的环节,播放选手母亲的访谈,把选手的母亲请到现场来一番大煽情。尽管这种母女情因为“演”的缘故而变味,但无论如何,场上场下,很多人被赚下了泪水。晚会还刻意安排五位选手演唱将于九月在该台播出的《大长今》主题曲,主持人更“顺便”为该剧的播出作了一番广告———仅仅是这样一个细节,就体现了湖南台对本台资源的整合能力。
《超级女声》令人咋舌的火爆程度令某些电视界的老大很是不满,恶俗、格调低下的批评屡见报端,“黑幕”也是它招致批评的缘由之一。但它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精神将让一些批评者汗颜。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因为它对市场的极大占有,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模仿性质的同类型节目。昨晚,在《超级女声》的广告间隙,笔者转换了一下频道,本地一家电视台正在播放一个还未开播的新节目的海选花絮,形式大同小异,几个评委坐在台上冷嘲热讽,台下张三李四拼了吃奶的劲争着出洋相。《超级女声》作为一个电视节目,值得学习的是其创新思维,而不是只盯着既有模式。《超级女声》的灵感据说也是来源于《美国偶像》,但它进行了“中国化”的革新。如果只看到“超女”的攻城掠地而一味跟风,那么最终只能是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并导致同类节目的“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