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长达5个月的喧嚣之后,2005年超级女声走到了落幕时分。热闹了整个夏天的大戏散场,那些欢笑和泪水永远成为了过去式,而梦想也许正悄悄地在很多人的心中蠢蠢欲动。
然后呢?当每个周五晚上或者周六中午打开电视却看不到那几张熟悉的面孔,听不到那几个熟悉的嗓音;每天的娱乐新闻头条,刘德华、林志玲再度取代周笔畅、张靓颖的时候
,笔迷、凉粉们会不会失落到失眠?
“后超女时代”很短,如果湖南卫视有意卷土重来的话,按今年广州唱区的开唱时间,大概只要过半年,“2006年超级女声”又要热闹开场了。然而“后超女时代”又很长,不仅之于这些被“超级女声”改变了一生的超级女生们,还有那些狂热的粉丝们,更不能忘了“闻风而动”的媒体乃至学术界。某种意义而言,2005年的这届超女,注定无法复制。
歌迷:该干嘛干嘛去
“投票、拉票、准备看超级女声、看超级女声”,一个超级女声的狂热爱好者这样描述自己一个多月以来,每个星期的生活状态,“除此之外的时间基本处于恍惚状态。”如果解释得再详细一些,“看超级女声”可以分解为:周五晚上看现场直播,周六中午看第一遍重播,周日凌晨看第二遍重播,然后上网下载当场比赛,从周一到周四每天重温至少一遍。
促使她一遍又一遍地看比赛的最大动力是李宇春。作为一根“铁杆老玉米”,哪怕李宇春在镜头前面只是一闪而过,也够她回味大半天的了。为了保证李宇春的短信票数始终高居第一,“铁杆老玉米”每个星期都给自己制订了“投票计划”,从150票到1500票,在短短几场比赛中,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要是我上班能有这么积极拼命,大概早当上老板了。”她用残存的一丝理智自嘲了起来,可是随即话就变了“味”,“哎,要是我真是老板,一定立刻砸个十几二十万去给春春投票!”
当玉米们着了魔一样地为“破纪录”的短信票数努力的时候,一些凉粉已经“未雨绸缪”了起来:“这个星期一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听到靓颖唱歌了,想起这个真是觉得有些失落。”一个凉粉在张靓颖官方网站的BBS上发了这样一张简单的帖子,却引来了六百多条回复,大家都对此表示感同身受。
张靓颖和李宇春都是成都人,这影响到几乎所有的凉粉和玉米都对成都有了一种近乎虔诚的崇拜,个个恨不得能亲自去趟成都实地“瞻仰”一番,甚至想象可以在成都的某个拐角处与偶像不期而遇。“听不到她唱歌,看看她本人总是好的,再不济,去看看她生长的城市也不错啊。”
至于李宇春与何洁的母校四川音乐学院,以及周笔畅等人就读的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都早已经成了“适龄粉丝”报考的热门学校。据说,如果这几所学校接受排队报名的话,其壮观程度绝对不会亚于成都唱区海选时,场外4万人排队报名的盛况。
“比赛结束以后,她去哪里,我就去哪里。”这是一部分“极端狂热粉丝”的宣言。然而,这样有精力、有勇气、有经济基础的粉丝毕竟是少数,很大一部分人依然必须按照从前的生活轨迹,上学上班,该干嘛干嘛。“只是每个星期会少了一些盼头,少了一些‘精神寄托’,少了一些动力。”
“说实话,我恨那样整个礼拜都揪着一颗心的感觉,也恨这样空空荡荡的失落感。”铁杆老玉米“咬牙切齿”地说道,“难道我要在26岁的时候经历第二次‘断奶期’?”
凉粉琳琳颇有些得意地表示,自己早已经作好了准备:电脑里下载了从成都唱区海选到全国总决赛最后一场的全部视频,MP3里全部是张靓颖的歌,连新买的多媒体手机里下载了10段张靓颖的比赛视频,随时随地,想听就听。“其实失落感还是有的,虽然现在下载的东西百看不厌,但总希望能听到她的新歌,看到她更新的表演,这下不知道什么时候了。”琳琳说。
不管是对“超级女声”极度厌烦,还是对它难以割舍,2005年超级女声已经成为过去,超级粉丝们也不用再看到别人的手机就两眼放光想着拿来投票了。“超级女声”明年会不会继续举办,会不会像今年那样火,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不过,如果加上一点体育记者小小的私心的话,倒是想提醒“着了超女的道”的粉丝们,明年的香甜也许更应该属于德国,属于2006年世界杯上的“超级男生”们。
[1] [2] [下一页]
相关新闻:2005超级女声总决选结果揭晓 李宇春夺冠(组图) 视频
相关链接:2005超级女声专题 超级女声视频集锦 超级女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