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文化”与“精英文化”两者并不割裂。任何脱离了庶民基础的“精英文化”,都不过是曲高和寡的顾影自怜。超级女声的可取之处就在于:强调融合的同时亦展示差异。对于已经习惯了传统话语表达方式的人来说,这也许还需要时间去适应。
900万的短信投票,4亿观众的狂热追看,平面、电视、网络媒体“海陆空”式的全面跟进……刚刚落下帷幕的超级女声无疑创下了中国传媒史上的奇迹。然而,一直缠绕着它的
“低俗”与“通俗”之争、沸沸扬扬的“黑幕说”、粉丝(fans)团自发的偶像保卫战、万人签名要求评委“下课”———大众的广泛参与,毁誉参半的外界评论,也让超女从一档节目演变成了全民讨论的话题现象。曲已尽,人却未散,被卷进超女漩涡的每一个人,都欲罢不能。
用传统的眼光来看,超级女声实在是“疯”得有些不象话。小女生们宁可逃课也要排队报名,“五音不全”也敢在数亿观众面前秀一把,铁杆追随者列着方队、举着海报声嘶力竭为偶像拉票、助威……此情此景,何等火热。很难说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外界所传闻的“黑幕”,不过当我们看到公众用短信把心目中的偶像送上了冠军席,当网上、坊间言论间或影响着评委的言行、主办方的安排时,没有人会怀疑,这是民意在国内电视节目中最好的释放。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不管是梦想还是幻想;每一个人都可能改变游戏结果,因为拇指调度掌控在自己手中。重视民意,不再自娱自乐,超级女声做到了。
也许自此以后,“低俗”会被重新定义:门槛低、通俗。“不限年龄”,“不限外型”,想唱就唱,对于这样一场搬上电视的全民欢唱,我们能指责些什么?不错,它世俗商业化,它煽情赚人眼泪;但不可否认,从中我们没能找到可以引为“低级”、“庸俗”、“下流”的靶子。主办方赚得盆钵满、场内选手唱得欢、观众看得兴致高,如此“多赢”局面不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一档节目,不是观众多了就媚俗,观众少了就高雅。如今回头看20年前,当年港台流行歌曲刚刚登陆之时,“靡靡之音”、“庸俗”这样的骂声也铺天盖地。但是现在,正如有人所诘问的:现在怎么就不“低俗”了?是流行歌曲变“雅”了,还是那些“雅人”变“低俗”了?所以,对新事物、新现象,从排斥到接受、从狂热到回归理性,舆论和公众都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如今超级女声所做的,正是为中国本土媒体的“下里巴人”之路探道,尽管它还有不足,但这样的成功已经足以让人欣喜,让人深思。
在这个游戏里,短信就是大众的选票。看到观众参与的巨大热情,《今日美国》慨叹,这个国家的人民乐于投票选出他们所喜爱的女孩儿;但由此所引发的也令主办方始料未及,超女渐渐成了一场连操盘手都无法掌控的游戏。这股潜藏内心深处的参与热情,不仅是旁观者,连我们自己都不禁惊讶。对于惯常主导命运的传统媒体来说,这既是资源和机会,但也意味着挑战。民意表达,不啻于是对传媒掌控智慧的考验。
翻翻超女的“家底儿”,其实也没有多少自己的新花样。但就是这个创意来自《美国偶像》、PK环节源自网游、大唱“口水歌”的节目居然风靡了大江南北,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幼齿儿童,人人都为超女狂。所以,我们也大胆臆想,也许正是这样的原生态和不事打磨,才让它有了一种真实之美,也才为它赢得了如此广泛的收视基础,也因此招来如此多的口舌。尽管有人说,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但不可否认,看与不看是民众的自由选择,收视率有时是民意的最佳体现。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媒体呈现给公众的应该是精品化的“大餐”,这理所当然。不过今天的受众已经不同于从前,他们不愿意被动接受过滤后的“精品”,相比较媒体的精品标准,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眼光和价值参与评判和过滤。毫无疑问,超级女声的节目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这种心理。这种对于民意时代公众心理的把握,是媚俗还是市场眼光发挥作用?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无论如何,我不赞同超级女声是“庶民文化”挑战“精英文化”,因为两者并不割裂。任何脱离了庶民基础的“精英文化”,都不过是曲高和寡的顾影自怜。超级女声的可取之处就在于:强调融合的同时亦展示差异。对于已经习惯了传统话语表达方式的人来说,这也许还需要时间去适应。
《一路风雨一路歌,超级女声何去何从》,从新华社的标题里,我们不难读出这节目背后的艰难。其实同样套用新华社评论的话,就让我们在与“超女”们的同悲同喜同欢乐中,其乐融融吧。所以,对于“超女”,我们的舆论也不必大惊小怪、杞人忧天,更不必围追堵截。而是要以理性的、冷静的、开放的、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和这一现象。娱乐,就且当它娱乐吧;一不要国家投资,二不要政府花钱,三不要纳税人承担任何负担,只要它不破坏社会,不扰乱秩序,不违法乱纪,就让我们理智地对待吧。不管未来怎样,超级女声所提倡的“想唱就唱”精神,已经给了无数人实现梦想的勇气。因为就算没有人鼓掌,至少还能够勇敢的自我欣赏;就算舞台多空旷,也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在这个2005年的夏天,曾经有一个叫超级女声的节目曾经让那么多的人疯狂过、感动过、梦想过。不管人们褒贬如何,它都已经成为这一年最值得人们记取和思索的文化事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