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科学家“复活”了猪,美国的科学家则成功地让狗“起死回生”。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的第三届全美创伤科医生年会上,萨法尔复生研究中心公布了他们的试验结果。研究中心主任帕里克称,在这项由美国国防部出资的试验中,“临床死亡”的狗的心脏和呼吸都已停止,大脑也完全处于休眠状态。但在复活过程中,由于注入了冷盐水,其体温迅速下降,组织和器官被完好地保存下来,损坏的血管和组织也通过手术得以恢复。在以前的试验中,狗的“死亡”时间只能维持2小时,但现在由于在冷盐水中加入了溶解氧及葡萄糖,
“死亡”时间延长到了3小时。
9月26日,记者采访了我国深低温复苏领域的顶尖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
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江基尧教授。他告诉记者,2002年—2004年,他们在十几只猴身上进行了试验。
“当时,我与昆明医学院的专家一起,首先‘关上’试验猴所有的供脑血管,使脑血循环完全停止。与此同时,将颈部一侧的动脉、静脉与体外循环机相连,组成密闭系统,维持头部以下身体的血液循环。10分钟后,向脑内血管连续灌注4℃的电解质液,几分钟内脑温就降至16℃以下,而体温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心跳、血压如常,重要脏器的工作一如既往。维持这种状态约80分钟后,再将所有供脑血管的‘门’一一打开,猴脑温度在几小时内便逐步恢复正常。经过近2个月的跟踪观察,试验猴的脑功能、饮食、行走以及各种反应均表现正常”。
“复活”研究并不等于“死而复生”
通过上述几项研究可以发现,“复活”研究实际上是通过冷却生命体,延缓真实死亡的速度,为治疗赢得时间,并不是像有些媒体报道的让死人复活。对此,江基尧教授特别强调:上述技术实际上都是“超深低温复苏技术”,“我们做这类试验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一整套超深低温和复温技术,治疗更多的病人,绝对不是为了所谓的让‘死人复活’”。
的确,通过奥地利科学家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超深低温复苏技术”与“还魂术”的区别: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人脑在4到5分钟内就会死亡,心脏和其他器官组织也将崩溃。但是通过冷却和休克,人体可以突破这一界限———当体温下降10℃时,人体新陈代谢率将会减少50%。而体温在30℃时,大脑在无氧状态下可以存活20分钟,在10℃时能存活90—120分钟,这样就能延缓死亡过程———关键是温度和时间。维也纳综合医院复生医疗研究小组贝凌格教授假设的理想状态是:病人的心脏停跳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导管为其输入冰冷的生理盐水,使其体温降到10℃—15℃,进入休克状态。这样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和对氧气的需求都将急剧下降。病人在这种状态下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然后慢慢解冻,完成“复活”。因此,这种被渲染为“死而复活”的技术,确切地说是为抢救病患赢得时间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改变生命规律,让已死的人活过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