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如果常感疲惫、肌肉疼痛、咽喉和多个关节疼痛、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盗汗、体重改变、睡眠障碍、腹部饱胀等,持续3个月以上就应考虑可能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专家介绍说,慢性疲劳综合征专袭都市“工作狂”。
一位30多岁在某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的女工程师来医院就诊。她因为参加所里的课题攻关,加班长达一年之久,课题结束后仍然经常感觉疲劳,记忆力下降,睡眠不佳,工作能
力大不如前。虽进行了自我调节,但休息后疲劳仍不能缓解。接诊的大夫对其进行了血、尿、便、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体检后初步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对其使用抗焦虑、镇静、安眠、补充B族维生素及肉碱等药物进行治疗。两个月后,女工程师疲劳症状减轻,体力和精力得以恢复。
疲劳持续3个月应求医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近十几年来提出的一个较新的疾病综合征。在美国,有24%的成年人有持续两周或以上的疲劳。近年研究表明,此类病人有自身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某些物质缺乏等诸多异常。西方国家经大量研究表明,该病还与必需的
脂肪酸缺乏、血中色氨酸改变、肉碱、B族维生素缺乏等各种因素有关。但是,目前该病确切病因仍不十分清楚。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繁忙、生活紧张、学习负担沉重等原因,一些人时常会感到十分疲劳,一般情况下,自感疲劳的病人几天或一周后体力即可恢复。如疲劳超过一个月,可认为是持续疲劳;如果疲劳症状长于3个月,就应到医院及时就诊。若疲劳持续半年以上,并伴有肌肉疼痛、头痛、低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盗汗、体重改变、喉部酸痛、多个关节疼痛,即使睡眠充足,体力仍难以恢复,运动后疲劳感持续较长时间等症状,甚至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就可能患上了疲劳综合征或原发性慢性疲劳。由于医学界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尚不深入,目前对其进一步危害尚不清楚。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