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他曾经是跟踪中国足球十几年的体育记者,写过诗歌,狂爱散文,精于乐评,他也喜欢在三里屯和女孩们谈人生,对歌词。
我在博客里说自己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在我眼里,洪晃就是一个 “大女子”,就是比较刚烈吧,有一种文化的气质,当然这种气质不是书卷气,算是“烈女”吧。我认为是从1980年代末,中国开始倡导女权,那时候的张辛欣、刘索拉,都是,那时候文化思潮比较
活跃嘛。刘索拉的小说叫《你别无选择》,虽然写的是那时候的愤青,但算是有了一些女权的端倪了吧。“大女子”也可以说有悍妇的意思,不过当然不是那种河东狮型的,主要是敢跟男权抗争,西方不是很多这样的人嘛,那咱中国也得有吧。中国事实上还是一个大男权社会,跟日本、韩国没啥区别,就是礼节上没有日、韩那么琐碎,女人作为家庭主妇的色彩比那两个国家要弱一些。
我那个年代的女性现在看来也都正常,该离婚的都离了,该下岗的都下了。1980后生的一代那不叫女权,叫独立女性。1980年代末的那一群老女权,包括戴锦华、李银河等等都是挺轰轰烈烈的。女权是一场运动,在任何国家,美国、欧洲都是这样,有纲领,有宣言,有生活方式。我们60后那一群人呢,基本没有独立性,一夫一妻在一块过日子,然后生小孩,家庭以外的事情她们很少考虑。现在的空间越来越大,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产生了自由职业者,一干这个,生活规律的意识首先就没了,她们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比如说写稿赚钱,就不用上班坐班了,这样她们就独立起来了,想干什么干什么了。
女人的性价比在新世纪里改变得比较厉害,上世纪女性的性价比还比较受道德约束,现在的性价比带有一种商业价值,也是物质价值吧。现在的社会还是男权,男人喜欢包二奶,这包二奶其实就是扼杀了女权,当然了,女人也可以找小白脸,但是包二奶就是把女人给控制起来了,用钱砸着、养着你。这虽然在上世纪也有,但现在好像越来越普及了。女人的性价比高呢,一个就是她的美貌特别重要,美貌再有点儿才华,这就更不得了了,就直奔章子怡了。
我经常跟1970年代末或者1980年代初的女人开玩笑说,她们那一群要找一个合适的对象还挺难的,要不就是像我们这样的“老干葱”宠着她们,对她们好,要是和她们同龄或者年纪更小一点儿的男人,都有一点那种感觉,都奔《断背山》去了,这原来是没有的。这的确是中国最近兴起的趋势,从娱乐圈到文化圈都有这么一股子潮流。
新女权这个我还没有看出来,就算是1980年代末的那一批老女权也还不是一个整体,只是在文章上造势,还没有形成规模,就如同中国只有中产,而没有中产阶级。80后要制造新女权还太年轻太嫩,女权还得要中年女性来带头,要知识渊博,有修养,有和男权意识抗争的魄力。现在的独立女性还一天到晚思索红尘琐事,还食人间烟火,也还想找一帅哥呢。 (采访/胡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