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化学反应
关于奢侈的风潮,在青年人心中引发的实际上是关于金钱观念的化学反应。
金钱就是力量。奢侈背后的故事就是金钱,最起码也是一种虚荣的吸引力。正如欧米茄中国区市场经理孙颖对《财经时报》说的,“众多奢侈品抢滩中国是市场决定的。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力量、吸引力、推动力以及发展力。”
今年4月,站在北京王府饭店的Etro专卖店里,相隔30年第二次来到中国的意大利奢侈品集团Etro的创始人Gimmo Etro,是用“震惊”和“疯狂”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速度,日益壮大的富裕阶层,13亿人口基数的广袤市场,无不令所有的奢侈品厂商震惊和疯狂。更重要的是,他们似乎摸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态,就像高小姐那样——“有条件要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买”。
没有企业不会对这样一些数据感兴趣:中国消费者在日用消费品上的花费超过5000亿美元,1.7亿中国人有能力购买时尚品牌,大约1300万左右的人有足够的收入可以考虑购买高档奢侈品。未来10年,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之后,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在不远的将来会达到与日本不相上下的一亿人,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更有人预言2010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奢侈的稻草宿命
奢侈故事的背后还体现出奢侈品厂商的中国策略。
有人说“中国将成为奢侈品牌的下一根救命稻草”。90年代日本就是目前中国的一个翻版,中国很有可能正在成为另一个日本。孙颖告诉《财经时报》,欧米茄目前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已在其全球销售额中占第一位。这种趋势在宾利北京的一位销售商那里也得到证实:宾利总销售量亚太地区第一、销售增幅全球第一、宾利728(经典旗舰版)的销售量全球第一,这些数据均超过了目前的日本。
市场分析专家认为,目前奢侈品牌的盈利增长与2000年相比已经下降35.7%,利润率也在大大下降。由于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对于从2001年顶峰时期渐渐进入寒冬期的全球奢侈品行业来说,中国的诱惑就可想而知了。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