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职场 > 正文
消费物语:假名牌算个什么事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10:23 青年时讯

  “五一”黄金周临近,一则赴欧洲旅游穿假名牌将挨罚的消息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和讨论。《东方时空》联合新浪网就此做了一项关于“你怎么看待购买假名牌”的调查,截至发稿前有4945人参加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1.02%%的人认为,对制售假冒名牌产品的侵权行为应当严厉查处,但对于知假购假行为有过半的人数(52.14%%)认为不应当处罚。

  前不久,同样是因为假名牌,路易威登公司把家乐福超市低价出售一款仿制皮包告上
法庭,即使这个销售行为不过是家乐福个别租赁摊位经销商的行为,但最终宣判结果,路易威登获得家乐福超市赔偿的30万元。

  在网上参与调查者中的75.28%%认为购假会助长假名牌泛滥,但对自己偶尔购买一两件假名牌商品认为问题不大的占到了47.32%%,还有16.73%%的调查者把购买假名牌当成是一种时尚,原因是大家都买。

  “假名牌”能影响消费习惯吗?

  在接受调查的消费者中,有意购买过假名牌产品的,服装占到了67.8%%,箱包占到了36.38%%,其他类似于

打火机、眼镜、手表只占了 17.25%%。

  “大不了以后出国就穿自己本国的品牌,再要不就干脆把衣服上的名牌标志给剪了。”涂静和调查中的大多数人(61.3%%)一样,为以免被罚款表示以后出国不穿假名牌。“但是否就不再购买假名牌,那真的不好说了,如果看到自己喜欢款式的衣服和皮包,价钱也合适,那我才不管是真名牌还是假名牌,照买不误。”在银行工作的涂静认为,如今到处都充斥着假名牌的商品,仿制的衣服、鞋子、包包,甚至还有专门的A货市场,买卖方市场同时存在且愿打愿挨,那不就成了一种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了。过去的秀水市场不光是国内的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来北京最喜欢逛的也是老“秀水市场”。

  涂静说,最冤的可能是那些并不知道是名牌却不幸中招的人,这样的人如果出境遭罚,那可比窦娥还冤。

  秀水被世界五大品牌盯上

  曾经中外闻名的秀水一条街,露天的自由气氛,摩肩接踵的人群,会用英语和老外讨价还价的商家,是人们对它的记忆。后来秀水又变成了众人皆知的“假货一条街”。早些年曾在秀水街做买卖的一位老商户告诉记者,“来秀水街的大多都是知假买假,而那些仿欧仿美的名牌,80%%都是卖给外国人,因为仿得真质量好,所以他们很喜欢,一些明星人物也经常光顾。”但现在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露天的秀水街变成了室内市场,这些年来平安无事的市场还没搬进去就收到了世界五大品牌联名的一纸诉状。

  今年4月19日,被称为“外国名牌中国打假第一案”的秀水街诉讼案终审。北京市高院做出二审判决,秀水市场因客观上为其商户侵犯他人

商标权的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将和其5家商户向原告5家国际品牌公司香奈尔(CHANEL)、路易威登(LV)、勃贝雷(BU R BER R Y )、古奇(GU CCI)、普拉达(PRADA)承担10万元的连带赔偿责任。

  假名牌事件之后留下什么

  尽管该诉讼的原告胜诉,但仅共同获赔10万元人民币(合1.25万美元)的赔偿金和律师费——与他们要求的250万元人民币赔偿相去甚远。这个数目的赔偿金,可能只会被向售假商贩出租摊位的市场经营者视为经营成本,因而可能无法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此项判决可能会为品牌所有者的在华打假活动开辟一条新路。针对造假者本身的执法行为通常非常困难,因为他们往往是通过多个“壳公司”进行运营。针对个体商贩的执法也收效甚微,因为被勒令关停的商贩常常过不了几天,就会以一个新名号重新开业。

  外电评论说,秀水打假案胜诉有里程碑意义。(文/杨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