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接触过一个个案,有个女孩生命中三次爱上的对象都是酒鬼(即使在婚前看不出对方会酗酒)。原来,她的父亲死于酗酒。从小,不管她多么品学兼优,多么努力做个完美的女儿,都无法借自己的行为,使父亲为爱她而戒酒。长大后,她似乎只对具有父亲酗酒心理特征的男人“来电”,潜意识中就觉得,惟有当她用自己的爱感化酒鬼戒酒时,她的心理才能得到满足。
恋爱可以“疗伤”也可能“伤上加伤”
“恋爱就是一次心理疗伤”。不管小时候受过多少伤,经历过多少磨难,当爱情来临时,都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因为只有爱人才会无条件地接纳你,在心中永远把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讲,恋爱的意义不仅在于爱情本身,更多的则是满足自己长期未能如愿的心理需求。
“但是,恋爱也是一个人心灵最脆弱,最容易伤上加伤的时期。因为恋人之间信任、不设防,所以也是最危险的时候。”黄博士提醒,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从小受了伤,渴望在亲密关系中获得补偿,如果再次受到伤害,必然会伤得更深。
他说,人如果不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种种潜意识的心理运作,就可能不断地重蹈覆辙,无法从旧的行为方式中跳出来。其实,只要有心改变、愿意学习,过去痛苦的历史可以不必重演。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自省,走出并超越“潜意识主宰”的心理状态,然后选择用新的、有效的方式处理问题。
过度负责导致“恶性互动”
几乎所有的情侣都要经历从“蜜月期”到“磨合期”的过渡。在蜜月期中,人人都以为找到了完美的梦中人,磨合期中却发觉自己瞎了眼才会爱上他。过去你欣赏他的沉静、理智,现在则成了沉默愚昧、不解风情。过去爱他的自信、果断,现在却成了自我中心、事事主宰。同理,如果过去男方被女方的情感丰盈、活泼伶俐所吸引,现在则觉得她总是“歇斯底里”、唠叨不停。
“在磨合期中,我们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得完美,成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形象。其实,这正是亲密关系中痛苦最大的来源。”黄博士说。
人要如何才能在磨合期中少吃苦头,通过考验呢?黄博士认为惟一的办法,就是了解并遵循人固有的心理定律,放弃使对方变成完美的幻想,不要总盯住对方,否则双方都有压力。
有意思的是,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放弃改变对方时,对方竟然会愈来愈被影响,不知不觉中两人变得愈来愈像。
有一对夫妻,太太是“组织型”,非常有条理,先生却是“潇洒型”,凡事大而化之。当初两人相识时,太太欣赏先生轻松自在、平稳幽默,而先生从没遇见过一个女孩子这么有条不紊,做每件事的效率都不知比他高出几倍,因而欣赏得不得了。
婚后问题来了,太太越有条理,先生越乱,太太越要纠正,先生就越糊涂。先生连自己皮夹放哪里都不知道,而太太就受不了,总唠叨要他收好,先生越发不留意,常丢三忘四,造成恶性循环。直到有一天太太痛下决心不再管这事。某次先生出差到机场时,竟找不到机票,这下不但要自掏腰包,还要付高好几倍的价钱,结果连这平日满不在乎的先生都心痛了。这次教训之后,先生才开始警惕,慢慢有了改变。
黄博士指出,处理这类恶性互动的关键,往往在于“过度负责”的一方在对方犯错或达不到自己标准时要学会去面对,忍受内心的焦虑,让对方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投其所好”而非“给己所要”
情侣之间常常有这样一种情形:一方用自己的方式拼命爱对方,但对方并没有感受到。付出的一方就开始苦闷:我付出这么多,你为什么没有付出?
“我们通常都会给对方自己喜欢的东西,认为这是爱对方的表现。比如我喜欢吃鱼,就给你鱼,虽然你喜欢吃猪肉。”黄博士讲了一个朋友的故事:一位先生,生日的时候喜欢家里人一起吃顿简单的温馨饭,而太太则喜欢搞大型的生日宴会。先生五十大寿,太太偷偷摸摸安排了一个很大的聚会。当一群人在黑暗中打开灯,大叫“Surprise”(惊喜)时,先生不得已必须装作惊喜,拼命挤出笑容来。虽然他内心只是想和太太牵着手一起在家吃个饭。
“要给对方觉得珍惜、重要的东西,而不是推销自己喜欢的东西。”黄博士认为维系感情最重要的是“投其所好,而非给己所要”。(文/记者 郭韶明)
[上一页] [1] [2]
相关链接:专访爱情博士黄维仁:我不赞成未婚同居
欢迎网友来此发表评论>> 你是否有类似的故事写信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