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元宵节碰上西方情人节,民俗、市场、观念悄然在博弈中变化
中国节日多具社会整合功能 西方多借节日表达亲情爱情
昨天是中国元宵节,隔一天就是西方情人节。一中一外两个节日联翩而至,也就产生了有趣的碰撞。
调查:团圆VS爱情
记者昨天随机调查了100名广州市民,调查的主题是“元宵节印象”,调查对象中有大学生、医生、教师、公务员、商人、律师、记者、军人、工程师、外企白领、家庭主妇等,年龄从18岁到58岁,其中35岁以下的受访者占70%,35岁以上受访者占30%。调查结果很巧合:认为元宵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与“表达爱情的节日”者各占50%,持有后一种印象的受访对象,在年龄层次上明显低于前者。
某大学的刘老师后天要出差外地,不能和女朋友过西方情人节,“但是幸好有元宵节,我已和女朋友说好,我们过中国的情人节”!
在金融业工作的吴先生说,他要在元宵节这天向拍拖四年的女友求婚,因为看中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具有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意头。
财务规划师Jacky为表达爱意,决定亲自下厨给老婆做一顿可口的饭菜。50岁的陈先生是英语教师,他已经提前给老婆订了花,还在西餐厅订了位。他认为,过去元宵节只有“团圆”一种含义,现在又多了一个“情人节”的含义,自己也要赶赶时髦,让老伴开心一下。
趁节结婚。昨日一位新郎买了花,准备迎新娘(摄/叶健强)
争鸣:元宵VS七夕
记者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元宵节就是中国的情人节,这是自古有之、约定俗成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的就是元宵节情人约会的情景。
而在民俗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叶春生教授看来,元宵节不是中国的情人节,中国情人节应该是“七夕”。史书上从未把元宵节称为情人节。历史上确有一些爱情故事发生在元宵节赏灯之际,经过文人墨客的加工和传说,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元宵节就和爱情有了关联。
民俗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认为,元宵节的主体在于团圆和社区娱乐,情人节则以三月三“上巳节”更为合适,这个节日在古代有明显的情人节内涵。因为中国人含蓄的天性,对“情人”这个词很忌讳,所以从未把某个节日明确称为情人节。
花束当中藏有可爱的“卡通公仔”(摄/何奔)
市场:汤圆VS礼品
记者昨日巡城发现,元宵节的主打产品--汤圆销售仍与往常一样不温不火,而情人节礼物巧克力、情侣表、金银珠宝等的促销架势则大大超过汤圆。如此大相径庭的商业氛围,显示着一种新的民俗正在悄悄成长。
昨日记者走访各商场发现,几乎所有的汤圆专柜都在进行降价促销。天河北的两家大型超市,某种散装汤圆的价格从每500克6.5元降到3.7元,一些品牌的袋装汤圆也从6.3元降到3.9元,但前来购买的市民却不多。
商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元宵节汤圆销售明显呈下降趋势,一方面是汤圆随时可买,过节的时候很多人会图“甜甜蜜蜜、团团圆圆”的意头而买几只,但从健康角度考虑不会大量吃甜食;另一方面,许多年轻一族已经丢弃了过节吃汤圆的风俗。
记者发现,羊城各卖场都在起劲地兜售可爱公仔、情侣手表等情人节礼品,其中一种单价在100多元的新型电子宠物平均每天可以卖出七八十只。
有商家分析说,元宵节的销售高潮只在节前一天和节日当天,且品种单一,很难做大市场。而情人节礼物小到一枝红玫瑰,大到一部手机、一颗钻石,覆盖面非常广。“情人节其实是商家造出来的,广州某百货商厦去年情人节当天相关商品的销售达到200万元以上,而元宵节当天超市元宵的最高销售额也不过1万多元。”为了经济账,许多商场、超市卯足了劲,“重炮轰炸”情人节市场,千方百计撩动目标消费群的消费欲望。
超市也打“情人牌”(摄/陈国)
专家:东方VS西方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王宁教授认为,节日就是制度化的意义添加工具,仪式性地帮助人们记忆人生重要的情感和价值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更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很少表达个人情感,因而本来并没有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比如,像重阳节、中秋节、清明节都是笼统地对对象表达感情。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更直接地表达亲情、爱情。
王宁认为,对西方节日的炒作不必大惊小怪,而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更应该好好“掘金”。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是通过食品具体化的,而今天的人们对食品越来越不看重,许多传统节日就日渐衰落了。最重要的,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内涵要推陈出新,除了食品以外,能否设计出节日特有的产品比如一种服务等,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节日的意义。 (记者 郝婧羽 孙晶 实习生 尹敏莉 王韡 黄利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