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心情爱恋 > 正文
众专家热议第三次单身浪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15:31 北京科技报

    张念:现在的舆论过分强调了婚姻的不自由

  中国人自古是很重视婚姻和家庭的,尤其强调生育和家庭责任。而现今社会舆论实际上过于夸大了家庭责任。舆论把个人享乐和家庭责任给对立起来,夸大和赞扬了家庭责任,认为不结婚就是重视个人享乐,结婚就是重视家庭责任。这种观念的形成是人为造成的,使得大家产生了家庭责任和个人享乐是非此即彼、有你无我的观念。现在的舆论把婚姻观塑造
成了自由的牢笼,把婚姻严重化了。

  过分强调了婚姻的不自由,认为结婚就意味着个人的压抑。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努力回避婚姻,也使得我们丧失了生活的想像力。认为传统的婚姻模式就是惟一的,结婚后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其实,除了“同一屋檐下、同睡一张床”这一模式,还有很多方式,比如“周末婚姻”的方式。再比如“法式婚姻”,夫妻居住在同一套房子里,但是分室而居,各自有各自的房间。当现代人明白婚姻模式的其实可以自由选择,他(她)的单身立场或许可以松动。

  金韵荣:年轻人心里的婚姻越来越脆弱

  金韵蓉,台湾省“

卫生部心理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时尚Cosmo》杂志《美丽笔记》专栏作家、电视节目《情感方程式》心理学顾问

  第三次单身浪潮来袭,更多是年轻人出于对自我的保护,大家都觉得现在的婚姻关系是很脆弱的,既然脆弱易碎,人们就会考虑投入婚姻是否值得,婚姻是否一定是必然。婚姻脆弱的观念来自三个方面:

  首先,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单身浪潮的历史影响下,两性感情基础变得薄弱。

  其次,女权主义的兴起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使得女性对于自我权利的要求变得分外的严肃起来,自然会反映到对于婚姻的态度上。

  第三,西方婚姻观的渗透,这从流行的美国电视剧中就能看出端倪,《欲望都市》表现了都市女人的性观念的自由开放,《绝望主妇》反映了婚姻的窒闷,这些都在暗示一种状态:不去借助婚姻,我们可以有性、有子。(文/冯静)

  高天:同居超过两年结婚愿望就会下降

  高天,婚姻咨询专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心理治疗中心主任

  很多青年认为,交际圈子过窄,工作的不稳定,工作单位男女比例的失调是导致他们产生婚恋障碍的重要原因。这种说法是偏颇的,难道说原先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固定不动,比现在人员能自由地流动所接触的人多吗?很多人没有合适的结婚对象的出现,是因为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式会越来越固定,对他人的容忍度会降低,这也是大龄单身人士比较难相处的一个客观事实。

  随着性的开放,同居成为人们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只要同居超过2年,想结婚的念头一定会下降,那是因为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矛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好奇感和身体的吸引力会下降,长期的同居看到更多的是对方的缺点。所以,我个人认为在2年的同居生活里,只要认为合适就结婚,不合适也不必再勉强了。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强调有更多的选择权,但自我意识太强烈也使大龄青年们在情感生活中设定了太多的标准。所以要随时调整心态,一旦步入大龄单身行列,自己原本的优势也将弱化,而当择偶观不够稳定时,可以将择偶标准进一步细化和多元化,最终找到彼此适合的人。(文/唐逸)

  江晓原:很多单身者其实处于亚婚姻状态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很多人认为经济压力大是大量单身出现的原因,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多数都市人没有经济压力,才导致单身人群迅速增加。经济学早就证明过,两个人生活比一个人过日子成本要低得多。贫困时结婚对于生活是一种改善,当代人不再迫切需要婚姻来解决生活问题。

  我们以婚姻观切入单身,潜意识中是在假定任何一场恋爱都该指向婚姻,任何一场婚姻都该白头偕老,这种观念其实是先验的。一夫一妻制并不是惟一的婚姻模式。从人类学角度看,世界上只有少数文化承认一夫一妻制。只不过基督教文化恰好成了强势文化,所以这种婚姻制度就被视为天经地义了。

  很多单身浪潮中的个体的生活状态,可以看成另一种意义的婚姻,西方人称其为“亚婚姻状态”。如果他(她)有固定性伴侣的就等于是处于婚姻状态,同居在一起不结婚的人算不算婚姻呢?现在认为有教堂里的仪式或民政局登记,这样的才叫婚姻,这是从法律保护的角度来谈的。从人类学意义上说,很多同居类型都可以视为婚姻状态。

  婚姻对男女性意义不同,决定男女单身坚定性的强弱差异。婚姻对于女性的好处可能大于男性,婚姻能够提供保障、温暖,女性更需要。而且男性多配偶倾向比女性更强烈,婚姻对此有限制,男性在婚姻中要压抑这种需求。(文/于彤)

  安顿:现代人对婚姻的恐惧越来越强烈

  安顿,北京人,记者,《绝对隐私》等系列畅销书作者,忠实的电影发烧友

  我认为现代人对婚姻的恐惧越来越强烈。有人长期同居,甚至是孩子都要出生了才匆忙选择结婚。他们不是对婚姻不重视、不真诚,而是对面临的生存枷锁和对需要承担责任的恐惧,也可能是对分离的惧怕,对从头再来、用已知换未知的恐惧。这种心理危机在生活节奏越快,水平越高的社会越明显。

  婚姻有时候会让两个人像互相取暖的刺猬,需要的时候是无限地趋进,不需要时无限趋远。每个个体都想更多保持个人空间上的充分自由,更希望保持远近的程度和接触的频率自己能够控制,多近好、多远好,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但当这种温暖在婚姻之外能够满足的时候,为什么还需要婚姻呢?

  无论在任何社会,我发现女性更容易渴望婚姻。但随着社会的开放和选择的多元,她们的观念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因为现在很多所谓的单身只是没有取得合法的结婚证书而已,而不是纯粹单身状态。(文/于彤)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