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婚姻观步入多元化,其背后正是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种种变革
22岁的林倩(化名)是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原本应该在象牙塔里享受生活的她,这几天却把“结婚”两个字时不时地挂在了嘴边。
“是的,我想嫁给他。”林倩说这句话时正一脸幸福地依偎在男朋友何铁智(化名)的
怀里。24岁的何铁智是林倩的学长,去年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保险公司任职。
“我们已经谈了两年零5个月恋爱了。”林倩很郑重地强调了时间,“我希望能永远拥有他。”当记者问到结婚是否会影响她的学业的时候,她很倔强地回答:“我会是一个好妻子,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而记者单独与何铁智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他却显得有些无奈:“我很爱她,而且自己的经济条件也不是不允许结婚。但是,我的事业才刚刚起步,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这个时候让我去考虑结婚,的确有点为难。”当谈到他的女友,何铁智说,或许她的想法还不够成熟,但是现在大学生结婚也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据他所知,林倩的同学里就有许多女孩已经和男友同居,并且处于准结婚的状态。
“现在我没有什么顾虑了,虽然我还很年轻,但是我对婚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我认为我们两个人一起为生活而打拼,将会更加甜蜜而有成效。”林倩悄悄向记者透露,她已经说服了男友,她会尽快修完一些主要学科,等到大四的时候,他们将去办理结婚手续。
如果在几年前,大学本科生就读期间结婚还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各大高校也不乏在校生因为结婚而被学校劝退的例子。但根据教育部2005年9月1日颁布施行的新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能否结婚,根据《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执行,不再需要获得学校同意。新规定删除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规定。
婚姻对于中国女性来说,一直是一个美好而又苦恼的话题。随着时代的变革,她们的婚姻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如今,婚姻观念越来越显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女性思想的开放使得她们对自己的婚姻有了独到的看法。
传统的中国婚姻
重庆某大学校园内的学生情侣。恋爱在校园内很普遍,但是每个学生对于婚姻的态度却不大相同。
在古代中国,结婚对于女性而言完全是一项被动的事情。为整个社会所倡导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使女性完全失去了自由择偶的机会。古代女子出嫁的年龄非常早,一般在16岁时便有媒婆(一些专门在男女婚姻中起到牵线搭桥作用的中间人,因其多为中老年妇女而得名)上门代表男方朝女方家长提亲,由双方家长协商,媒婆担任中介,而夫妻双方是根本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更不要提恋爱了。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讲究门当户对,男方要给女方下聘礼,而女方通常在嫁过去的时候带去嫁妆。而在离婚方面,女性更加没有自主权,丈夫可以单方面解除婚姻,俗称“休妻”,而妻子却没有终止婚姻的权利,即使丈夫死亡,也需要通过守寡来保持贞洁。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传统的婚姻观念被认为是落后的封建糟粕而遭到摒弃。之后的几十年中国人在婚姻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改变,追求妇女平等,恋爱自由。但通婚范围依然比较狭小。婚姻中大多数还是靠“媒妁之言”式的亲戚朋友、同事熟人甚至是单位领导的介绍来实现。
文化大革命中,男女双方大多都注重对方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家庭出身(那时候以工人、农民这种被归为非剥削阶级出身的人最受欢迎),恋爱观表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这种状况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改变。
1975年结婚的张桂兰女士对记者谈到,她和她的丈夫也是经过单位领导介绍才认识的,谈恋爱的时候,他们的进展还需要向领导汇报。在她当时看来,婚姻是一项神圣的政治任务,需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完成。“那时侯我们都很单纯,到了结婚的年龄,就谈了朋友,觉得结了婚就是把一辈子交给对方了,从来也没有想到离婚的问题。”
长期以来,女性的婚姻观念都非常单一和淳朴,从早期的没有自主权到后来的听从组织安排,女性在婚姻观念上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处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女性婚后生活的幸福程度。
追求自我,多元化的婚姻观念
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婚姻逐渐被纳入私人生活范围,成为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生活体现。女性在择偶时不但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阶层的女性对婚姻的看法也有了天翻地覆的看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