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风采
   新浪首页 > 伊人风采 > 心情爱恋 > 正文
眼色:红颜知己不是男人的绯闻和艳遇(7)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9日15:46 新浪伊人风采

  何可是北京人,小的时候寄养在一位孤寡老人家里,生活在北京南城一个拥有15户人家的大杂院里,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检察官。1981年,何可15岁,求学于北京市司法学校。通过一节社会实践课,志愿者的种子开始在他心头萌芽——当时学校组织学生把问答式的法律知识宣传页发放给行人,何可被分配到天坛路段,国家体委就在该路段上。何可看见了戴丽丽等乒坛宿将。戴丽丽问他“还有宣传页吗?”何可快乐得发晕,第一次感觉自己能给他崇拜的偶像提供帮助,是特别有用的人。

  何可从北京市司法学校毕业后,便来到北京市崇文区检察院审查起诉科工作,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检察官”。余暇,他给人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当时,志愿者一词还没进入中国,周围人评说何可为“义务劳动者”、“助人为乐的活雷锋”……他一做10年,帮助上万人次。何可说他喜欢甚至迷恋“为善最乐”的感觉。

  1995年5月4日,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进修的何可联合4个同学创办《青年法律信箱》,随后在数家报刊、电台开设了针对不同人群的法律专栏,现在,何可身后一个以专业人员组成的普法队伍迅速扩大,5000多名志愿者以书信、会面、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使法律知识渐入人心,提出“让每一个中国人拥有自己的法律顾问”的口号。

  此外,何可联合同道帮教在押失足青少年。他们与被帮教对象签订了“一帮一”协议,一个月见面一次。何可帮教20多人,数名在押人员获得减刑和提前释放。何可业余时间的五分之三用于处理《青年法律信箱》中的各种来信。同时,针对外来务工青年,在北京生活电台开通热线;该热线也成为中国务工青年发展计划的第一个项目。

  在7年检察官生涯中,何可办案近千件,出庭600余次,发表专业论文多篇,被评为先进个人多次。热爱法律的何可,利用业余时间在北京市法律业余大学学习法律4年。当时全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非常欣赏他的才干,特为其题词:马到成功。

  离开检察院后,何可便进入了影视圈。先后参演《军魂》、《中国检察官》、《海马歌舞厅》、《黄河魂》等影视剧;在《跨国际救援》、《妇产医院》、《三个女演员的故事》等影视剧中担任制片人;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戏剧卡拉OK》中担任制片人;在反映当代中国青年生存逻辑和生存状态的百集电视纪录片《素面人生》中担任制片人和总导演,该片参加美国纽约电视节,同时,何可被授予纽约荣誉市民。

  2000年5月4日,何可又出资600余万元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志愿者基金——中国普法基金。由此他被海内外誉为:“中国第一普法先生”。被共青团中央聘为专家顾问团专家顾问。

  ——根据媒体相关报道编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伊人风采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