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里有词叫lookism,译为“容貌歧视”,与racism(种族歧视)、sexism(性别歧视)、ageism(年龄歧视)并列为社会陋习之一。但是lookism可能比其他的几大“-ism”影响更广,因为它的表现形式往往不单是负面的歧视,而往往是以赏心悦目的名义冠冕堂皇地出现。这的确是人类的一种“悦目情结”。美国作家斯蒂文·杰菲斯经过多年调查研究,在其著作《外貌至上》一书中,以翔实的资料印证了这一点:相比于“普通人”,“好看的人”在招聘中被录用的机会要高2至5倍,平均工资要高出12%到16%,被解雇的可能性也要低2至6
倍。对于女性政治家,也是如此。历史学界早有感叹,如果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的鼻子平一点,可能罗马时代的世界都会改变。几年前英国戴安娜王妃不幸殒命,举世哀悼,有人就问:“若戴安娜非如此美貌,我们会同样感伤吗?”
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时代,政治家整容已不是新鲜事了。与此同时,普通民众潜意识中的“悦目情结”也被媒体放大,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张扬。于是,“美女政治家”大行其道。
但是,我们也无须夸大“悦目情结”的实际政治效应,因为这种“美女政治”的报道多有娱乐性质,实际上常常是吸引读者眼球的促销手段。客观地观察,不难发现越是与“美女政治家”没有直接关系的外国媒体,就越热衷于谈论“美女政治家”,而在“美女政治家”国度内的老百姓则更关注影响国计民生的政府政策。法国的罗雅尔女士是否真有“美女政治家”效应呢?法国民调机构显示,只有6%的受访者把“她拥有美貌、看上去可亲”作为投罗雅尔女士一票的理由。可见,政治家看上去是否很美,并不在于“美女”或者“美男”政治家们优雅的外表,而在于老百姓的荷包是否变得丰厚。▲(作者翟华/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官员。)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