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官员:杨丹事件有待调查
被问及何以界定受助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身份?一名民政部官员表示,在城市内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如果有关单位碰到符合救助条件的人而拒绝救助,将进行行政处分。救助站应当及时提供救助,不得拒绝,并且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5项免费救助: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该官员亦指出,小杨丹事件具体细节仍待调查清楚,不能完全归咎于民政部救助机制,他说,“救助站是奉行自愿原则,是否联系过当地的救助站我们不得而知,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相关救助站拒绝救助,或者对应当安置的受助人员不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予以安置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此中人语
张仁杰:那位港商令人失望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国版杨丹之死震惊海内外,为杨丹奔波呼号的“感恩中国”网站站长张仁杰日前接受访问时揭开杨丹的悲惨命运和救助过程中遭遇到的世态炎凉。
3平方米的“感恩中国”
来到首次披露杨丹之死的“感恩中国”网站办公室时,让记者吃了一惊,本以为是在中关村某个写字楼,不料车在被张仁杰称作“感恩胡同”的地方拐了好久,才到达这个救助过数百老人和儿童的“感恩中国”网站。张仁杰就是在这个只有3平方米的房间,将关于小杨丹的照片和文字上传到网上,希望好心人能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但是没有料到,在张仁杰还为杨丹医药费奔忙时,杨丹就永远地离开了大家。
在杨丹之死的帖子里,张仁杰写到了自己曾为杨丹求助处处碰壁的经历。他曾经求助于某香港富商遭到拒绝。回忆起向这位企业家求助的经历,张仁杰并不想过多地谈。他说,当时我天天想着怎么才能救这个孩子,在北大校园看到某慈善企业家来演讲的公告,觉得小杨丹有希望了。
三鞠躬救不了小杨丹
就在这种情绪下,张仁杰跑去听他的演讲,他慷慨激昂,张仁杰也是热血沸腾。张仁杰回忆道,当他演讲完的时候,我第一个站起来跟他说,“我是‘感恩中国’的记者,我希望他用两万元救这个孩子的命,我给他鞠了3个躬,鞠躬的时候,我流眼泪了。他要是现场能把小杨丹救命的两万块钱给了,我当时都能给他跪下”。但是,结果令张仁杰大失所望。有人说,张仁杰一个人撑起“感恩中国”网站,救助老人和儿童,是一种讽刺。对此,张仁杰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说,我们不要埋怨,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组织中的一员,当大家都能自觉去做,这个社会才会更好。
采访中,张仁杰一再强调,不要说我是好人,我只是按照自己的良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