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2岁了,过去的半年中,在父母亲戚朋友的安排下,我相亲21次,都失败了,我越来越有挫败感,我真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会变成不婚主义。”
说这话的是一位林小姐,在五四路一家写字楼上班,大龄未婚的她,每月有着不菲的收入,她的想法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没有
爱情,那是缘分没到。”
可是从去年年初开始,林小姐加快了“嫁人”的步伐。因林小姐被提拔为部门主管,公司里就有闲言闲语,说她这么多年未婚,是与某个高层有关系,谣言越传越甚,林小姐不小心听到,快气晕了。
于是放出话去,准备找个人嫁了。本来就很为她的婚姻着急的父母,这下更加来劲了,于是接下来的几乎每个周末,她都有一到两次的相亲,用她的话说:“跟赶集一样。”偶尔她还参加一些婚恋网站的活动。
起初林小姐对相亲充满信心。
第一个相亲的男方条件还不错,双方也都满意。后来的一个星期,某天男方突然发个短信告诉她,自己曾经有过短暂的婚姻,而且前妻和一个3岁的女儿还在福州,林小姐有种上当的感觉,思考再三,回复说:“我不想一结婚就做后母,对不起。”从此两人再无来往。
后来又陆续相了很多个,林小姐越来越失望,她说感觉这些男子要不就很现实,要不就很幼稚,有一次,一个27岁的挺憨厚的小伙子,非要坚持骑自行车送她回家,让她哭笑不得。
林小姐总结说:相亲就好像谈判,双方的条件来对比一下,条件对等再谈恋爱。这种“快餐”方式让林小姐觉得不舒服。
父母看她屡战屡败,语重心长地说:“像你这样的年纪真的是很难找对象,比你大、条件好的,大多有婚史,比你年轻的,经济条件肯定不好。”林小姐点头赞成,但是她同样对父母说:“宁可不嫁,一辈子的屈就,我做不到!”
到如今,母亲还是乐此不疲,可林小姐已经有点绝望。
婚姻专家翁进认为:绝大多数美满姻缘,不见得是条件相当的绝配,靠的是双方情投意合的心灵互动。心理学上说:一个人外在条件对幸福感的贡献只有30%,70%来自亲密的关系,换句话说比“条件”还重要的是对方这个“人”,建议剩男剩女们耐心平静地继续“找”爱,相信属于自己的“缘分”会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