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女性 > 情感爱恋 > 正文

从端午爱情故事看现代相亲 美好内涵不断延续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3日18:40  新浪女性论坛
从端午爱情故事看现代相亲
从端午爱情故事看现代相亲

  端午是个与爱情有关的浪漫节日?近日,北京、上海等五座城市同时举行的世纪佳缘端午相亲大会,令这个原本为纪念屈原投江而设立的传统佳节,以另一种美好的姿态走进人们的视野。

  事实上早在古代时期,端午便被赋予了爱的意味,苏轼与朝云、许仙与白娘子,很多被大众所熟知的爱情传说,其实都与端午节有关,而流传下来的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里,也暗含相恋之意。

  这份美好与积极同样一直延续到了现代,近期举办的端午相亲会上,上千名单身男女端午结缘,一起包粽子、划龙舟,彼此敞开心扉,成为端午佳节这份浪漫韵味的美好传承。

  信任、包容、坚持、忠贞

  端午节爱情关键词

  苏轼与朝云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这首流传甚广的《浣溪沙》,是著名词人苏轼在端午前日为其小妾朝云所做,词中描写了端午沐浴的场景,而那句“佳人相见一千年”,则真切地表现了两人希望一直这样相依相扶生活下去的愿望,苏轼对朝云的依恋令人感动。

  许仙与白娘子

  与苏轼、朝云一路扶持不同,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则在端午这一天经历了最大的考验和危机。白娘子在端午喝了许仙买的雄黄酒现出原形,将许仙吓死,但最终还是因为双方对于真爱的坚持、白娘子对于许仙的包容而收获了幸福。于是,端午节常被人们认为是开始爱情和考验爱情的日子,在这一天,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白娘子”将格外浪漫。

  阿端与晚霞

  对爱情的忠贞坚守,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有迹可循。端午节那天,少年阿端在龙舟上表演舞蹈,不慎落水身亡,魂魄误入龙宫,加入宫廷舞蹈队。在一次大型表演中,阿端与晚霞一见钟情。后来晚霞怀孕,两人逃离龙宫回到人间。阿端怕晚霞嫌弃他是鬼魂,嘱咐母亲不要告诉晚霞事实,但晚霞早已知道,只是一直选择为爱而坚守,不离不弃。

  另一种说法也流传甚广,据说端午节又称女儿节,有出嫁女回娘家的习俗。对于待字闺中的单身女孩来说,在这一天相亲找到如意郎君,意义必定更特别。

  信任、包容、坚持、忠贞,成为端午节爱情传说的统一关键词。这些积极美好的爱情观,甚至一直影响着现代的男女。

  现代端午相亲 延续爱情意义

  今年端午节前夕,已经有南京某婚纱影楼推出以“粽子”为主题的婚纱摄影服务,受到年轻人的广泛欢迎,而端午期间,在北京、上海等五座大都市同时举办的端午相亲会,又将这一传统节日的浪漫气息推向最高潮。

  在端午相亲会的现场,随处可见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现代交友方式的完美结合。开场白颇具传统韵味;“端午赛诗会”重温古诗词;男女嘉宾用来传情达意的心形艾卡,是取包粽子所用的艾叶中“艾”的谐音,意即“爱”;游船泛舟、五彩粽子、吉祥饰品等一系列与端午有关的文化,也都巧妙地发挥了它的内涵。

  这一独特的相亲交友形式,令端午佳节本身的爱情韵味得到了最直接的延续。活动的主办方——国内最大的严肃婚恋网站世纪佳缘统计分析,粗略估算至少有几千人参与到相亲会中,很多单身男女通过这样的线下相亲方式速配成功,寻得真爱。世纪佳缘CEO、情感专家龚海燕表示,选在这一天为五城诸多单身男女当起红娘,也正是希望能借端午佳节的美好寓意,为更多的单身男女搭建完美的互动平台,将积极、包容、信任、忠贞等美好的爱情观继续发扬下去,让每个人都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幸福。

  专家观点

  让美好的内涵不断传承延续

  “将传统节日与现代交友新时尚完美结合,端午节相亲会不仅将能为成千上万单身男女搭建邂逅、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对于巧妙传承传统文化的又一探索。”有业内专家对于端午相亲会这样的活动大加推崇。

  专家认为,这种含蓄的浪漫不仅符合现代人们寻找爱情的情感需求,令交流更直接更顺畅更真实,同样能将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不断传承。而这,也正是世纪佳缘继元宵节之后,再度举办端午相亲会的意图所在。

  “我们真诚地希望,古代爱情传说的美丽内涵,能够一直延续到今天,让所有现代男女都能珍视爱情,寻得所爱,并能一生相依。如果世纪佳缘所搭建的鹊桥,能够帮助更多的单身人士找到自己的‘白娘子’、‘朝云’、‘晚霞’、‘苏轼’,对于我们来说,那也是一件非常幸福和愉快的事。”世纪佳缘CEO龚海燕说。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新养道特约养生馆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