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你可以用长短来衡量距离,你可以用大小来估量尺寸,但你可曾想过,用公式来计算相亲?
近日,一道由北大数学博士自创的相亲公式在上海的婚介红娘中受到一致追捧,到底是怎样的公式引起人们的热议?
设P为一个人外在和内在等条件的整体估值,即:P = {年龄、学历、工作、收入、身高、容貌、健康、性格、才艺、阅历、家族……},如果P (A,B)-P (A,A)≥V (A),P (B,A)- P (B,B)≥V (B),当以上两条件都成立时,双方握手成交。
猛一看此公式艰涩难懂,其实可以这样解释:若一男一女去相亲,相过后给对方和自己打个分数,男方给女方打的分减去给自己打的,差值若在他可承受的范围内,则表示男方相中了女方。
但问题来了,根据大多数人“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心理来看,我们会不自觉地给自己打分偏高,给别人打分偏低。而由此推出的结论是:要想相亲成功,至少有一方放低要求,给出折扣。
“P值里的标准是考量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这些东西怎能打折扣! ”有网友对此表示,“即使现在勉强接受了,心里总会有个疙瘩,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 ”也有人认为,这是教科书式的理论,不符合现实情况。
其实,笔者倒认为,这个相亲公式,算算也不错。在这个什么都不靠谱的大环境中,相亲已从最原始的看看男方家有几头猪,升级到考察对方有几套豪宅、几多存款等。有人将每日行程交由“星座”指导,有人将婚丧嫁娶托付给“八卦”占卜,有人用金钱估量婚姻,有人用价值衡量感情,那么,现在你可以从一道固定的公式和不会任意更改的数字中寻找安全感与信任感,没有什么不妥的。
据测算,全世界有两万个人可以和你相配。你要如何找到自己这两万分之一的“真命天子”,总不可能和每个人都谈一次恋爱吧。现在有了这么个相亲公式,动动手动动脑算一算,就可以找到较为理想的对象,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总比揣着期待的心情报名参加电视相亲,却不小心被其中的作秀恶心到吐要强。
华师大心理学家唐海东说,如果纯以“相亲”而言,利用数学公式,甚至以后以计算机语言输入,利用高科技技术配对相亲都是可行的。但相亲只是种手段,其终极目标是婚姻。婚姻里有个重要元素是 “爱”,假如以婚姻为目标而言,这个数学公式就显得苍白无色了。
这话说得没错,爱是无法用公式来计算的,至少现在还没有数学家研究出来,但是,如果无法找到能够托付爱的人,那该何以言爱?因此,各位剩男剩女们,别小瞧了这个相亲公式,先用这个公式找到个能看对眼的人,再来用心经营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