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小孩李银河:幸福就是听别人叫声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17:25  新浪女性

  阅读提示:李银河,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著名作家王小波之妻。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近日新浪女性独家对话了李银河,这位以言论著称的“女炮手”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咄咄逼人,她的话语间流露更多的是儒雅和友善,甚至还有些“老小孩”的幽默可爱,比如,有空的时候她居然守着自己博客数浏览量的增长,开心地说:“很多人用‘顶’这样的网络用语来给我支持,我真的挺高兴的!”

李银河李银河

  学术:做调查走进“外语村”

  新浪女性:早在上世纪80年代,您就已经开始了关于婚姻家庭、性别、性的研究。那时,性几乎是一个禁区,人人谈性色变,学者们对这个领域也少有涉足。当时发表自己观点是否有顾虑?

  我自己没什么顾虑,但出版方有顾虑,比如《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这是第一部中国同性恋的社会学研究,一开始是北京出版社约的,但等到书写好之后,大概1991年吧,出版社说,这个话题太敏感,没办法出版了。我们不得不到香港出版这本书。

  新浪女性:出版社约稿的时候不就知道这本书的主题么?

  对呀,可能后来越考虑越觉得这个话题敏感吧。晚些时候才到大陆出版的。

  新浪女性:听说您博士后的研究题目是对离婚、单身、自愿不生育三种人群做调查分析。调查中遇到一位大龄单身男子,这位男子跟您坦白,单身的真正理由是因为自己是同性恋,从此开始,你在性及性文化研究领域越走越深。当时他的故事什么地方最吸引您?

  我回国之前就做好了文献准备,着手做这方面的研究。就是苦于找不到采访和调查的对象。当时我作的是关于单身话题的研究,正是我读博士后期间,研究单身的原因,调查到这个人的时候他说:“看着你不像坏人,实话告诉您吧,我单身是因为我是同性恋。”从这开始,用我们社会学的滚雪球的方法,朋友介绍朋友进行研究。当时,针对社会上的少数群体进行研究,也只能用这种方法。随机抽样的话,因为他们所占比例小,很难抽到他们。

  新浪女性:看来,调查开始的时候推进的还是比较艰难的。不过,积累了一定时间以后,特别是对您产生了信任,是不是也会有些同性恋朋友主动找您来分享他们的故事?

  会呀。我的书出版之后,书后面附着调查问卷,有些人就会填好之后给我寄来,也有人打电话给我约访谈,愿意接受调查,并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听。

  新浪女性:您觉得读者这么热情的原因是什么呢?说出了他们感到共鸣的东西?

  对。很多同性恋朋友青春期的时候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的取向不一样,是非常恐慌的,又很多人甚至认为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这样,以为自己是有病了。他们看了我的书之后,觉得黑暗里终于看到一点亮光,有了希望。

  新浪女性:这也是您写作的初衷吧?

  对,一方面我想直接帮助同性恋这个群体,另一方面也有纯粹的学术动机,当时国外大学图书馆里研究同性恋的书籍是一书架一书架的,但中国这方面的东西就很少。所以我也有出于学术的一种好奇心。

  新浪女性:自己最为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

  《生育与村落文化》。1994年前后写的,主要是对南北方两个小村庄的调查,调查生育的意愿,它和村落文化是什么关系。

  新浪女性:调查之后有什么新的认识?

  想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机制,他们拼命生孩子的动因是什么。原因还是很多的,比如,要养老、增加劳动力、传宗接代啊……调查出来很多因素,甚至包含农民对生命价值的看法。

  新浪女性:当时是住在当地了吗?调查了多长时间?

  一个村子大概十天半月的。

  新浪女性:自己去的么?

  山西的那个村子是我原来插队的地方,住在亲戚家,浙江余姚,是我一个研究生的老家,到那之后我一句话都听不懂,都要靠我的学生翻译(笑)。

  观点:社会学要讲故事

  新浪女性:1988年您拿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后,回国进入北京大学师从费孝通攻读博士后,老师在您眼中是个怎样的人?除了学术知识,您还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他的书写的非常好看,比如《生育制度》。费老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而且文笔很好。他有一个思想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他和我们这些学生说:“社会学要讲故事。”他认为,社会就是一个人生的舞台,大家在台上演戏演的有声有色,社会学不是单纯的数字,好的社会学著作要写出故事,反映最真实的人生。我受他的影响,也写过一本书叫《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描写的是北京的一个大家庭,从爷爷开始,传了六代,我把这六代里所有在世的人都采访了,从家族故事里反映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我的《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是女性在感情生活和性生活方面的一个调查,这里面也有大量的故事。

  新浪女性:这是在多大范围内进行的调查?

  主要是针对女性的知识阶层。从月经初潮开始到更年期,她们各种各样的遭遇,比如第一次性交的感受、婚外恋、离婚……以及其他各种人生经历。

  新浪女性:我觉得性、婚外恋、离婚都是比较隐私和敏感的话题,她们愿意接受您的调查吗?

  还好吧。其实很多人都纳闷,这么隐私的东西人家为什么要讲给您听?当然沟通中是需要一些技巧的,首先要让对方感觉到平等、亲切……即便是这样涉及到敏感话题如“自慰”,对方可能就会说“我不想谈这个”。那遭到明确拒绝以后只能转换话题了。

  新浪女性:可见,尊重对方接受采访的意愿还是很重要的。

  对。甚至有的人一看到我就躲,说:“哎,您千万别采访我。”(笑)

  情感:王小波很懂爱

  新浪女性:2004年5月,一本情书集《爱您就像爱生命》热卖,许多年轻人将其奉为爱情圣经。这本书就是王小波和您20多年来的通信。直到今天,书中两人炙热的恋情依然可以透过纸背和人心,香气不断。王小波在您眼中是怎样一个人?

  他是一个很好的作家。生活中,很懂得爱。我觉得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懂爱,也不会爱,小波既懂得爱也会爱,会表达。

  新浪女性:当年您研究同性恋的时候,王小波还帮您做过调查吧?

  对,当时他正好有时间。遇到些小男孩,像高中生,他们不太愿意和女的谈这些,这时候王小波就上,他调查过几个人。当时还有传言说我女扮男装去调查男同性恋,这是子虚乌有的事,遇到男的调查对象,一般都是小波出面。他当年还跑到厕所去照相,研究“厕所文学”,还登在书上了。

  新浪女性:您和王小波意见不统一的时候怎么解决呢?

  我和他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和谐,在多数问题上观点一致。在特别具体的问题上就讨论,谁对听谁的。

  新浪女性:您母亲曾任人民日报农村部主任,是参加人民日报创建的为数不多的女编辑、记者之一,如今您从事文化研究工作和家庭环境有影响么?

  有。我父亲也是《人民日报》的,1946年创建初他就在那儿,是个知识分子。他们平时经常讨论自己关心的问题,早上6点半,他们俩一边听新闻一边议论,他们的这种习惯对我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社会的发展都会比较关心。

  新浪女性:是,听说您也是很关注时事。

  对,但我不喜欢做新闻。因为报纸只有一天的生命,所以我专门躲开这一行了。我大学毕业后是在《光明日报》,干了一年就离开了,我想做些存留更长的东西。

  新浪女性:您小时候是乖乖女么?

  是啊,我从来不淘气(笑),我从小就当大队长什么的,学习名列前茅,我们学校师大女附中,就是现在的实验中学,当时考入我们班的双百分就有十几个,学习风气比较好。

  生活:我喜欢在网上被人“顶”

  新浪女性:有人说您主要生活在精神里,什么是美味,什么是充饥,没多大区别。经常是“我的眼镜呢?钥匙呢?”生活自理能力一塌糊涂。是真的吗?

  可能有点。我的物质生活比较简单。我觉得,人只能睡下一张床大小的一块地儿,一顿饭能吃的也就那么一点东西。从小也没有人给我灌输过美食、享受啊这些东西,对这些比较淡漠。我对生活的定义就是“身体的舒适和精神的愉悦”,这两样满足了就够了。看起来都不是太高的要求,但真做到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新浪女性:对幸福感有怎样的理解?

  我现在幸福感挺强的,我的理解就是前面说的那两点“身体的舒适和精神的愉悦”,满足这两点,我就挺满足的。

  另外创作也会给我带来满足,不仅仅是写书,还比如写博客。前一阵子我写的一篇博客,忘记是哪篇了,被新浪推荐到首页了,我就看那篇文章的浏览量,每十来分钟就会增加很多人,我看到那么多人关注自己说的话就很有幸福感。特别是,很多人用“顶”这样的网络用语来给予支持,我真的觉得挺高兴的。我更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对社会的启蒙有点帮助。我觉得王小波也有这个感觉,想要听别人叫一声好。

  新浪女性:平常经常写博客吧?

  差不多每周更新一次吧。

  新浪女性:听说您每天有一半的时间是在看书?

  嗯,因为我本身的工作需要查阅很多资料。不看也得看啊(笑)。

  新浪女性:您看休闲书么?

  小说看得多。

  新浪女性:小说也有很多门类……

  看好小说呗。比如普鲁斯特、赫塔·缪勒……米勒的书我正在看,她是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人家送我一套她的全集。我很喜欢她,对她评价很高,我觉得她是个很出色的文学家。

  新浪女性:您都欣赏她哪些方面呢?

  写的好。寥寥几笔就把当时的社会风貌勾勒出来了,她写的是农村的生活,她是个罗马尼亚的农村丫头。您如果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社会,看小说是最好的选择,前提当然是写的好的小说。

  好的小说家会关注很多细节,您从这些细节描写可以马上了解到一个真实的社会,好的小说家能让您感觉到身临其境。

  新浪女性:网上说您平时喜欢听音乐,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

  喜欢古典的,有些轻音乐也比较喜欢,但重金属之类的我有点受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起交响乐来,我更喜欢室内乐。

  新浪女性:看来您也是个很宅的人……

  我挺宅的,不喜欢动。但“静久思动,动久思静”,有空了也喜欢出去旅游。

  新浪女性:前段时间就打算采访您呢,赶得不巧,正好您去俄罗斯了……

  在俄罗斯逛博物馆,脚上都磨出了血泡。

  新浪女性:鞋不合适?

  可能也有点不合适,主要是走路走多了(笑),早上10点进去,晚上6点才出来,那是世界第4大博物馆,里头有那么多的名画。不过话说回来,下次一定要多准备几双舒适的鞋再出门(笑)。(孟丽君)

  备注: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1969年:从中学上山下乡到内蒙古兵团,后回山西老家沁县插队;1974年:进山西大学历史系学习;1977-1978:光明日报社编辑;1978-1979:国务院研究室研究人员;1979-1982: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助研;1988-1990: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博士后,师从费孝通;1990-1992: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副教授;1992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李银河近年来有众多的言行惹人注目:

  2005年6月,针对都市白领族的“闪婚”,李银河表示支持;

  2005年7月,指出国学应该研究,但前提是批判;

  2005年8月,主张实行卖淫非罪化,根治对性工作者犯罪;

  2005年12月,李银河“广州婚前性行为达86%”的观点引发争议。在另一次讲话中,指出“70%的北京人有婚前性行为”;

  2006年3月,李银河的“同性婚姻方法”提案第三次受挫,仍表示继续提交;

  2006年3月,声援女子上班被强奸按工伤索赔;

  2006年,两会期间,提出“采访15分钟内免费,一小时以上按每小时500元收费”引发争议;

  2006年4月,刘忠德炮轰超女,李银河表示不能取缔;

  2006年7月,李银河为一夜情和“多边恋”正名;

  2008年10月,李银河声称:中国的生活水平让日本人羡慕;

  2009年2月,李银河指赵本山小品《不差钱》侮辱同性恋;

  2010年3月,李银河表示,目前我国刑法中的“聚众淫乱罪”已严重过时,建议取消;

  2010年4月,李银河为“教授换妻案”辩解。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新养道特约养生馆

留言板 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