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情被围观
2010年,“抓奸门”热闹了整个微博界:名叫“赵庭景美”的新浪微博认证用户发现丈夫出轨,情不自禁地在第一时间发到微博上,激起轩然大波。2011年6月,某局长在和情人互动专用的微博上相约开房,误把微博当QQ,却不知在网友的疯狂转发中,这点事已经全国知晓。
鲁迅先生说,国人劣根性之一是“喜欢看热闹”, 用时髦话说就是“围观”。而微博是目前最流行的围观场所。在这个看不见的公共空间,名人和普通人、实名和隐身用户在电脑那一头实现信息交汇,资讯共享。而情爱之事,向来为人津津乐道,在这样一个无所顾忌的空间里,更能撩拨起人们敏感的神经。微博上庞大的围观人数把个人隐私之事放大、大范围内传递。窥私、猎奇、泄愤……围观让这些阴暗的行为得到满足,获得心理上的快感。
于是,姚晨离婚万人悲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王功权私奔引发中年男人的各种滋味,前述局长微博调情令人唾骂之余探讨官员腐败……
虽是虚拟空间,却因为与现实紧密相连,微博成为某种意义上比传统媒体更大的舆论工具,评说着所有情感现象和事件。与道德有一丝悖离的,自然备受责骂和羞辱,数字惊人的转发、评论、被舆论探讨的背后,是对“微博无隐私,只有全民的狂欢”的艰难认识。
唾沫底下淹死人,当事人的情感和生活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抵从别人的幸与不幸中,获得谈资,尤其那出格、不幸之事,能平衡多少嫉妒和空虚的心。”上海森博律师事务所钱江律师模仿鲁迅的口吻说。在整理近几年来的离婚诉讼资料时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夫妻在微博上寻找对方出轨的证据,但过程中常会无意间把事情闹大,“比如妻子和第三者在微博上吵架,被好事者发现,然后人肉搜索出当事人的资料并大范围转发。本来只是小范围内的家事,最终却成为不断有人被牵扯进来的社会事件,几败俱伤。”
但符合传统道德观、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事件也会经由微博把美和善放大。2011年情人节,重庆一位女清洁工收到情人鲜花求爱,简单的消息被广泛转发后,网上网下一片赞誉之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