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李宗盛以后,她怎么过成这样了?

离开李宗盛以后,她怎么过成这样了?
2020年02月26日 21:05 心之助T

许多女性之所以在选择恋人时会喜欢同一类人,主要因为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伴侣是内心的影像。

  原标题:54岁林忆莲被小11岁男友劈腿:离开李宗盛以后,她怎么过成这样了?

  作者: 二月

  前不久,林忆莲在微博正式宣布,与男友恭硕良和平分手。

  不狗血,无纠缠,各自安好,她用寥寥数语结束了彼此相伴的八年时光。

  随后,港媒爆料“内幕”:恭硕良另有一位西班牙混血“红颜知己”。

  这个女孩并不是圈内人,并且在念大学的时候已经与恭硕良在一起,彼时恭硕良与林忆莲尚未分手。

  这段谜一样的三角关系,断断续续地纠缠了一段时间。

  而他们之所以选择分手一年后再宣布,恰是因为恭硕良被拍到与新人约会。

  为避免出现“第三者传闻”,林忆莲干干脆脆地让这段关系结束在所有人眼前。

  很尴尬,原本“出自对彼此爱与关怀”而作出的决定是为了掩盖渣男劈腿、小三上位的事实。

  原本“艰难、且悲伤的选择”,是林忆莲在尝尽苦果之后的无奈成全。

  这份充满谎言的爱情在八年时光的涤荡中碎成了渣。

  时光回到2013年,林忆莲在社交网站公开与恭硕良的恋爱关系,她说:

  “我亲爱的朋友、歌迷,我现在、将来都会与这个美丽的人保持最亲密的关系,他的名字——恭硕良。”

  那时的天后万万想不到,这段感情几乎完全复制了她与李宗盛的那一段婚姻。

  “为何你不懂,只要有爱就有痛”

  林忆莲不是个缺爱的人,她拿起话筒就散发着光芒,走到哪里都有拥趸者。

  可是命运给她安排了几乎复刻的两段感情:

  1992年,李宗盛与林忆莲初遇,一曲《当爱已成往事》,音乐才女走进了歌坛教父的心里。

  男方曾在受访时掩不住眼神里的激动:“像林忆莲这样的女人,只听她的声音,便足以爱上她”。

  随后,他们创作了许多至今无法撼动的音乐作品,比如《不必在乎我是谁》、《我是真的爱你》。。。。

  两人用最闪耀的成绩携手开启了华语乐坛的“李(宗盛)林(忆莲)时代”。

  当然,也无可救药地开启了对彼此的爱。

  虽然他们的相爱不为大众所接受:

  在发展这段恋情时,李宗盛已有妻女;而对林忆莲来说,李对她的指引亦如兄如父。

  为了成全彼此在世俗中的身份,林忆莲曾选择结束香港的一切远走他国。

  却没想到李宗盛不顾一切地追来,在黑夜里等她很久,写下那首动情的《为你我受冷风吹》。

  后来林忆莲带着新专辑回归,与此同时李宗盛恢复了自由身。

  长达六年的“禁忌恋”后,他们都以为自己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再后来,明明生活已经上了轨道,他们之间却产生了看不见的鸿沟。

  没有人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2004年,两人和平分手。

  李宗盛只是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的那句话:“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

  时隔多年,李宗盛再度走入婚姻。

  林忆莲的身后也有那个叫做恭硕良的鼓手,虽然两个人依旧有巨大的年龄差,虽然两个人的身份地位差距甚多。

  但她似乎仍将一腔深情都倾注在对方的才华身上,并且在细腻与温柔中沉沦。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似乎都在变好。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一去八年,原本应该很稳定的关系,还是分手了。

  “重复性择偶”让生活变成循环连续剧

  命运在另一个女星身上似乎重复上演着:

  徐静蕾是娱乐圈有名的才女,不仅演而优则导,出书更是不在话下。

  她还曾一度开创了“名人字体入驻输入法”的先河。

  在情感上,老徐也是不折不扣的“才华崇拜者”:早年间,她与王朔传出绯闻,对方更是为其抛弃妻女,离婚后与之正大光明地相恋。

  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后,徐静蕾与著名作曲人三宝传出绯闻,随后的高晓松、韩寒、张亚东,虚虚实实的恋情里无一不带着书卷气与文艺风。

  因才华而互相吸引,因性格而选择分开。

  林忆莲与老徐曾经的爱情犹如一个怪圈,不停选择,没有尽头。

  总是掉进同一个情感陷阱,受到的总是类似的伤害,我们把这种“怪圈循环”称之为“重复性择偶”。

  细究两者的原生家庭,不难发现她们对才华的青睐与渴求究竟是为什么:

  • 1、自动将原生家庭的价值观,转嫁到自己的择偶观上。

  徐静蕾曾经受访时说过,小时候弟弟因为拥有书法专长被保送念书,她的父母以为拥有“一技之长”是人生最好的出路,“艺术特长=绝对优秀”。

  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徐静蕾不得不参加少年宫书法班补习,并将“才华”二字贯穿了自己的全部生活。

  就连她出道后的人设,都是“才女”。

  原生家庭的价值观转嫁在择偶观上的直接体现是:她很喜欢写字漂亮的男生,感觉读过书的男孩子不仅有大智慧,并且是共度一生的不二伴侣。

  被原生家庭养成的择偶观,很容易不够“接地气”。

  当我们用同一个标准来过滤伴侣,自然会看不到标准以外的东西。

  所以老徐偶尔也会吐槽,原来文艺男青年,都不怎么懂生活。

  • 2、“缺什么要什么”的情感需求互补。

  林忆莲出生在音乐世家,伴随着各种乐器声长大;正因为音乐在林家不算一件稀奇事,所以她的音乐能力从来不被重视或认可。

  当“缺什么要什么”的情感被代入现实,也就不难理解林忆莲的选择:

  一方面,原生家庭的影响,使她倾向于选择一个她熟悉的重要客体——只有热爱音乐的人才可能如亲人一般可靠;

  另一方面,期待灵魂的共鸣使她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注重“被看见”——被肯定才意味着对方真正爱自己。

  • 3、“看似征服实则顺从”的心理受虐倾向

  林忆莲的每次恋爱都有相似的套路:合作——暗生情愫——深度合作——步入恋情。

  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在她恋爱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情感满足来自于“有才华的音乐教父/音乐才子如此爱我,这说明我是成功的”;而不是因为对方对自己爱得有多深沉。

  被这样的“成就感”包裹使她短暂地遗忘了这可能让人重复受伤。

  许多女性之所以在选择恋人时会喜欢同一类人,主要因为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伴侣是内心的影像。

  即我们将对原生家庭的依恋、年少时的梦想甚至是成年时的渴望投射在了“伴侣”身上,跟他们交往,我们能够拥有更熟悉的亲密感。

  “挣脱庸常”,你曾经的爱就没有浪费

  讲真,林忆莲这次的操作,很出乎我的意料,在知天命的年纪,她主动退出了这场不诚实的情感,既没有选择哀叹,也没有痴缠。

  而徐静蕾呢,在各路才子陪她看遍人世繁华之后,与黄立行低调相恋,从容生活。

  说到底,她们走出情感怪圈,并不是找到了出路,而是学会了成长:

  • 1、 认清内在需求。

  林氏情歌原本“痴缠”居多,现在“觉醒”居多,也侧面证明了她正在尝试突破。

  如果我们陷入“重复性择偶”就应当意识到,我们对伴侣某一特定方面的追求,其实是我们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事实上,我们的内心需求,是很难通过改变环境或改变别人来获得解脱的。

  尝试与内心对话,找出内在需求,是“挣脱重复”的第一步。

  • 2、 将幼稚思维模式转变为成熟行为。

  林忆莲这些年的爱情,每一段都很刻骨、很用力。

  但实际她背后想要满足的,并不是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愿望,而是满足内在小孩的愿望。

  当“不被父母肯定”、“恋爱没有结局”变成一个“未完成情结”后,我们很害怕发生同样的事情,越发地希望在伴侣身上“获得完成”,满足内心。

  在一段关系中,不能总是用小时候学到的相处方式与伴侣交往。

  将自己可能幼稚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成熟的行为是成长的重要一步,毕竟爱情不是在修正童年。

  • 3、直面现在

  林忆莲这样的大女人,不论分手或是离婚,简简单单一句话,与前任依然是朋友,但无关风月。

  她带着才华的滋养、生活的伤痕重新出发,在唱片日益衰落的今天,依然能出手就屠榜。

  她情感不可谓太成功,但她的收获却是再成功不过的。

  直面现在意味着自我赋能,活在当下,保持察觉,既不是爱上自我投射,也不是爱上阴影投射。

  爱上现在的自己,珍爱每段感情赋予自己的生命能量。

  不纠结结局、不囿于过去,这才是女性独立且自由的最高境界。

  人生海海,情有两难。

  有时候,也许藏在你心底的遗憾,只差你郑重地同它道别。

  只要一直在前进,那些为爱付出的努力,就不算白费。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精彩原创

新闻排行榜

原创视频

公众号

官方微博

美图精选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