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学着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2021年03月17日 20:33 彬彬有理

生活中的每一场绝地反击,都是知识带来的叠加效应。

  原标题:复旦教授求婚50岁保姆遭拒:有钱男人的床,不是每个女人都需要

  作者:彬彬有理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

  复旦大学一位经济学教授,向一位保姆求婚,结果被拒绝了。

  这位教授,68岁,在复旦是博士生导师,上海名下两套房,存款100多万,每个月退休金1万多。

  而保姆呢,每个月只有7000块钱的工资。

  很多人都觉得保姆硬生生丢掉了“山鸡变凤凰”的机会,一旦成了教授夫人,身价就不同往日了。

  保姆却说:

  “划不来,现在工资7000,结婚之后就没工资了,房子又不给我,还要免费干活,傻子才结婚。”

  教授又问:“怎样才能结婚呢?”

  保姆说:“房本加上我名字。”

  教授立马陷入了犹豫。

  我们不讨论这位教授到底存了什么心思,但这位保姆的帐算得太聪明了!

  说真的,在上海这种国际大都市里,你的见识可能真的没有保姆多。

  曾经听过一位闺蜜讲,她怀孕之后请了一位保姆,这位阿姨的上一个东家住在浦东小陆家嘴著名的仁恒滨江园。

  来她家的第一天,阿姨就靠在窗边,对她说:“你们这个小区,不行啊。”

  本以为阿姨是说这个小区的建设不行,没想到阿姨又说:

  “你看看,这都几点了,已经晚上7点多了,小区里怎么这么多小孩儿在外面狂奔、喊叫?这个点,小孩儿们不是应该在练琴、练书法吗?”

  我听完都震惊了,能透过一个现象看到整个小区的精神内核,这阿姨也太硬核了!

  之后,硬核阿姨没在这位闺蜜家待多久,就自己考出了高级证书,拿到了碧云社区的高端offer。

  不得不说,圈子真的很重要。

  在经济学教授身边待久了,普通人也会有经济头脑。

  在成功人士家里做保姆,也会感染到优秀的氛围和习惯。

  这两个保姆,让我想起了“三只青蛙”的故事。

  第一只青蛙,生活在井底。

  在它心里,井底就是全世界最棒的地方,还觉得整个天空也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即使听到麻雀讲外面的世界有多好,它也不肯出去。

  第二只青蛙,长相奇丑无比。

  人们把它放在镜子前,青蛙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就被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

  第三只青蛙,被拿去做实验。

  第一次被放进40度的热水里时,它猛地跳了出来。之后被放进20度的温水,再缓慢加热时,它却悠然自得,直到再也跳不出来。

  这三只青蛙,代表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没有有钱的父母,没有高端的教育,我们每个人出生都是一只“井底之蛙”,盲目地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也开始见了世面,认识到自己的浅薄,意识到从前的不堪,我们被吓出一身冷汗,准备开始改变现状。

  可当我们的思维跳跃了一个台阶,环境却又把我们拉回现实。

  身边的人只会告诉你:“努力有什么用,还是比不上那些有钱人”、“你真以为普通人能逆袭啊”、“让自己那么累干什么,开心最重要”……

  于是,有的人就这样在“温水”中被耗尽,陷在舒适圈里,终生无法走出去。

  那么,现在的你,是哪只“青蛙”呢?

  每一个高手,其实都曾经是“青蛙”,有的甚至还是“癞蛤蟆”。

  蔡康永老师曾说:

  “我访问过所有杰出人士,他们都是一试再试,狼狈的要命,试了二三十次之后,终于试到一个机会,然后他做成了。”

  成功之后,别人只会说:“你这个人眼光锐利,抓住了机会。”

  但机会不是被他抓住的,机会是被他试出来的。

  就像钻石不是天生就是钻石,它只是缺氧的煤块,在受到地球深处的高温高压,以及雕琢加工后才成为闪闪发光的钻石。

  石佛也不是天生就是佛,它只是一块石头,因为接受了匠人的“千刀万剐”,才成了受人供拜的佛。

  连马云也是这样,当初他做互联网生意的时候,咨询了24个人,23个人都骂他蠢,但经过不懈的努力,他还是创建了“阿里帝国”。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知识”就是最重要也最廉价的跃迁方式。

  这个知识可以是书本、可以是经历、可以是见识……

  一个人对自己最伟大的投资,就是把自己放在各个领域里疯狂地阅读,拼命地成长。

  在这样的环境和压力下,才能把自己这颗“煤块”变成闪亮的“钻石”。

  生活中的每一场绝地反击,都是知识带来的叠加效应。

  但是,在这个“内卷”严重的时代,盲目努力是没用的。

  所有人都在“读书”,你就得学会思考,才能弯道超车!

  计算机行业“大牛”刘未鹏,曾经提出一种思维时间,叫做:暗时间。

  意思是,很多人表面上看了很多书,但收益却不见得有多大。

  因为他们只记住了书中的东西,却并没有进行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了解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这部分推理的时间,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显著比例的“暗时间”。

  看到一些看似浅显的道理时,多去思考一下,想到它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样才能提升一个人的认知水平。

  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小的时候,小县城里的城市建设不够好,一条路都找不到一个垃圾桶,但人们都会不约而同扔到同一棵树下。

  小时候不明白原因,长大之后,学习了心理学,才明白这是“破窗效应”

  意思是环境中的不良效应一旦被放任存在,就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

  一栋玻璃有破损的建筑,就会招来更多人破坏其他玻璃,甚至会闯入这座建筑,如果发现没有人居住,他们甚至会在这里定居或者纵火。

  在了解这个效应后,在以后遇到挫折时,我都不会允许自己暂时放松,而是不停寻找走出挫折的方式,因为一旦放纵情绪,就很容易破罐子破摔。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情感女性追求

精彩原创

新闻排行榜

原创视频

公众号

官方微博

美图精选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