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国庆期间,央视播放了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普通人的新闻,采访主要只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幸福吗?”,得到的答案可谓是各种雷人。“你幸福吗?”“我姓曾”也迅速成了网络热门话题。而这些回答的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心理呢? [我也说几句]

“您觉得您幸福吗?”“我耳朵不好”……
    “你幸福吗?”一位正在排队的大学生与记者的对话受到网友热捧。“你觉得幸福吗?”“幸福啊。”“你觉得幸福是什么呢?”“每天把该做的事做完之后,舒舒服服地玩就是幸福。”“最想要什么?”“女朋友!”“那最坏的事呢?”“最坏的事是接受你采访,队被人插了”;一位收废旧瓶子老人的回答则被网友奉为“神谕”。“您收了多少瓶子了?”“73岁了”。“您收了多少瓶子了?”“我吃的政府低保,630块一个月”。“您觉得您幸福吗?”“我耳朵不好”……
    “您幸福吗?”“我姓曾”
    赞扬和质疑之外,采访中的某些回答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位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在面对记者提问时,首先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记者继续追问道:“您幸福吗?”这位务工人员上下打量了一番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不少网友表示,这样看似无厘头的回答,背后却有无尽的辛酸和沉重。 [详细] [我也说几句]

1.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生活中有许多积极的、好的方面,但许多人却忽略了它们,“只看到自己的不幸,忽略了自己的幸福”、“放大了别人的幸福,缩小了自己的快乐”是其真实写照。
    2.缺乏信念
    在经过20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后,一些人除了赚钱,不知道人生中的目标与追求到底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这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状态,难以产生长久、快乐的幸福感。
    3.老爱比较
    现代人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比来比去,人们的心里只剩下欲望,没有了幸福。一旦人追求的不是如何幸福,而是怎么比别人幸福时,幸福也就离你远去了。
    4.不知道奉献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曾显示,在生活中多去帮助他人,能让自己感到更快乐。但现代社会中,乐于无私奉献的人越来越少,斤斤计较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你总算计着“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做这件事值不值得”,就会生活的很累。
    5.不知足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能知足的人越来越少了,有了房子想换更大的,有了工作想换更好的,有了钱想赚得更多……这些欲望,指使着人无休止地奔波劳碌。 [详细] [我也说几句]

问民众幸福感受 比抽象调查来得真实
    平心而论,问民众幸福感受,回答无论幸或不幸,抑或故意调侃,远要比那些幸福感、幸福指数之类的抽象调查、评比来得真实。因为,幸福原本就是自己的主观感受,别人没法代言。我的生活幸与不幸,我不说你又怎么知道?有的家庭你觉得什么都有肯定很幸福,但深入了解才发现他们可能很不幸。有的人身处贫困逆境,你觉得他肯定很不幸,但与他促膝谈心才知他其实感觉很幸福。
    然而,街头采访毕竟十分有限,无论什么回答,都只是一种个体生活状态的具象展示,既不能说明民众整体生活很幸福,也不能说明大家的幸福感不高。因而,假如要用这种个体幸福感的表达,来企图说明整体的幸福感,是徒劳的。同理,那种不讲统计科学与规范的幸福感调查,让极少数人代表绝大多数人填调查问卷,也只会扭曲民众的真实幸福感。倘若据此再做出相应的民生决策,就容易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个体的幸福感 不能简单地与政府的民生福祉划等号
    个体的幸福感,不能简单地与政府的民生福祉和社会的生活环境条件划等号。但是,如果民众整体上都感觉生活不错,或都认为不幸,则又必与政府和社会的因子相关。因为个体的不幸,只是个体的遭遇。倘若整体民众感到不幸,则只能说明民众的生活环境出了问题,说明政府没有尽到为民造福的责任。 [详细] [我也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