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日,有报道称某省24名状元无一人成为所在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甚至大多已湮没无闻,有的成了全职太太。关于“高考状元已湮没无闻”的消息迅速引发了网友的思考和讨论。试问:对于昔日的高考状元来说,什么样的职业生涯才算是成功?
其实,成功的定义见仁见智。高考状元的成功也不一定只有“职场状元”这一条路。谁说高考状元就要做一辈子的“状元”?谁说做了全职太太的高考状元就一定不成功、不幸福?
[我也说几句]
“高考状元已湮没无闻” 有的成了全职太太
近日有报道称某省24名状元“无一人成为所在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甚至大多已湮没无闻,有的成了全职太太。”接下来,“在已核实工作去向的5人中3人从事科研工作,仅一人从政,无一人经商,且无一人成为所从事工作领域的领军人物。”
此文看来,许许多多藉此立论高考状元“情商低”“不杰出”甚至“全军覆没”者的眼中,职务居然没有大到令人望而生畏,大抵只能算是混得不行,至于相夫教子只剩下“全职太太”头衔的女状元,恐怕就更不值一哂了。以放弃职业生涯的巨大牺牲,专心照顾至亲至爱的家人,没有赢得尊重却成了反面典型,足可看出对妻子或母亲角色的轻蔑,甚至是对女性潜含的歧视。
高考不是为了制造状元,没有哪个人能必定选择做高考状元,也没有哪条法律规定状元必须“领军”,人为地给状元无数荣光、无限期许,一旦达不到原本的设想,就倒打一耙:“高分低能”“考试机器”“材质平庸”;成为状元时是基因优良、聪慧勤奋,过几年就情商低下、难成大器?
一些人的一贯看法是,高考“为国选才”,名校通过高考“为国聚才”,一旦名登黄榜、进得名校,从此便成为“国之栋梁”,踏上人生的康庄大道,跳过高考的龙门只是为了当大官、发大财、成大家。孩子,你慢慢来。除了“领军”,人生还有很多可选择的事。即使偶然成了高考状元,同样可以做最美的全职太太。
[详细]
[我也说几句]
镁光灯下的“高考状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为何在教育部每年明令禁止之下,“高考状元”依然成为许多媒体关注和炒作的焦点,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公众、媒体、学校、社会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
“高考状元”被炒作谁的责任?
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先生认为:第一,得先承认高考制度不合理性的一面,而且针对这种不合理性进行改革;第二,斩断高考状元被炒作之根,不只是政府的事,也不只是媒体的事,大家都有责任。
“高考状元”为何难成“职场状元”?
早在2007年,中国校友会网课题组负责人、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公布了中国首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的全国近400名高考状元,鲜有领军人物。为什么我们致力于追捧的,给予大力赞扬的,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并没有如我们所愿,依然在同龄人中独领风骚,成为社会的精英和行业的领军人物,为何“高考状元”难成“职场状元”?当然,没有人规定“高考状元”不能成为“全职太太”,对于成功的定义亦见仁见智。但是据中国校友会网高考状元课题研究组专家调查的1400名高考状元,发现大多数人性格内向、高傲、情商低。这些在荣誉的光环下走进大学校园的天之骄子们,如果未在大学将心态调试好,进入社会后短期内将很难适应,对社会的理解、接受度也不高,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职场中的失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我们的推波助澜,聚焦热炒,这些孩子很可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高考状元”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至少应该认识到两点,第一,高考只是一次性考试而已,所以在镁光灯下,你们要保持一颗无比淡定的心,这样,在今后的人生中才不会因为某一次的失败而无法自处。第二,你们和同龄人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不比任何人更加靠近成功的终点,所以是“状元”是“榜眼”还是“探花”不重要,努力最重要。
[详细]
[我也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