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至此,需要说明这样一点:《战争的灾难》以及阿兰•雷乃的《格尔尼卡》均取材于画家的生平及其绘画作品,在影片类型上属于美术纪录片,本应放在第一单元,但是由于本次影展参展影片的编组主要是按照影片的内容进行分类,所以最终还是放在了“政治与战争”单元。此外,本单元以及所有单元的影片在分类上都有交叉之处。比如,本单元的《远离越南》也可以放在第三单元,第五单元的《红色天空》也可以放在本单元。总之,作为大型影展组织工作的一部分,对参展影片进行编组是必要的,而且每组影片的数量及放映时间必须大致相当。
《夜与雾》(Nuit et brouillard,阿兰•雷乃,1956年|3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以今昔对比的方式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暴行。影片开始于二战结束12年后的一个晴朗夏日,摄影机带领观众进入荒无人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朗朗的蓝天和茵茵的绿草丝毫掩映不住人们深埋在心底的痛苦回忆,摄影机很快将观众带到从前那个令人颤栗的黑白世界:从纳粹上台到大批无辜遭到流放,从集中营带刺的铁丝网到施行屠杀的焚化炉,从欧洲解放到纽伦堡审判。记忆与遗忘是雷乃电影的恒久母题,本片正是这个母题的起始点。雷乃制作本片时,将过去和现在(发生法西斯暴行的时间和拍摄本片的时间)截然分开,用黑白片表现集中营残酷的过去,用彩色片表现集中营宁静的现在。本片提出了个人的历史责任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面对历史的审判,纳粹军官说:“不是我的责任!”铁路工人说:“不是我的责任!”管理人员说:“不是我的责任!”……。所有当事人都这么说,本片的解说员是唯一对此提出异议的人,这个异议可以意味深长地表达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究竟是谁的责任?!”本片富有启发性的解说发人身省,亲身经历过纳粹集中营暴行的法国诗人、小说家让•凯罗尔(Jean Cayrol)撰写的解说词为本片增添了无比强烈的震撼力。本片是受法国二战历史委员会的委托而拍摄的,雷乃在拍完本片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夜与雾》是一部履约之作,我自己永远不会去拍。”本片荣获1956年让•维果电影奖。关于本片导演阿兰•雷乃,参见第一单元《梵高》影片简介。
《远离越南》(Loin du Viêtnam,尤里斯•伊文思等,1967年|12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是由多位导演拍摄的反映越南战争的集锦片。除了尤里斯•伊文思,其他导演为阿兰•雷乃、让—吕克•戈达尔、阿涅斯•瓦尔达、克劳德•勒鲁什和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恩。影片首先对比了战争双方的军事力量,美方拥有无比先进的航空母舰,越方则以原始方式挖掘简陋的防空洞;随着一阵狂轰滥炸,银幕变得昏天黑地;一出独幕剧表现了巴黎呼吁和平的示威与纽约支持战争的游行;在越南,一出名为《约翰逊在哭泣》的话剧讽刺了好战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巴黎,戈达尔一边将眼睛伏在取景器上取景,一边解释为什么美国一定要建立一个属于美国的越南,并在这个片段中插入了自己刚刚拍竣的影片《中国姑娘》的部分场景;一位美国战地女记者讲述了自己为什么在前线时希望成为另一个阵营的人;一位生活在巴黎的年轻的越南姑娘回忆起了在五角大楼前自焚的诺曼•莫里,他的远在大西洋另一边的妻子出现在镜头前。本片的诞生过程大致如下:克里斯•马凯在听了从越南归来的伊文思的讲述后,倡议法国新浪潮的几位著名电影导演以及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和美国摄影家威廉•克莱恩(1928年生)共同拍摄一部关于越南战争的集锦片,每人负责拍摄其中的1到2个片段(总共拍摄了11个片段)。这些导演的艺术风格不同,拍摄的片段多姿多彩,最极端的莫过于戈达尔拍摄的名为“镜头眼”的片段,依照形式与内容相互分离的原则,这个片段中的声音和画面毫无关联,他还亲自跳到镜头前讲述自己为什么不能去越南而只能在巴黎拍摄。本片是电影史上著名的反战影片之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悲哀与怜悯》(Le chagrin et la pitié,马塞尔•奥菲尔斯,1969年|260分钟|35毫米|黑白|有声)反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在二战爆发后短短的一年间,号称强大的法国不仅不战而退,而且与德国纳粹合作迫害犹太人,这是法国当代史上黑暗的一页。然而,终究还是有一批勇敢的法国人不愿投降,在法国中部的克莱蒙费朗和奥维涅发起了抵抗运动。本片导演马塞尔•奥菲尔斯(Marcel Ophüls)是德裔法籍和美籍电影导演马克斯•奥菲尔斯(Max Ophüls,1902—1957)之子,1927年生于法兰克福,幼年时随父母到法国和美国生活,1950年代随父母回到法国。他在独立执导几部故事片之后转拍纪录片。本片是他的纪录片处女作,分为上下两集,上集《溃退》追踪了维希政府不战而败并与德国人合作的真相,下集《抉择》重点讲述了一位当年被迫穿上德军军服在东线战场为德国作战的法国老兵的故事。这部长达4个多小时的巨制一经问世便震惊国际影坛,但在法国却长期禁映,因为它毫无顾忌地挖掘和展示了法国当代史上黑暗的一页。本片既使用影像资料又采用搬演手法,尤其是通过对当事人的采访再现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马塞尔的影片经常触及敏感的当代政治问题,如反映纽伦堡审判的《法庭的记忆》(1976)、记录审判纳粹战犯的《终点旅馆》(1985)、关于两个德国统一的《十一月的日子》(1990)、报道萨拉热窝事件的《我们看到的麻烦》(1995)。(关于马塞尔•奥菲尔斯及其拍摄的纪录片,参见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326—334页)。
《毁灭的时光》(Le temps de détruit,皮埃尔•伯肖特,1985年|73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三个法国男人的故事。那时,这三个男人的职业分别是作曲家、作家、工人(这名工人是本片导演的父亲)。1940年,这三男个人卷缩在马奇诺防线的工事里,一边焦虑地等待着德军的到来,一边给各自的家人和心爱的女人写信。最后,他们全部消失在这个当时号称“固若金汤”的混凝土工事里,留下的只有令人心碎的家信和情书。本片导演皮埃尔•伯肖特(Pierre Beuchot)是法国电影导演、剧作家,曾经为电视台工作,拍摄本片之前已经拍过多部纪录片。本片的特别之处在于用书信将整部影片中的所有事件连缀起来,通过三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物在战壕里书写的三种文风的书信表达了同样的主题:对战争的控诉。本片用三个战争牺牲者的书信作为影片的音频部分,用他们遗留下来的照片等遗物作为影片的视频部分,配以今日出版的反映那场战争的影像,并且有机地将两者结合起来,给观众带来极大震撼。
《无名的战争》(La guerre sans nom,贝特朗•达维尼埃,1992年|240分钟|35毫米|黑白与彩色|有声)回顾和反思了发生在0世纪中期的阿尔及利亚战争。1951年到1962年,将近300万法国青年参加了一场他们如今不愿提起的战争,这就是阿尔及利亚战争。30年之后,那些从未对外人说过这段战争经历的老兵在摄影机前开始讲述。本片导演贝特朗•达维尼埃(参见第二单元《郊区的另一面》影片简介)生于1940年代,成长于笼罩在阿尔及利亚战争阴影之下1950年代。因此,他拍摄本片既是对他自己也是对300万同龄人的一个交待。他在拍摄本片的过程中,包括左翼人士、天主教徒、共产主义者、无党派人士,以及工人、农民、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参与进来,话题从战场上的日常生活到心理上的孤独与恐惧,从军事行动到审问战俘到战争期间的种种残暴和折磨,相同的观点与针锋相对的观点相互交织,构成多声部多层次的交响,复原了那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正如导演所说,通过本片“我们想要表现战争中的生命,而非关于战争的话语”。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