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奢侈品的两重天:美国人为何穿得起CK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3日16:39 南都周刊

  我脆弱的心灵在倍受打击之后终于痛定思痛。我想说的是一个经济问题,即,美国人的生活成本为何这样低?

  很久以前,我曾经读到过安妮宝贝的一段文字。她买了一盒哈根达斯,用干冰包裹起来,坐在出租车里,小心翼翼地捧着,然后不停地流泪,悲伤地想:那个爱我的人到哪儿去了?彼时,我是一个靠家里供钱读书的穷学生,出租车都很少打,更不要说去买哈根达斯那样“昂贵而美丽”的食物。

  若干年后,我辗转到了美国,站在食品店冷藏柜前发呆。原来哈根达斯在这里卖得如此便宜,3美元多一大桶,买两桶的话还有优惠。即使换算成人民币,它也称不上昂贵。既然不昂贵,姿色也就大减。它与一堆杂七杂八的我没有听说过的冰淇淋推推搡搡地挤在橱窗后面,如同遭遇战乱流落风尘的宫女。而陪我购物的美国友人的一句话粉碎了我最后的幻想:“哈根达斯?那是什么东西?我从不吃这个牌子。”

  我在这种若有所失的感伤情绪中展开了在美国的生活,逐步接受了一连串新的打击。比如,有朋友托我买CK的内衣。然后我发现CK在这里大约只相当于班尼路在国内的地位。不,准确地说,GAP才是班尼路,CK的品位稍高那么一点。再比如,有朋友托我买倩碧的黄油——倩碧一直以黄油的畅销而引以为豪。果然,畅销得像大宝,便宜得也像大宝。

  我脆弱的心灵在备受打击之后终于痛定思痛。我想说的是一个经济问题,即,美国人的生活成本为何这样低?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他们的生活成本究竟有多低。美国劳动者(注意不是全体国民)的人均年收入是4万美元,税后到手一个月也就2000多美元。在北京,一个刚工作的年轻人,月薪大概也就是3000元人民币。

  那么,同样的收入水平,在不同的国家,可以维持什么样的生活?

  首先来看食物。美国的食品卖得很便宜。我昨天的购物清单是芒果、

苹果、香蕉、生菜、小萝卜、酸奶、麦片、番茄酱、大米,一共是21元美金。假如是21元人民币,你在北京的超市里可以买到什么?也许只有两个芒果。

  我询问过很多朋友,单身或者夫妇二人的家庭,一个月的食物支出,包括下馆子,大约也就200多元。这只占个人月收入的6%左右。而在北京,你去一趟家乐福出来,恐怕就得200多元。

  其次看衣服。这一点更让人气愤。一个国内来的MM深有感触地说,在国内时逛一次街买一次衣服就要1000多元;在美国,除非你买LV或ARMANI这样一线的牌子,否则,若只是CK、DKNY之流,想一次花掉一千多块还真是不容易。当然他们的房子还是很贵的。大家的花销,基本都用在养车和供房子上。

  东西方,

奢侈品的两重天,也许,这就是全球化的效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