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女性 > 正文

2011《心理月刊》绿刊卷首:点滴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1日14:22  《心理月刊》

  导语:又到6月,又是绿刊。自2009年开始,每一年的6月号我们都在把整本杂志染绿,绿色的封面,绿色的图片,绿色的话题。当然,一本独具《心理月刊》角度的绿刊,关注的不仅仅是环保,我们还在谈论“绿色关系”、“内心生态”,我们期望,我们的谈论能引发更多人的思考: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的内在出了问题;生态的恶化,是人的内心生态的投射。那时,我们的声音相对孤独。而3年过去,各类杂志都加入了推出绿刊的行动。

2011《心理月刊》绿刊封面2011《心理月刊》绿刊封面

  就在我们准备6月号的期间,4月30号,沙尘暴再次来袭,漫天的黄沙破坏了这个春天最美的景致,原本高涨的假日出行兴致也被打消。那一天,据说从来没刮过沙尘暴的上海,比北京的风沙还厉害。我想很多人都会问自己,如何信任我们的努力?

  这一期,我们辗转联络到《365种改变世界的方法》一书的作者,英国“社会变革指南”的创始人社会迈克尔·诺顿。他在2005年,用了6个月的时间在全球范围内收集、总结具有创新性的生活方式。翻看这本书的每一页,你都会觉得激动,原来在全世界有那么多人、那么多小型组织在行动,他们的存在本身似乎就是更好地生活的例证。“行动就是一个开始”,迈克尔·诺顿说:“灾难是让人们认识到可以为改变世界做点什么的最好时机。”

  我又调回头去翻2009年6月号,周迅在墨绿色的封面上笑脸满盈。她是中国第一个站出来推动环保的明星。她身体力行,号召环保就是做身边最微小的事情,从一滴水、一度电的节约做起。

  2010年6月号封面上,李冰冰抱着老虎崽格外亲昵。作为亲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中国明星,她要求自己和工作室的同事们,随手关灯,不用一次性物品。今年,她更推出了自己设计的环保用品。

  2011年是李宇春。慈善和环保,一直是这个年轻的、拥有着巨大号召力的女孩子默默做着的事情。她在访问中说起,因为承诺了不用一次性的物品,出差都是自带水杯、饭盒等,有一次没有带拖鞋,她就在房间里光着脚……

  “小行动,大改变”,是她们作为环保使者的信念。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我们该做些什么,采取什么样的立场?记得,在法国版PSYCHOLOGIES上看到过一篇文章,那些严厉的环保主义者,或者抱持着环境至上主义的绝对分子,其激进的作法,其实是在把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推到对立阵营,让人生起内疚感的同时,更可能激发起反感之心。这反感与畏难,反而会让环保之路变得更艰难。

  所以,我们非常认同点滴行动、点滴环保的概念。每个人都把目光投注到自身的行动,从自己做起,要求自己;对于他人,只能是倡导,不能强求;对于他人的选择,只能是尊重,不能胁迫和妄加批评。当目光在自身的时候,可做的事情就变得非常具体和清晰。

  2011年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最严峻的主题,恐怕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日常起居饮食的保障都在遭到伤害,我们的安全感确实处在低点。在这个时候,我们为《心理月刊》的绿刊找到了一个新的关键词:责任与信任。激烈地抱怨他人的失信、失责,抱怨政府失察、失去监管,并无助于短期内改变现状,改变我们的内心感受。而最能让我们重拾信任的,还是把目光投注于自身,从自己做起,做有责任地创造者,有责任地消费者。

  事实上,再糟糕的现状中,我们还是发现并找出了一些企业、组织和个人,他们为我们创造了希望和信心,让人尊敬并信任。在我们眼中,他们不是环保英雄般有着激烈或了不得的壮举,但他们带着对这个安身立命的地球真诚的关心,带着对他人和自己的责任做着努力,正是这些点滴行动,让环境的改善在逐步加分,让环保的观念日渐成为每个人的共识。在潜移默化中,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让我们对那些人和行动致敬!他们永远值得拥有一个最大的展现舞台。

  更多精彩,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分享到:

手机访问女性频道,潮流、情感、八卦随时随地一网打尽

留言板 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