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男人女人

新浪首页 > 男人女人 > 眼睛旅游 > 新浪生活 > 正文



精品库
春季旅游推荐:罗平花海
自助游川西滇北行程费用介绍
昆明八大酷景
3月赏桃花胜地推荐
春天:48小时内搞定南京
游客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香港购物全功略
三条路线攀越京郊凤凰岭
网友自驾车游海南旅行日志(二)
网友自驾车游海南旅行日志(一)
冬游黄山三日攻略(前山路线)
在他乡过大年实用手册
欧洲三国旅行流水账(二)
飞向法国蔚蓝海岸
春节旅游指点:认清三类出境游
关于柬埔寨的旅行建议
美国西岸驾车自游行
乱游欧洲--悠游米兰
黔东南侗乡自助游
探险故事:闯进雪域险境

下载新浪即时信息软件
新浪点点通


格拉丹冬探险纪实(1)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01日12:00 新浪生活

  作者:新浪网友 肖立

  题记:“我认为,要通过人,通过有生命的东西来寻求真理,这是我主要的见解。”--法-尤瑟纳尔

  今年7月,我加入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格拉丹冬青年探险队”,获得一次深入青藏高原腹地,考察长江源头--格拉丹冬地区的机会。全队由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八名队员组成,另加两名高山协作人员,共十人。全队最大年龄者二十九岁,最小年龄者十八岁。

  这次考察的任务,说起来并不复杂,主要包括: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记录进山路线和可供宿营地点的经纬度及海拔,记录和采集沿途水文、地质、植被情况及标本,观察和记录人体在高寒缺氧环境中的适应性等。此外,由于该地区主峰各拉丹冬峰尚为中国人从未登上的处女峰,所以,我们商定,倘有可能,我探险队将选拔体能、心理条件优异者,登顶考察。

  全队出发以前,中国科学探险协会领导人高登义老师和杨逸畴老师接见了包括我在内的三名队员代表,语重心长地勉励我们团结协作,尊重科学,力争圆满完成科学探险任务。

  7月9日和7月13日,全队分两批离开北京,乘火车开赴青海,揭开了这次探险活动的序幕。

  各拉丹冬地区位于青海与西藏的交界处,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的发源地。主峰各拉丹冬峰位于东经91度,北纬33.5度,海拔6621米,是唐古拉山脉的制高点。主峰周围群峰拱卫,冰雪储量巨大。整个地区的海拔接近5000米,地表径流发达,沼泽纵横,气候条件恶劣,一日之间,往往就可经历丽日当空和冰雹袭击几种天气。整个地区的空气含氧量不足北京地区的一半。

  然而,这里也是我们母亲河流--长江的故乡,是祖国腹地神圣、壮丽和富饶的地方。据青海、四川地矿局老师们的介绍和和我们后来的亲眼所见,这里高山耸立,冰雪洁白,地下埋藏的黄金、白玉、水晶乃至石油,都有可观的储量。放眼高原,我们在看见熊、野驴、黄羊、藏羚羊和飞鹰的同时,也常常看见顽强地生长在这里的片片牧草和夹杂在其中的药用植物。至于因为这片高原年轻、上升迅速而有的地质、地理研究价值,那更是早已为人熟知。各拉丹冬地区,无论就其战略位置、学术研究价值还是可能在国家经济建设、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都是重要的。相对于这些价值和需要,我们今天对它的了解还显得太少。

  7月22日,全队抵达离青海省格尔木市五百三十公里的公路小镇雁石坪,这是青藏公路上距各拉丹冬最近的居民点。23日和24日两天,全队在这儿适应海拔和气候,熟悉地图,向当地藏民了解该地区的近况。从道班工人口中,我们知道,现在在各拉丹冬里面的,还有三支队伍,它们分别是:青海地矿局柴达木综合地质考察大队的一个分队、四川地矿局的一个分队和从深圳来的一个摄制组。当时,我们没有想到,我们日后会在各拉丹冬里面见面,并互帮互助,结下生死之交。

  7月25日,我们全队乘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的一辆“解放三零”型牵引车,进入各拉丹冬。司机路西坤是青海省区调队最好的司机之一,曾多年工作在另一个有名的无人区--可可西里。一下公路,路师傅善于寻找旧车辙,辨认道路的本领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我们将要去的各拉丹冬峰脚下,距公路近一百公里,附近原有一座水晶矿,但七十年代即被封存,通往那里的道路也坍塌漫漶不清,我们全队按时抵达预定考察地点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路师傅和他的车上。清晨,水气浓重,起伏不平的原野上,只听得见我们沉重的车的沉重的发动机声在轰鸣。

  进入各拉丹冬刚刚二十公里左右,一不小心,车陷入沼泽。我们打开车门下来一看,这里显然刚刚落过雨,地下的一个个馒头状的草包上,绿草青翠欲滴,只是地面松软,我们的车轮没入地下一尺半左右。没有别的办法好想,大家从车上跳下来,拿出铁锨、工兵铲、冰镐等各种工具,挖坑埋桩,把钢绳套在桩上,让汽车用自身的绞盘拉动钢绳,把自己拽出来。一共折腾了三次,坑越挖越深,累得我和王经亮、苗来生、区枝文直喘粗气。近半个钟头,车终于被救了出来,我们如释重负。我和王经亮扛着工兵铲在陷车坑中照了一张像,坑深超过我们的膝盖。

  收拾工具上车,我们继续前进。起初,我们因为道路起伏太大和刚才干活太猛,感觉疲劳,情绪低落,一点儿高兴不起来。谁知过了陷车的地方不久,翻过一座山以后,我们的眼前豁然开朗。我们来到一条巨大的山谷边,顺山谷行车,山谷里河流蜿蜒,水光映着蓝天的颜色,明亮而纯净。这时天空转晴,这里的天空的蓝色,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那种天蓝色,宁静、纯粹到令人想起遥远的时刻。我久久地把头伸出窗外注视着头顶的蓝天,全然忘记了苏毅在提醒我,让我快看被汽车惊起的成群的黄羊、羚羊。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在一条河边巧遇青海地矿局柴达木综合地质考察大队的一辆吉普车。他们一共六人,在队长赵建刚的带领下,准备去水晶矿。行进到昨天,车陷在这里。六人下车,搭起帐篷在河边过了一夜。他们六人当中的李原与路师傅熟识,远远地就向我们的车打招呼。我们靠拢过去,用大车一把拽出了小车,两车结伴向各拉丹冬脚下开进。赵建刚在听说我们有上山科考的任务以后,慷慨答应先去我们预定的宿营点:尕日曲河谷,帮助我们运输物资,建立营地。

  下午五点左右,我们抵达尕日曲河谷。我们原准备把车开到山脚下的冰川舌头边,谁知这里的土地,虽然表面有一层风化碎石,下面十分松软,且含水较重,车轮刚一压上去,就深陷不出。我们全队加上柴综队的十几个人,拼命挖了几个小时,还是没有把车救出来。眼见天黑,我们遂放弃在冰川舌头边宿营的方案,在离它两公里以外的陷车边,搭帐篷宿营。

  入夜,严寒象有重量的东西一样,降落在我们的帐篷里、睡袋上,我们在黑暗中,纷纷蜷缩在各自的防潮垫上,沉沉睡去。深夜,呼啸的风伴着漫天的雪花从天而降。我被冻醒的片刻,风声恰好到了一个间隙,在短暂的宁静中,我听到了营地坡下不远处的河流声。河流的水小而急促,不舍昼夜,不畏严寒地流淌着,从它那里传来的“哗哗”声提醒我,我们正躺在自己母亲河流的身边。

  7月26日清晨,我们商定,利用好天气,抓紧运输物资,建立高山营地。我们所在位置的海拔是5300m,我们决定建立5800m和6100m两个突击营地,为日后上山考察打好基础。

  中午时分,全队几乎所有队员均满额负重,向5800m挺进。以赵建刚为首的柴综队的小伙子们一马当先,背着最重的东西,走在最前面。至下午六点左右,全队沿尕日曲河谷左侧,紧贴着冰川的石路,上至5800m处。

  这时我们发生一些分歧,我主张我队队员原地休息,以利于明天上行至6100m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样做消耗5800m营地的食品,全队应撤回5300m大本营,明天再上至这里,继续上行。最终,我保留自己的意见,同时,因为运输上来的物资需看守、照管,我被留下驻守这里唯一的一座帐篷。我们约好,如果明天天好,他们明天上午与我汇合。

  议论一完,大家三下五除二地把物资搬进帐篷,只在中间处给我留下了一个防潮垫宽的空处。我在那里铺好两个防潮垫,放好睡袋,挥手与大家作别。我站在帐篷外,一直目送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山谷的远处。

  我宿营的这个地方仍然是山谷的一部分,左面是山坡,右面是巨大的冰川,相对而言,我扎帐篷的这个地方还算平坦。明天计划中的攀登路线是沿山坡一直往前,走到主峰脚下后,沿“之”字形路线,从各拉丹冬峰的右侧登顶。

  送走队友以后,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我去右手的冰川下面,从它的融化水形成的急流中,打了一大杯冰水上来,准备吃晚饭。在我们背上来的物资中,本来有瓦斯罐,但我没有舍得用它热东西吃。我就着半杯冰水和两个鸡蛋,吃了一块方便面。然后,借着已经暗下来的天光,补写昨天和今天的日记。还没有写完,天已经黑下来,我打开手电,借着它的光亮,写完了最后几行。

  一关掉手电筒,我才发现自己深陷进海一样深的黑暗中。刚才写作时没有注意,现在一旦我自己停止动作,我才发现自己周围原来是那末静。我竭力地告诉自己,这里只有冰雪和岩石,没有牛羊,所以不会有狼之类的野兽或比它们更令人难测的--人。然而,这种清醒的常识,当我在无边的黑暗中,在5800m高处,在孤零零的帐篷中,变得软弱而没有说服力。我把自己随身的短刀从枕边拿出来,干脆把它从皮刀鞘中拔出来,插在左袖筒中,作为万一的提防。

  夜深了,虽然天气阴沉,但幸好没有大雪或冰雹。不过,每次风吹过的时候,我总听到帐篷上有什么东西“嚓嚓”地一下一下在磨擦,我睁大了眼睛也没有看见究竟有什么东西在帐篷外,但这种声音真让人毛骨悚然,因为它总让我想到,是什么我所不知道的东西在轻轻地挠我的帐篷。我紧紧地攥着刀把,倾听和注视着帐篷壁,这种帐篷壁是那末薄和脆,如果真有什么东西有利爪或刀,只需一下,就可以把它划开。我脑子里不断地闪现着那幅画面,直到风声停止。而风声一停,无边的寂静也令人不安,在这里,这样的寂静更多地让人感到的,不是平安,而是无穷多的危险的可能性。

  这一夜由于我穿得多,盖得多,所以并不冷,但是,由于害怕,我睡得并不好。早晨起来以后,我去看了看帐篷的四周,最终明白了:昨晚发出“沙沙”声的,是系在帐篷外的一些带子,风一吹动,它们就来回磨擦着帐篷。不过,我想即使我早明白这点,我也还会害怕静夜中听见自己帐篷外的这种声音。


发表评论】【情感聊天室】【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尼雅探险的技术问题说明 (2001/02/28 11:52)
探险之旅:雅丹“魔鬼城” (2001/02/22 11:13)
野外探险地图丢失的处理 (2001/02/19 16:04)
野外探险备用物品 (2001/02/16 11:40)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全程图文直播中国网络小姐大赛决赛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打卡聊天每天得文曲星、MP3、手机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500条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您对本栏目有何建议,请向主编信箱发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