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怎么玩?
1999年中国旅游的主题是“生态旅游”,但对多数旅游者来说,“生
态旅游”还是个新词。在环保呼声日趋高涨的时刻,玩“生态”是否
犯了大忌?那么“生态旅游”应该怎么玩?还是听听来参加本刊“圆桌
会议”的各路专家的意见吧:
邱磊
(主持人,《中国旅游》杂志总编)
虽说“生态旅游年”的提出,主要是招徕外国来华的旅游者,但对越
来越多的中国旅游者来说,通过“生态旅游”的介绍,也会有十分积
极的意义。1998年大水与生态有关;风景区污染与生态有关;好的风
景区往往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所以“生态”与“旅游”如何结合?什么
是“生态旅游”?怎么参加“生态旅游”?这些问题想请各位专家为我
们解答。
什么是生态旅游?
徐 :
(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司市场信息处处长)
生态旅游对旅游者来说是一种软冒险,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并不
是一定要去条件艰苦的地方野营,而是相对回归自然,住还是要住在
城市或条件好的地方,所以称为“软冒险”。比如京西的百花山就很
好,并不一定要去新疆、西藏这些偏远的地方。
孟范例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司新闻处处长)
我认为生态旅游应是较高层次的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去接受教育和熏
陶,既得到了快乐也增长了环保知识。仅是冒险和感受刺激并不是生
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对自然亲情的唤醒与
回归。
李汉波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国内旅游公司)
生态旅游的定义很难,我觉得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每个人对它的
认识都不同。我认为生态旅游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一种被动认识所产
生的行为结果。人的生活方式危害了环境受到环境的惩罚,从而认识
到环境的重要性,因而有意识地去保护环境,才产生了生态旅游。
程晓非
(《中国环境报》记者)
我采访过一些专家学者,他们认为生态旅游是一项很复杂的活动。对
生态旅游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认为生态旅游分为
三个层次:(1)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2)生态旅游还要有严格
的管理和法规制度以维护生态平衡;(3)对游客要进行环保教育。狭义
的理解就是指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去旅游。
邢京和
(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栏目制片人)
现在有一种争论:旅游是否一定会破坏生态?人的行为是否都是破坏性
的?像旅游者植树这样的行为就是保护;海南三亚宣传潜水旅游,提出
每一个潜水者都应是海洋环保者。但一宣传潜水者蜂拥而来,对环境
是否有利呢?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生态与旅游是否必然是矛盾?
人是否就是破坏者。 主观上不破坏,客观 上
是否破坏?
邱磊:
不久前我到新疆,那儿又建了一个狩猎场。狩猎是个很有争议的豪华
旅游项目。打死一只鹿,狩猎场就会有上万美元的收入,只要导猎员
将客人带入射程以内,客人开了枪,即使打不到,也要交那么多钱,
狩猎者打的都是保护级的动物,但欧美的狩猎者,大都有良好的狩猎
道德——只打老弱病残,打雄不打雌。理论上说,他们推进了动物的
优胜劣汰。但这里的问题是:一、这种人为的“优胜劣汰”是否真正
顺应自然法则?是否维护了生态平衡?二是狩猎所获得的高额收入是否
真正都用在了野生动物的保护上?有没有机构对此监督?另外,做为狩
猎场,中国游人是否也能进去打猎?他们是否也能恪守国际通行的狩猎
道德?就在这个狩猎场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西班牙猎手在导猎员
的陪同下,久久找不到猎物,终于有一天导猎员为他发现了一头马鹿
,马鹿应枪倒地,然而这位猎手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头年轻的马鹿,他
羞愧得无地自容。由此看出我们的导猎员也缺乏狩猎道德教育和环保
意识。
徐 :
生态与旅游确实有矛盾。有句口号: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但脚印多
了也会损害生态。大众旅游还是不要去自然保护区,人去多了就会产
生破坏。目前在国内大力推行生态旅游,肯定会对自然生态产生某种
程度的破坏,因为国内旅游者大多还不具有高的环保意识。但旅游发
展到一定程度,认识提高到一定程度,也会有改变,并不是必然破坏
生态。
李亮
(国家旅游局工作人员)
国家旅游局搞旅游主题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宣传我们的旅
游资源特色和优势。宣传有个系列的问题,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旅游形
象。生态旅游是从专项旅游角度推出的一种形象,实际上,它是观光
旅游的延伸。
我国有许多自然保护区,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代表意义,在世界上有
很高的地位,经多年封闭性、保护性的管理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不
是目的,目的是利用,光保护不利用不行。利用的方面很多,旅游只
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是生态的一分子,人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对生态产
生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利用来说是
一项非常具潜力的开发利用项目,既能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又能
满足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
生态旅游的市场需求
徐 :
目前,生态旅游产品越来越多,已形成一个独特的市场,有专门的卖
家,也有专门的买家。我国的西藏、新疆地区地域广阔,对国外的生
态、冒险旅游者吸引力很大,而且主要是欧美和日本游客,他们逗留
时间长,有的多达几十天,人均花费也比较高。这种旅游过去国内很
神秘,也很困难,但现在国内已开始有市场需求。去年广东有几百人
穿越罗布泊,上海也有组团去西藏的。
中国搞生态旅游决非只有新疆和西藏。生态旅游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很
广阔的市场。我们可以把这个市场分成几个层次:一种是专门去观光
的;另一种是不仅观光游览,还要为环保作贡献,例如许多日本人到
马来西亚去植树,这是旅游层次较高的市场;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市
场,即专项旅游,例如观鸟旅游、登山旅游等等,像英国就有个观鸟
协会,他们每年都来中国的某些地区观鸟,相当专业。
生态旅游是一种层次很高、很敏感的活动,推销这个产品要看市场对
象。国外的游客许多都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和意识,而我国很多的人
缺少环保意识,把生态旅游只当成是猎奇。
李汉波:
就像老百姓过日子要先吃饱才能吃好一样,旅游的发展也有阶段性。
国外发展生态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国内目前还不
具备这种市场基础。比如,去三亚旅游,多数的国内游客不是去看生
态,而是去吃海味;不是去保护海洋生物,而是海味有多少吃多少。
在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上,有关部门也不一致。旅游部门是从产品包装
和促销出发,要讲市场效益,这与环保部门、景区公园从保护角度出
发来理解生态旅游就有区别。我认为,我们现在搞生态旅游还欠火候
,国内游客不光是环保知识和意识不够,还有经济条件不许可。你说
这条线,生态旅游好,但一算交通费就支付不起,这对推销生态旅游
产品就造成一定的困难。
李亮:
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转轨时期,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所以对生态旅游
的理解容易产生偏差。从严格的意义来讲,国内还没有真正的生态旅
游市场,生态旅游的推销主要还应该针对国外。
孟范例:
目前,国内也出现了一些自觉对环保作贡献的人。例如有些人自愿利
用周末休息时间去郊外植树,吃住条件很差,而且都是自费。这些人
虽然数量不多,但素质很高,被称为“绿色志愿者”;他们的有些行
为与旅游还不同,他们与生态旅游者还是有区别的。
怎样开展生态旅游
孟范例:
提出生态旅游,把生态与旅游相结合,是个好的提法。关键是加强教
育引导,通过对生态的介绍促进旅游,通过旅游增长生态方面的知识
,从而促进环保。1996年和1997年,国家环保局与国家旅游局联合搞
过几次重要的活动,如“清洁珠峰”,就是旅游与环保相互结合的例
子,有的景区也很重视环境保护。游武夷山的九曲溪,竹排上放着垃
圾桶,艄公不让游客向江中扔废物,这就是一种生态教育。在国外的
水源保护区,任何人免进,连高官也不许入内。看来除教育之外,还
要有规章制度。
程晓非:
自然保护区一般都分为核心区、边缘区等等,核心区是无论如何不许
进的。说到开展生态旅游,我们现在为它所做的准备还太少。开展生
态旅游首先是管理问题,管理中首先又是法规制度。并不是说旅游者
去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就是生态旅游,管理和教育也要跟上。我们现在
不仅管理薄弱,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很少。
李亮:
开展生态旅游存在一个管理问题,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我国目
前缺乏的就是法规制度的管理。此外,还应该宣传绿色志愿者的事迹
,宣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宣传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现状。可以有反
面的例子加以揭露,这样可能教育意义更大。
邢京和:
把生态当成一种商品,这就涉及到管理问题。既然开发了这个市场,
管理就要跟上,跟不上就不允许开放;设备设施没有搞好应该坚决不
许接待游人。否则,势必破坏生态。边开发边收益不行,一旦破坏了
,再恢复需要很长时间。另外,还有一个容量问题,超过环境容量也
必然破坏生态。
谈到具体如何搞生态旅游的问题,我们开办了一个栏目叫“时尚旅游
”,实际就是生态旅游,很多城市周围都能够开展这种旅游。比如到
京郊怀柔山区钓虹鳟鱼,往返两天,作为周末休闲很惬意,当地农民
也欢迎。
邱磊:
感谢大家的发言,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关心生态与旅游问题。
“圆桌会议”下期话题
有人有钱无闲,有人有闲无钱。
旅游在生活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随团旅游是否快乐?
请看下期“寻常百姓旅游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