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放送 Sina Ads

  更新时间:99/01/07 首页>新旅人>媒体放送>《中国旅游》  

    毒眼中的精彩
    
        不知不觉搞起摄影,算是一种爱好。尤其是对民俗题材,情有独钟。
    
        总觉得民俗贴近人的生活,能反映民族特性。民俗题材总似乎就
    是在表现你我他的喜怒哀乐,让人感觉作品中表现的一切就在你我身
    边,更感觉俨然就是在拍你拍我,因此,好的民俗作品最易让人接受
    、
    喜爱和感动。
    
        民俗题材往往乡土气息浓,题材广泛,既好拍也难拍。每年民俗
    活动那么多,拍摄的人更多。作品往往容易流入大众化,庸俗化,缺
    乏新意,要“出彩”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儿。
    
    我拍民俗总是告诉自己,要多用眼,多用心,观察到边边角角,总之,
    用眼要毒些,再毒些,用心要细些,再细些,因为往往好的作品总在
    别人不经意的小小花絮之中。
    
        庙会题材是民俗摄影中的重头戏,年年搞年年拍,要拍出创新的
    作品就有一定难度。记得前几年北京地坛有个大型庙会,我和许多摄
    影发烧友赶去抢拍,总希望自己能在庙会题材的作品上有些突破,于
    是,我故意不去拍传统的花会表演,而是细心观察表演以外的滴滴点
    点。一整个上午,我的朋友们拍完了好几卷,我愣是镜头没开盖。待
    散场吃午餐时,我突然想去看看戏班子幕后的一些情况。我便找到他
    们的休息大院,观察良久,却发现浓装艳抹的小演员们并没有卸装,
    而是正蹲成一排手捧着一个比脸还大的小盆或大碗吃面,那吃饭的姿
    势,那入情入趣的场面,迫使我冒昧地瞄准他们并按下了快门,把这
    富有情趣的瞬间定格在了方寸之中。这就是我拍的《戏班子的午餐》
    。
    
        民俗题材中还有许多带有人情味的东西,如果拍得精彩,会非常
    感人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得知在京郊通县有个民俗婚礼,我便很“
    冲动”地去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喜庆人家。可是看到的婚礼
    场面尤其让我失望,看了半天,也没有能“出彩”的东西。正想离开
    时,突然想见见新娘离开家那一瞬的情景。待“冲”入新娘家时,那
    一场面让我非常感动。新娘已穿上龙凤装正待出门上轿,旁边,她的
    哥嫂已是眼圈红润。此时,新娘的父亲(新娘母亲早故)走了过来,老
    泪纵横。感动之中,我朝新娘说了句:“还不给你父亲擦擦眼泪”。
    新娘的嫂子听后,忙拿过一条蓝白条毛巾递给新娘。就在新娘用带有
    大红指甲的小手给父亲抹泪的一瞬间,我被这人间真情深深打动,很
    激动地按下了快门,留下了动人一幕。片子冲洗出来后,我取名曰《
    闺女今儿出嫁》。
    
        在众多作品中,还有一幅是我较为喜欢的,那就是《红装慕银装》。
    这是我在一个“国际家庭年”活动上抓拍的。那天活动上要举行个集
    体婚礼,并请来了老年秧歌队为活动助兴。当时场面热闹非凡,活动
    花絮颇多,有许多记者和摄影爱好者挤在人群中拍个不停。这时我想
    自己不要凑热闹,还是到场面外拍点东西吧。在外面转了好几圈,忽
    然看到几位跳累了的大妈,正穿着鲜艳的服装在台阶上休息,两位穿
    着白色婚纱的的新娘恰恰也在此休息。观察了半天,考虑这儿拍点什
    么呢?忽然我发现三位大妈正不约而同地转过脸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着
    青春亮丽的新娘。那种眼神,那幅红白色彩鲜明对比的画面,让我不
    失时机地抓拍到了我自认为可以“出彩”的一刹那。结果,这幅作品
    也获了奖。
    
        缘于对民俗的酷爱痴迷,我总爱背着相机走街串巷。我依旧期待
    自己的眼光毒些,再毒些,拍些只属于我自己的作品来。因为我相信,
    那些毒眼之中有我真正的精彩。 
        
      



中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