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放送 Sina Ads.

  更新时间:99/02/05 首页>新旅人>媒体放送>《西南旅游》  

    中岩夜雨打芭蕉
    文/邓洪平
    
      天下事,了知全貌者,我敢说:不多。譬如,不少
    人只知道四川有座峨眉山,却不知道离峨眉山不远的青
    神县,还有一座小峨眉——中岩。《图书集成》云:“
    中岩寺,旧名景德院,又名云岩,唐建,为诺巨那尊者
    道场。岩壑胜景不减峨山。”故民间有“先游中岩,后
    游峨山”之说
    
      不巧得很,匆匆忙忙从成都赶至岷江边,那恼人的
    秋雨却不停地下了起来。也好,隔着江面,透过那又细
    又亮的秋雨织成的纱幕看中岩景致,那在烟雨中若有若
    无的寺庙,山色,树色,简直象一首耐人寻味的朦胧诗
    ,欲读不懂,欲罢又心疼!
    
    江风把雨吹得小了,却还弯着脚杆跑到船舱里来湿人
    衣裳。这雨被川南人称为弯脚杆雨。在江边上见着的那
    种缠缠绵绵的雨,川南人称之为村姑雨。我喜欢村姑雨
    。它把中岩那连绵起伏的山色染成了芭蕉绿,在船上看
    去,那绿仿佛欲滴、欲流,芭蕉味儿很浓,甜得人心都
    醉了,于是在颠簸的木船上,痴迷迷地对着那山,那庙, 
    那树,想起苏东坡在“唤鱼池”与王弗谈情说爱的轶闻
    来。
    
      千百年来,人们到此细读那“轶闻”,也许心里会
    问:坡公年轻时果真那么风流么?笑曰:中岩对面乃瑞草
    桥,是苏东坡的外波住家。坡公年少时常到外婆家玩,
    也常过江到中岩旅游,读书,与才貌双全的王弗相识,
    相爱于唤鱼池边,终在眷属。中岩山水风流,孕育风流
    人物,此乃顺理成章。如今,游人到此络绎不绝,览风
    流山水,忆风流故事,倍觉当今盛世之风流,人物之风
    流者也。
    
        船泊中岩,一头钻进缠缠绵绵的村姑雨中,攀红码
    石级至下寺门前。门上一楹联云:“三寺烟霞千佛影,
    一江风月半山云。”所谓三寺,即上寺、中寺和下寺,
    又称上岩、中岩和下岩。这里被统称为中岩即源于此。
    所谓一江,即岷江。人立高处,见思蒙河直端端地向寺
    门冲来,与门前的岷江汇合,在细雨挡不住,青山遮不
    住的氛围中,滚滚滔滔“毕竟东流去”。心胸仿佛与天
    地一起顿然宽——哦,岁月如斯,流去多少人和事,然
    而流不走的还是眼下这如诗如画的千古江山。
    
      苏东坡和王弗像塑于唤鱼池边。苏轼英俊年少,壮
    志藏眼底,才华露眉峰。王弗正值妙龄,笑而不露,才
    貌双全。这尊塑像堪称苏、王固态化了的爱情故事,及
    无音符的爱情颂歌。我和几位长者一起,踏着湿漉漉的
    山径,由下寺而中寺面上寺,游览了整个中岩全景。最
    后夜宿于下寺的中岩招待所。
    
      中岩宾馆毗邻宇,一溜子西式洋楼,背靠逶迤的山
    峦,面临清澈的泯江。门外一溜子芭焦,把平房遮得严
    严实实。那大而肥厚的芭蕉叶,不仅复盖屋檐,而且伸
    向窗棂。微风细雨中,那摇曳的身景,煞似一位绿衣女
    郎,摇着窗儿,向灯下的客人述说这神秘的夜里藏着多
    少绿色的情思呢。
    
      灯下,细品著名的中岩茶,心里老惦着窗外那打扎
    在芭蕉叶上淅淅沥沥的秋雨,想起白天陪几位长者游中
    岩,诵读“烟笼远树还成雨,路入层岩欲到天”的情景
    ,倍感那诗描绘的意境很真。中岩山山藏古迹,处处有
    胜景:“下山虎”令尔却步,“仙人床”使人生幻,“
    宝瓶峰”动人心旌,“太极池”眩人明眸……也许是我
    爱动态美,而不注意静态美的缘故,那刻于岩上的大大
    小小的“千佛影”,与那飘飘忽忽的“半山云”比起来
    ,我更爱中岩的“半山云”。那云像有魂儿似的,老跟
    着你登山,下山。才道它像烟,它却成了雾;刚说它似
    雾,它又成了雨;才恼它湿人衣,它却又拖着一匹白练
    ,爬到兀立的三根石笋上与绿树纠缠去了。耳旁,那打
    着芭蕉的雨声,莫非是它的魂儿怕我寂寞,跑下山来伴
    我这盏孤灯吧?哦,谁道中岩云不定,飘来飘去总是情。
    
      听着窗外的芭蕉雨声,我想:苏轼、陆游、范成大、
    
    黄山谷、杨慎,……那些一代诗家词客,为什么将脚迹
    
    和诗文留于中岩呢?是中岩山水的个性与他们相投,还是
    中岩山水的灵气将他们相诱呢?我合着芭蕉雨声嘀哒、嘀
    哒的节拍,企望从他们那不朽诗文中,去寻找中岩山水
    的风骨,也企望从回忆白天游览中岩的见闻里,去寻找
    他们不朽诗文的注脚。于是,我从迷茫中得到了一个真
    谛:江山因诗文更美,诗文与江山共存。
    
      窗外,风声、雨声更大了。风习习,丝丝穿林过;
    雨淋淋,点点入叶心。我想,说不定那中岩千年前的开
    山祖师诺巨那尊者,今夜会离开那冷寂的洞府,到这诗
    情画意的芭蕉林里,听这充满人间烟火味儿的风声、雨
    声;那传说中的慈姥夫人会携同她的八个儿子——菩萨
    龙一起离开中岩那冷寂的深潭,来到这芭蕉林下,共享
    白天剪彩时爆竹鸣放的余香、余音。如果今夜苏轼、陆
    游等人到此,他们也许会趁着这雨兴,填芭蕉词,吟芭
    蕉诗吧。
    
      在朦朦夜色中,我的心被随风泼洒的芭蕉雨染绿了。
    哦,谁不知道,李商隐爱“巴山夜雨涨秋池”,而此刻
    我却喜中岩夜雨打芭蕉……
      



西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