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家
徐霞客:一生走在路上
粤西孤客
即使在今天看来,徐霞客的选择也是惊世骇俗的。
徐霞客生在文人世家,自幼饱读诗书、聪慧过人,
本应“学而优则仕”以光宗耀祖,而他却绝意仕进,抛
弃“父母在,不远游,孝子不登高、不临深”的千年古
训,转过身去,离开让无数文人魂牵梦萦的科场,离开
家乡江苏江阴,毅然决然地出门远行,只为那与生俱来
的好奇之专和探险之志。
这是一次震铄古今的转身,是一次创造历史的出
走。从那以后,直到去世,徐霞客始终走在路上,一生
中共15次出门远游。
那一年他20岁,父亲已病逝3年,家族已衰败多时。
明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盗匪蜂起,但这根本阻挡住
徐霞客的脚步。还在小时候,霞客的父亲就觉得
他眉宇间有云霞之气,故在给他取名弘祖、字振之之后
又为他起了个“霞客”的别号。结果他生有奇癖,长有
奇志,决心给出“天下山水之通志”,跋山涉水 ,搜
奇猎胜。
戴上60多岁的老母亲特为制作的“远游冠”,徐霞
客上路了。他从家乡乘舟而行,入运河,进太湖。后来
又北上渴孔庙、观京师,南下游武夷、览桂林,尽情领
略奇山异水。
出游之初,徐霞客就定一条原则,“闻奇必探”,
无奇不观。《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记
载,他在山中游览了几处闻名已久的风景点,发现“俱
无甚奇”,就感觉索顽寡味。后来无意中发现一条天然
石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
来,至桥乃合流下坠,雷轰河溃,百丈不止”,人走在
梁上,“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正合霞客心意,他竟
坐下不走了。这是他成为千古奇人的第一步。
欲奇则探险,无险则无奇。由此,霞客出游总不走
正道,而是从崖石间像猿猴一样攀升,走无人走过之
路,至人迹罕至之处。攀云南丽江金华山时,当地和尚
告诉他,山东边的悬崖陡峭之极,直列如石屏,绝难上
去。霞客听了精神为之一振,偏从东岭登山。尝尽艰险
登上崖顶后,他眺望四方,下视九州,心里不只有观光
的满足,更有战胜艰险的喜悦。
徐霞客在探洞方面的经历更是充满了惊险。他要考
察的洞穴,多数曾有猛虎、蟒蛇出入,地形尤其险峻,
当地人都不敢进去,他却将生死置之度外,遇上洞穴都
要钻,有的洞穴甚至钻上几遍,好几次与死神擦肩而
这。
然而,这远不是最险的。49岁时,徐霞客开始了一
生中第15次也是最后一次远游,即西南苦旅。以次远
行,霞客长期深入“人迹不到之境,声教难通之域”,
人所熟知的三次遇盗、数度绝粮,以及风寒致疾、僧死
仆逃等故事,都发生在西南之旅。霞客旅行,主要是徒
步跋涉,有时乘船骑马,很少坐轿,长期只有二三人同
行,后来则只剩主仆二人风雨兼程。
那一次,徐霞客三人西南之行途经湘南时,半夜空
遇强盗抢劫,财物被洗劫一空,连身上的外衣也被抢
走。随行的静闻和尚和仆人均被刺成重伤,霞客也险些
丧命,被迫重返衡阳,投靠同乡旧友。朋友劝他不如回
去,他断然拒绝,决定在衡阳就地筹集继续西行的路
费。20多天过去了,徐霞客留静闻在衡阳筹钱,自己仅
带少许银子独往湘南教员处,访古探奇,游览不误。后
来经多方求助,终得到别人为他募集的14两银子,另加
50余两霞客以20亩田作押的押地银——为了旅行探险,
他竟然连祖传田产也舍得押出去。徐霞客再次上路。
西南之行,他有一个若即若离的旅伴——老虎。他
多次观察并耳闻了虎的踪迹与啸声,听到许多关于老虎
的恐怖故事,这不仅没把他吓倒,反而挑起了他的好奇
心。在广西真仙岩宿夜时,他闻得虎啸声宏,久而不
绝,起初他不知为何物,早上问别人,才始知是虎啸
声。他了解到此地老虎仅当晚作啸,平时从未作响,似
乎是专门为他而啸。深山老林,茅屋破陋,远处虎啸声
声,近处虫鸣唧唧,徐霞客毫无惧色,仔细倾听虎啸,
在他的游记中作了生动记录。
西南之游后期,徐霞客深入到云南西部的原始丛林
地带,在瘴气弥漫、渺无人迹的深山峡谷里来回穿行,
见到了普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见到的自然植被、火山遗
迹、地热矿泉、沼泽草地等等。
到达西行目的地——云南鸡足山之前,静闻早已病
故,此后相依了载多的仆人潜逃,卷走了听有值钱的东
西。徐霞客不为所动,坚持在雄伟壮丽的鸡足山考察。
后因风寒相侵,足不能行,由丽江土司派人送回家,第
二年就病逝了。
从20岁起,到54岁去世为止,徐霞客的足迹遍及大
半个中国。他的一生是在路上度过的。尽管家乡的人讥
讽他为“徐半仙”,尽管他因指出经典中的地理谬误而
遭指责,他仍然执迷不悔,临死前对朋友说:“我此生
得偿所愿,死而无悔。”
是的,徐霞客走了别人没走过的路,看了别人没看
过的景。他征服了自然,享受了自然,他与大自然融为
一体。
今天,在江苏江阴徐霞客纪念馆正厅前院有一株罗
汉松,2人合围,高近7米,那是徐霞客小时移盆景而种
的。将近400年过去了,徐霞各已化入大自然,他种的
松树依旧挺拔,依旧青绿,似在等待主人远游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