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放送 Sina Ads.

  更新时间:12/01/98 首页>新旅人>媒体放送>《旅游》  

    “香格里拉”一词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在人们的印象
    中它是高级饭店的名称。
    “香格里拉”在英语中是创造出来的词汇,意为“世外桃园”。
    “香格里拉”这个隐藏在雪山峡谷中的世外桃园到底在哪里?
    “香格里拉”是不是真的消失在地平线后面?这成为本世纪
    的一个迷。
    
    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
    
    “香格里拉”一词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在人们的印象
    中它是高级饭店的名称。70年代初,华侨郭鹤年先生在新
    加坡创建他的第一个饭店,定名为香格里拉,日后发展成
    
    了香格里拉集团,遍及全世界。香格里拉在英语中是创造
    出来的词汇,意为“世外桃园”。  
    
    1933年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
    《失去的地平线》,该书成了当时世界上最流行、最畅销
    的书籍,并因此获得了英国著名的霍桑文学奖。书中描绘
    了一个隐藏在中国西南部的净土乐园,一个充满祥和、宁
    静、永恒、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香格里拉。读者从书
    中看到了东方文化中那种人与自然和谐相生、淡弃利欲、
    宁静无为的至高境界对人生的重要性,告诉世人,人的生
    命是有限的,但大自然却是永恒的,人只有融进大自然中
    ,生命才能实现永恒的轮回。书中描写了那里的雪山峡谷
    、寺庙、喇嘛、金矿、景观、人与人和睦相处、多种宗教
    并存、人神共居的生活境界。香格里拉从此成了人们追寻
    向往的人间天堂,“世外桃园”也成了人们的理想境地。
    1944年作者移居美国,好莱坞将这本书改编成电影,立刻
    引起了轰动,风靡全世界。电影中的主题歌《这美丽的香
    格里拉》也不胫而走,很快唱遍了全球。
    
    半个多世纪以来,无数的探险家、旅行家、民俗学者都带
    着各种好奇心先后到印度、尼泊尔、喀喇昆仑、西藏……
    去寻找香格里拉。但因所到之处与书中描绘的情景不一样
    ,无不抱憾而归。“香格里拉”这个隐藏在雪山峡谷中的
    世外桃园到底在哪里?是不是真的消失在地平线后面?这成
    为本世纪的一个迷。
    
    几年前“香格里拉”在西藏迪庆的信息轰动了海内外,众
    多人士蜂拥而至。但看后有人不免发出质疑,难道苦苦寻
    觅半个世纪、人人向往的地方真的会这样轻而易举地寻找
    到了吗?
    
    我们曾在1986年首漂长江时到达过迪庆,这个地方确实很
    美,有些人文景观也确实与书中所描述的有些吻合。最初
    我们也相信这就是书中的香格里拉,为迪庆感到骄傲。
    1996年与美国漂流队联合组队漂流怒江时来到怒江傈僳族
    、怒族自治州首府六库进行集训、修整。我们发现有一个
    地方比迪庆更接近书中的香格里拉,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没
    有进行更细的考察。1998年我们漂流珠江时又来到六库附
    近集训,在这里呆了3个多月,所以有时间完成我们的夙
    愿。这个地方就是怒江州的丙中洛乡。诞生于英国作家笔
    下的香格里拉与怒江大峡谷深处的丙中洛的环境、地表、
    物象、风光、民族、人文等更为相近。我们怀着极大的兴
    趣,在怒江州旅游局局长熊泰河的陪同下进行了深入的调
    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坚定了我们的信心,香格里拉
    在丙中洛的可能性最大。
    
    
    
    
    
      丙中洛
    
    
    
    丙中洛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从丹当沿怒江北行40多公里就
    是滇藏交界处的丙中洛,地形为北高南低,面积为823平
    方公里,位于贡山县东北部,东连迪庆,西接独龙江,北
    与西藏接壤,东山面为碧罗雪山,西南是高黎贡山,怒江
    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形成两山夹一江的山峡地貌。丙中洛
    地区在怒江大峡谷中是难得的开阔地带,这里田畴密布,
    村庄毗连。境内峰峦叠嶂,江河纵横,独龙江、怒江、澜
    沧江由北向南奔流其间。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
    山作为江河的分界岭,高耸境内。因地处青藏高原南端的
    横断山区,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地域中有高山峡谷、高山
    湖泊、无人区、典型的立体气候和明显的垂直植物带的自
    然景观。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藏
    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有信基督教、天主教、藏
    传佛教、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的习俗。现境内仍保留有基
    督、天主教堂,喇嘛寺院。在丙中洛的天主教、基督教的
    外国传教士在1950年才离开怒江州。
    
    怒江州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和传统的地方。经考古发现,
    早在三四千年前怒江地区就有人居住。各个县都发现大量
    新石器晚期的石器和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还有石壁上的腊
    斯底岩画、吴符文化、镌刻在岩石上天书般的梵文、咒语
    …… 
    
    语言多为汉藏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怒语支、羌语支。文字
    有两种,一是外国传教士为了传播宗教需要在20世纪20年
    代创造的拉丁大写字母变形文字,另一种是解放后创制的
    拼音文字。
    
    这里的海拔高度为1500多米,一般斜坡为45度,江面宽
    120米。步行到州府要走10天,目前公路已经修到丙中洛
    。这里是怒江州与西藏的结合部,再往北就是西藏的察隅
    。丙中洛雨量充沛,气候适中,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
    著名的景致当数“怒江第一湾”。千里怒江从西藏境内一
    路南下,流经丙中洛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绝壁的阻隔 ,江水猛然向西突转,流出300多米后又被丹拉大山的陡 坡挡住去路,江水再转向南方,在峡谷里形成一个很大的 半圆形大湾。湾上的台地高出江面500多米,台地平坦开 阔,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的小平原。湾上风光绮丽,桃 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两岸松树葱茂,景色十分迷人。 湾中有一小村,叫坎桶,向北4公里就是丙中洛。 这里的人们善良、知足、助人为乐、与世无争,民风淳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香格里拉一词出自哪里 香格里拉既然是一句创造词,那么肯定是有所依据。希尔 顿没有到过这个地方,完全听康威诉说之后编写了这本书 。我们的调查首先从这句话入手。书中说这句话是中国西 南地区藏族语言,究竟是不是?抑或作者听之有误? 在丙中洛乡傈僳人有句常说的话“下格里拉”,意思是“ 以后再来”。藏民见面也要说一句“熊格里拉”,意思是 “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另有一句藏话“甲格里拉” ,意思是“佛教圣地的飞地”,称赞这个地方很美,是大 神乃白玛格赐予的地方。丙中洛人也把自己居住地统称“ 甲格里拉”,察隅、德钦藏民也这样称呼。“香格里拉” 也确实存在,是傈僳语中的一词,意思是“下次再来”的 道别话。外国人写书由于语言上的障碍,不可能准确地分 辨出哪是藏话,哪是傈僳语。当我们向丙中洛重丁村强都 老人问起这事时,他说:“当年我舅舅普迪讲,那些外国 人把分手的话一直挂在嘴边。”有人讲“香格里拉”是指 “心中的日月”。原贡山县政协主席施文兴、县人大常委 会副主任陈平说:“这种说法是缺乏常识的,藏语称太阳 为‘尼玛’,称月亮为‘达娃’,两词合并在一起根本与 香格里拉没有关系。” 丙中洛是藏区 书中讲香格里拉在藏区,那就看看丙中洛是不是藏区。丙 中洛旧称“菖蒲桶”,这本身就是一句藏语,意为“怒江 的小康普”。丙中洛原为怒族人居住,地名为“麻白克劳 ”。旧时坝子上只有三个怒族村落:甲生村、重丁村、达 拉村。自清道光年间藏传佛教由西藏喇嘛都拱儿带进丙中 洛后,部分藏民从西藏德钦陆续迁徒而来。他们把这块地 方称作“碧中”,意为藏民村。后来在长期的民族大迁徒 过程中,一部分傈僳族人从澜沧江流域、怒江下游也来此 定居,他们在“碧中”的后面加上“洛”字,意为“箐、 地方”。从此这处地名变成了“碧中洛”,随着时间的推 移,就演变成了今天的“丙中洛”。 多少年来藏民们仍保留着那些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继承着藏传佛教那独特的精神内涵。我们来这里看到天空 中飘扬着无数经幡和地上堆砌的玛尼石,感觉上这块高原 之地与西藏一样,都有着浓郁的宗教与民族文化的色彩。 也许是远离拉萨中心的缘故,藏民们虽然有一种高原人生 的艰辛与悲壮,但没有西藏那种历史沉重的印记。也许正 是这种自由、奔放、坚韧、负重的精神才铸就了他们那朴 实、热诚、刚直粗犷的民族性格与豁达开朗的胸怀境界。 有了这种境界,不仅使他们祖祖辈辈能在这块蛮荒的高原 上顽强地生存和发展,也使他们与周围其他民族和睦相处 ,构筑了高原上一个共同拥有的家园。 营救与飞机 作者在书中讲述“在30年代一位叫康威的英国外交官与他 的朋友乘坐一架飞机,因汽油燃尽被迫降落在一个冰天雪 地的世界里,因此也就来到‘世外桃园’。那是一个鲜为 人知的地方,即使是装备精良的探险队也无能为力,要想 回到帕沙窝的念头荡然无存。正当绝望之际,遇到一队藏 族人马。看上去个子不高,但很健壮。身穿皮袄,头带皮 帽,足蹬牦牛皮靴。他们兴高采烈,有节奏地唱着粗犷的 歌曲,并拿出酒和水果给他们……” 丙中洛30年代到底有没有过外国飞机在境内失事?有没有 外国飞行员被救的事?这是我们接着要调查的。据资料上 记载:丙中洛是二战时飞机多次失事的地方,因为“驼峰 航线”就从丙中洛上空经过。这里的雪山峡谷中留下数以 百计的飞机残骸,也留下无数令人魂断高原的真实故事。 听说有一架飞机还泡在卡娃卡拉峰旁那神秘的高山湖泊里 。为此我们与乡政府的人走访了日当村的彭德翁得(藏)和 普化寺管事干玛韦斋(藏),他们讲:“60多年前他们挖黄 连贝母时看到带降落伞的‘普领’(当地人对英国人的称 呼)就把他们带到普化寺住上一段时间。‘普领’还送给 自己一些‘甲格安’(印度钱币)和小礼品做为感谢。”阿 莫洛底湖中确有飞机残骸,村里人原误认为是条大鱼。黑 娃底村的杰豆老人说:“他在打猎途中见过那架飞机。” 恒咱保(傈僳)也讲:“他们父子曾与翁得还带着风箱把露 出湖面的飞机残骸部分熔化,拿回家中制成锅用。”听到 他们是亲眼所见,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前去寻找核实,但 因路途遥远,气候突变无法前行。在丙中洛的尼当打村, 我们找寻到当地人收存的飞机座舱,圆圆的大大的放在院 子角落。还看到一些收存的铁片,上面有遗存的外文。译 文为“美国陆军信号部队编号:CS-43第16号wfscb-42美 国总电公司制造。”我们为这些珍贵的遗物拍了照片。 卡娃卡拉峰 小说中写道:“到了很少有人知的地方,来到了地球表面 上最高、最冷清尚未开发的地方。这条很大的河谷轮廓被
    一些圆形红土矮山包围着。山的两侧依稀可见深色的夜空 ,这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山,山上的积雪呈圆锥形,亮洁而 恬静,白色金字塔般的雪峰有一种刚阳之气……名子叫卡 拉尔卡峰。”有趣的是丙中洛西北角也有座5128米山峰, 叫“卡娃卡拉”峰,也是怒江第一高峰,在它的周围布满 了大大小小的雪峰。这两座山峰的字十分接近,难道真的 是一种巧合吗?丙中洛东北为石门雄关,东面是碧罗雪山 ,西南为贡当险峰和日当坡,这里终年积雪,一片冰雪世 界。洁白晶莹的冰川将这块土地与世隔绝。山东西两侧的 怒族、独龙族把卡娃卡拉山视为自己始祖的发祥地, 族 人把此山列为藏区十大神山之首。 当我们看到从云层中渐渐显露出来的卡娃卡拉山峰时,从 心底里有一种与小说中主人公同样的感觉。任何人都能看 得出那金字塔般的峰顶,不由自主地产生崇敬的心情。 峡谷、石门、日出 书中写道:“香格里拉在一条地形复杂、美丽的大峡谷中 ……但仍有幸在正午接受到阳光……一旦有什么巨石将出 口一封,那么整个山谷就会变成一个湖泊……” 怒江大峡谷的地形、地貌极有特色,高黎贡山、碧罗雪山 的山脉如同一条条巨龙伸出的爪子,从东西两个方向伸向 怒江。由于江水浸蚀山体被切割出纵横幽深、山高谷低, 险峻异常的峡谷,故此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我们 来到大峡谷,临空俯视,只见莽原苍茫,大江蜿蜒,山峰 叠翠,雪山突傲,峻茂高远的景观把山川骈列的磅礴雄姿 、雪域高原的雄浑气势展示得淋漓尽致,令人情思浩涌、 荡气回肠。大自然赋予这里一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既 有巍峨耸峙的雪山峡谷,又有浩荡奔腾、惊涛裂岸的大江 。立体气候、立体景观、立体生态,千万条岔谷使大峡谷 遍布千层褶皱。谷底温暖如春、风和日丽、野兰葱绿。谷 侧山腰一片秋色,峰顶是冰雪银白世界,江边又是烈日炎 炎的亚热带风光。 大峡谷又长又窄,江面也十分狭窄,窄到对岸滚落下的石 块可以越过江水跳到对岸来。从这岸向对面岸边望去,崖 壁上自然形成的“岩画”看得十分清楚。奇形怪状的“岩 画”内容任你去想象。周围是绿草如茵、鲜花遍地的草原 与一个个如镜似玉的小湖泊。 走向峡谷的两侧,景色突变。两岸乱石嶙峋,危岩耸峙, 陡峭的山峰间又缓延出高低起伏的山坡。赫褐色的山表就 像是史前侏罗纪时期那些巨大的动物尸体匍匐着,给人一 种阴森的气息。有些地方几乎是寸草不生,满目苍凉萧疏 。这远离文明世界的荒原峡谷对外面的世界来说就像一个 不存在的东西。时空在这里仿佛凝固了,只有滔滔的江水 在日夜不停地流淌着,永远地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又悠远的 梦幻。在峡谷的神奇风韵面前,再美丽的语言也变得苍白 无力。无论是谁都会为峡谷的雄伟、豪迈所倾倒,都会被 天然气质的古朴、苍凉所折服。此时你才会真切地感受到 神秘、壮美的真谛。 在大峡谷中行走,处处都有走到尽头的感觉,让初来的人 很容易上当受骗,当地人称这种现象为“南礼墙”。其实 这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转弯,更长的路还在前面。周而复始 的循环形成怒江大峡谷独有的风貌,石门关就是这里最典 型的地方。 一路夹江而行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在此紧紧地挤在一起 。东西两座绝壁从江边垂直而起,形成了一道高500多米 ,宽200多米的巨大石门。怒江水从石门中喷涌而出,当 地人称“纳依强”,意思是神仙也难过的关口。虽为险恶 ,但此处却是进出滇藏的必经之路。假如在石门关口打上 一个堤埂,把怒江水拦住,那石门关的上部肯定就是一片 汪洋。 “望天一条缝,雪山高入天。”这里不少地方的天空就像 是怒族妇女腰间尚未织完的毯子窄窄的长长的。在这一线 天的峡谷里,日照时间特别短,尤其是到了冬季时节,有 的村寨一天不足3个小时,甚至比这还要少。丙中洛有个 被群山包围的村子,等到吃午饭时太阳才跚跚而来,午饭 便成了祭献太阳的供品。于是这个村子便有了“南开义” (太阳税)这一有趣的村名。更让人惊叹的是在赤南的地方 有一天两次日出的奇妙景观。每到冬季,上午太阳从怒江 东岸的山顶缓缓而出,在狭长的天空中走不到两个小时又 匆匆忙忙地落入矗立在坝子西南角的贡当崖背后,隔半小 时又悄悄地从山崖背后露出脸来,很歉意地再次放出光芒 。给了村民们半小时的恩赐,才最后落入高黎贡山背后。 (未完待续) (栏目编辑:李铭)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