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搜索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网络原创文学 >新浪生活 > 新闻报道
新浪生活

就我国中小学教育回新立奥先生

新浪网网友 熊关 http://living.sina.com.cn 1999年9月16日 17:30 新浪生活

  中国现代教育师法西方,普遍水平没有达到"而胜于蓝"的地步,这是毋庸讳言的事.既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 我又何必为之沮丧?我们满可以为有机会改进,完善之而感到兴奋.

  为清楚起见,以下也分三点和您讨论.

  (1)枝节问题

  科学的问题大都是枝节问题.领头人划出道道,提出理论固然重要,但随后更大量的求证,发展工作同样重要.这里 画圈圈的是不是洋人好像无所谓,不应该是影响自信心的因素.举例来说,整个工程界,难道不是一直在理论家划好的圈圈里 搞枝节问题么?没有枝节问题的研究,交易权交易的基本方程不过是一纸空文,如何又能给索罗斯们带来真正的利润?有本事 去划圈圈当然不错.能真正搞通两个枝节问题恐怕也是很好的.您看呢?

  (2)教育问题

  不同意您说的"我们的学生教育出来,就是一个知识库,死的!"这一句话--太绝对了.我见过好学生,而且见过 不少.当然没什么最字号的人物(我也不知怎么个评法).我也见过好的老师,我的导师就是.他走到哪里都是一流的.这里 的关键在于,您可以举很多的例子,但是如果您想得出普遍性的结论我只需一个例子就能把您的话推翻.您前后三贴以及Fa lcon的北大原贴说不通的就在这一点上.

  (3)差别在哪里

  这一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分析(我会试试另写一贴).总的来看,我以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缺陷较大. "研究 生院大学化"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手段(机制)强迫学生采取更主动的求学态度.

  在科学研究方面,我认为体制上的问题大于人的素质问题,而体制问题说到底就是权和钱的问题.这一重关系不理顺, 中国的科学发展就会永远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网络原创文学 >新浪生活 > 新闻报道

新浪网其他分站:北美新浪网 |台北新浪网

网站简介 |网站导航 |广告服务 |中文阅读 |联系方式 |招聘信息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