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选到一款满分的防晒,却好像永远都选不到。有人是喜欢尝新,就算防晒在逐年更新改版,也始终认为“下一瓶一定更合适”。还有更多的人,是不知道自己需要哪种防晒,或者还在纠结“哪种防晒更好”之类的问题。
管它呢,反正鑫叔今天就直接给你推荐产品了,干性油性敏感皮适合用哪种防晒啥的。
顺便回答几个hin常见的问题,比如——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哪个更好?
美国明明是化妆品强国,为啥防晒产品总被吐槽?
物理防晒 vs 化学防晒
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分类原则是防晒剂起效的原理。我曾见有人抬杠说物理防晒有效成分也是化学的,所以压根没有物理防晒——如果非要抠字眼的话,的确也不算错,但是就扯远了。
物理防晒剂最好记,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目前就这两种。物理防晒霜就是只用这两种或其中一种作为紫外线防护剂的产品。
化学防晒剂很多,而且名字也非常难记,通常网上流传的名字,都是采用了英文缩写或者商品名。活儿姐觉得记不清也没关系,划过这段往下看吧。
BMBM(巴松1789,阿伏苯宗),DHHB(Uvinul A Plus),BEMT(天来施S,Tinosorb S),MBBT(天来施M,Tinosorb M),TDSA(依茨舒,Mexoryl SX,麦素宁滤光环SX),DTS(Mexoryl XL,麦素宁滤光环XL)……这说的还只是UVA防护剂,至于UVB的就更多了,不再一一列举。
反正,凡是防晒产品中没有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防晒霜,都是纯化学防晒。
不过现在为了优化防晒的防护波段、使用感、稳定性,很多时候防晒都采用物理防晒剂+化学防晒剂的搭配,也就是物化结合。这类产品可能算是如今最主流的产品了,很多网评很不错的防晒产品都是这种结构。
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哪个更好?
“买东西一定要买到最好的产品”,这是很多人的心态。但其实,很多时候买东西并不需要知道哪个最好,只需要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最适合自己的那个才是最好的,不是吗?
不要去管网上其他人说“XX防晒特别好,不买损失一个亿”这种话。你需要考虑的是适合自己吗?能用下去吗?跟自己现在的搭配能搭配到一起吗?如果不能的话,你买了可能损失了几百块。
所以,选择什么样子的防晒,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
下面是我根据我自己用过的防晒霜做的一个简图,各位可以模仿一下按照更多的场景来设置后,选择出一款适合当下自己的防晒产品。因为我自己日系用的多,所以很多产品最后都是日系的。
偏油皮:
偏干皮:
确定自己的肤质之后,早中晚上下班的就选择日常;外出逛街、游玩、运动选择长期外出。然后根据自己肤色来限制防晒的泛白程度。
当然,你可以继续向后设置酒精、香料,价格。不过你要知道,限制条件越多,可选择的产品就越少,甚至最后可能没得选了。因此你要懂得放弃一些东西,比如香料,酒精,泛白。
美国的防晒产品很糟糕,不防UVA?
美系防晒总被网上吐槽说不防护UVA,这个是不懂的人瞎吐的。美系防晒只是没有PA值或者PPD值而已。PA是日本的,PPD是欧洲的,所以人家不标也没什么,并不代表不防护UVA。
不过美系的确值得吐槽,因为FDA的审核流程。目前真正通过了美国FDA审批的UVA化学防晒剂,只有BMBM(巴松1789),缺点还一大堆(本文最后一段有提及)。欧莱雅的两种防晒专利成分,通过了一种,也并不是以“防晒成分”通过的。所以,你在美国本土看到的国际品牌防晒,不管是资生堂还是法兰西一枝花,有99.9%的可能是跟国内配方有差异的哦。
简单地说,去美国游玩的时候不要在美国当地购买防晒。除非你就是喜欢美版的某款防晒。
另,反正大概10年前,估计很多UVA防晒剂都进入了审批流程,不过好像2017年了还没有什么具体的审核结果,也是略有悲伤。
化学防晒剂渗透、伤害皮肤怎么办?
化学防晒剂的渗透性,的确一直被人诟病,但是厂家们也都在努力的做好防渗透工作。除非你对某个防晒剂真的过敏,否则不用特别担心渗透的问题。所以目前看来,除去一两种建议避开的成分外,其他的基本没有什么问题。
从个人角度而言,鑫叔建议避开的成分,一个是二苯酮类,比如二苯酮-3,美系最常见,欧系和日系有些产品中会有。另外就是一个UVB防护剂4-MBC。
防晒闷痘怎么办?
闷痘更多还是个人原因。防晒上脸之后闷闷的,问题可能来自于成膜剂,但是成膜、疏水是防晒中很重要的部分。你很难买到一款几乎没有存在感、可是防水又十分良好的防晒,只能是两害之中选其轻了。比如安耐晒金瓶,一部分人抱怨他闷痘,一部分人觉得非常好。这是无法调和的一个难题。
防晒要卸妆吗?
说再多,也有人无法判断是否需要卸妆。那你就不要纠结,卸妆就是了。
防晒拔干怎么办?
第一, 做好打底。
第二, 如果第一解决不了,更换防晒。如果不想更换,只能坚持用了。
怎么判断产品的真实防护力?
附加题上场了。
如果不局限于SPF和PA的指标,试图判断产品的真实防护力,这是一个很复杂又很难的东西。这需要你知道防晒剂的名字,了解它们的性质。
目前认为对UVA防护力度比较好的防晒剂有:氧化锌,BMBM,BEMT,MBBT,DHHB等。如果一个防晒产品中,出现这些UVA防晒剂,或者这些搭配其他UVA防护剂的,通常来说防护力度就有一定的保障了。
BMBM(巴松1789,阿伏苯宗)先天不足容易分解,所以会有很多其他搭配成分来缓解BMBM的光不稳定性。而且BMBM本身容易让衣物染色。所以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建议各位避开BMBM这个成分,除非别无选择。
氧化锌和二氧化钛这两个物理防晒成分,是可以进行包裹or微粒化的。处理后泛白程度减弱,但是防护波长也可能向短波方向移动,UVA部分削弱。当然,科学家不会让这种缺陷一直存在。2006年上市的新包裹方式(OPTISOL)不仅可以减少氧化锌反射UVA可能出现的自由基,还促进了氧化锌对于UVA的防护能力。
当然,包裹不仅仅用于物理防晒产品中,也可能用在化学防晒剂中,比如二氧化硅包裹乙基己基甲氧基肉桂酸酯,不仅可以减少过敏问题的发生还能让该成分跟BMBM搭配(原先BMBM搭配肉桂酸类防晒剂,BMBM可能加速分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丽也是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