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洗冤录》的感情线放到今天再来看,不仅没有一点新意,甚至还挺狗血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娱乐”
今天的BGM↓
今天是国庆小长假的第一天,在这里祝大家节日快乐啦!
本周被翻牌的老剧是——
《洗冤录》
《洗冤录》由欧阳震华、宣萱、林文龙以及陈妙瑛主演。讲述了宋慈从一个饱受歧视的棺材遗腹子逐渐成长为“法医学之父”,并写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的故事。
该剧于1999年12月20日在TVB翡翠台首播,它是欧阳震华的视帝之作。
作为一部古装悬疑推理剧,《洗冤录》在案件的设置上,相比现代刑侦剧来说,是弱了许多的。
整部剧看下来,印象最深的不是各类案件,而是男女主角之间的CP混搭。
宋慈 & 唐思
三十岁的宋慈(欧阳震华 饰)因为他棺材遗腹子的身份被大家歧视多年。村里分猪肉没他的份儿,分地也和他没关系,走到哪里都被人嫌弃,只有晚上打更的工作才能避免和村里人见面。虽生活困苦,却天性乐观。
唐思(宣萱 饰)是街头小混混,靠偷窃为生。她喜欢赌博,却常常没钱还债,被债主逼得东躲西藏。可她侠义心肠,是个敢说敢做的女汉子。
宋慈和唐思是典型的“欢喜冤家型”CP,他们相识于一场命案。
因为死者死前与他们两人都有过争执,所以他们双双被下了大狱。在狱中,宋慈为了让唐思不那么孤独和害怕,答应和她拜堂。
他们拜天地其实也是情势所逼,所以翻案之后,两个人都后悔了,甚至看到对方的时候都怕得要死。
以为对方会缠着自己,只能一个劲的说自己的缺点。
生怕对方会爱上自己,总是把对方说的毫无优点。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互相嫌弃”。
可能他们相识于微时,所以感情的升温也是单纯和不由自主的。
为了让唐思高兴,宋慈会买她最爱吃的南乳花生;唐思的玉佩掉了,宋慈会假装不经意间捡到而还给她,其实那块玉佩是他重新买的;宋慈担心唐思认亲会吃亏,所以他要陪着唐思一同前往……
宋慈是一个不会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人,所以他喜欢一个人,总是默默的付出,同时也害怕对方会知道自己的真实心意。
其实,很多时候,这样的表现,是因为自卑和没有自信。
而唐思,大大咧咧的性格把谁都当成自己的兄弟,每天和宋慈在一起,她认为宋慈对自己好,是出于好朋友之情。
唯独不知道的是,感情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陪着宋慈上京告御状,想把宋慈验尸的心得写下来,其实都是关心宋慈的表现。
他们之间,有过误会,有过动摇。在宋慈最困难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的人,并不是唐思。
宋慈以为当上郡主的唐思移情别恋,唐思以为宋慈和蓝彩蝶有不可告人的关系。我其实真的相信,在宋慈被宋翊冤枉这件事上,起初的唐思是不相信宋慈是无辜的。
虽然最后唐思帮助宋慈脱罪,但这个误会还是因为两人之间不够了解对方,不够无条件的信任对方造成的。
唐思不是不好,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这部剧里,我更喜欢聂枫的性格。
宋翊 & 聂枫
宋翊(林文龙 饰)是这部剧中最矛盾的一个人。“一步错步步错”用在他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宋翊本名方俊,冒名顶替真正的宋翊成为知县,为了掩饰一个谎言,他不仅撒了很多谎,还杀了很多人,最后还是被宋慈找出真相而伏法。
聂枫(陈妙瑛 饰)是一名女捕快,敢爱敢恨,很有正义感。工作的时候,不比男捕快逊色,私底下,又有小女生的心性。她考虑别人的感受总是多过自己,所以也常常受伤。
假的宋翊一开始是想做一个好官的,他替宋慈翻案,关心百姓的疾苦,也很孝顺宋翊的父母。
同时,他对聂枫的感情,也是真的。
只不过,外表装得再相像,始终会有破绽;就算真的喜欢聂枫,在他决定冒名顶替的那一刻起,就不能否认他心里的贪念。
宋翊是一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人,所以他会出卖宋慈的师父马贵,同时,他也是一个嫉妒心很重的人,看到步步高升的宋慈,他会心生芥蒂,所以,为了功名利禄,本就意志力不坚定的假宋翊,放弃他和聂枫的感情,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我以前一直觉得,假的宋翊如果不屈服于蓝彩蝶的威胁利诱,他或许真的会成为一个好官。但是,现在再看,我开始相信,这个宋翊就算真的很想做一个好人,但是骨子里的欲望是不会减少的,如果他真的无欲无求,最初的时候,就不会冒名顶替了。
所以,就算没有蓝彩蝶,官场的诱惑还是会把他的本性彻底的激发出来,这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罢了。
宋翊是一个典型的被人触及利益就内心不平衡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会让身边的人痛苦,自己也活得辛苦。
而聂枫就不同,和宋翊分开,虽然会伤心,但是本就豁达的她,用工作来减轻自己的压力,久而久之,也没那么纠结了。
可宋翊却困在自己编织的牢笼里作茧自缚。
一方面他和蓝彩蝶本就没有感情,随着蓝家的破产,他的仕途也越走越窄;另一方面,看到聂枫和宋慈在一起,心里又开始有点后悔。
宋慈 & 聂枫
相比唐思,我个人真的是比较喜欢聂枫的。因为默契与信任。
虽然宋慈最先喜欢上的人是唐思,我也一直相信,最初的感觉是最为真实的。
只不过,宋慈和聂枫有同样的遭遇,他们一个被蓝彩蝶当众羞辱,一个被假的宋翊抛弃。
相比轰轰烈烈义无反顾的感情,我更喜欢默默守护的点滴之情。
宋慈以为唐思移情别恋,聂枫用自己的经历安慰他;宋慈中了尸毒,聂枫不怕传染留在他身边照顾;宋慈被宋翊冤枉,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只有聂枫陪在他身边。
我一直觉得恢复郡主身份的唐思比起前期过于冷静了,有时候没有理由的站在一个人身边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种大胆与任性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会发光,很可爱。
所以在那一刻,我是站聂枫的。
我们不能否认唐思的付出与忍耐,但站在宋慈的角度,有那么的一瞬间,他好像真的是喜欢聂枫多于唐思了。
当然,这种用三角关系推动剧情的发展一直是电视剧惯用的套路,或许连宋慈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更喜欢谁,我们也不必较真。
宋翊 & 唐思
我想,很多情窦初开的小女生都会在某一刹那突然喜欢上一个偶像般的人物。
唐思最初喜欢宋翊大概就是这种情愫吧~
宋翊教她读书写字,告诉她做人的道理,对于一个从小缺少关爱的街头小混混来说,眼前的这个人,真的很容易让人钦佩与依赖。
其实这样的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
唐思在得知宋翊与聂枫的感情之后,虽然伤心,但也很快放弃了这份念想,还和聂枫做了好朋友。
但是,原本对唐思没有任何心思的宋翊,却在唐思做了郡主之后,想利用她的身份,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并一再的使出苦肉计离间宋慈和唐思的关系。
只能说后期的这个假宋翊,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
坦白说,《洗冤录》的感情线放到今天再来看,不仅没有一点新意,甚至还挺狗血的。
可我小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却看得作业都不想写。
那个时候之所以喜欢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推理探案剧的喜欢。只不过,这部剧的破案部分实在是太简单了。
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破过什么大案。
但我们不能否认,《洗冤录》里的技术是现代法医学的基础。虽然很多内容并不严谨和完善,但是却对现代法医学仍有借鉴作用。
《洗冤录》里的验尸方法也合乎科学依据。
比如如何判定死者是不是溺死。溺死的人腹部微胀,有水,而如果是用衣物或湿纸按在口鼻上捂死的,便肚腹干胀,没有水。
又比如如何区分死者是不是被人勒死的。如果是被人勒死的,脖项下绳索相交而过,手指甲可能有抓损之处;如果是自己上吊死的,绳索勒在喉头之下部分,舌头伸出口外,绳索在喉头之上的,舌头不伸出。
还有如何区分死者是不是被烧死的。烧死的人口腔里会有烟灰,因为人在火中就会张口呼吸,烟灰必进其口鼻。
剧中还有一些古代验尸的小窍门。
比如如何去尸臭↓
如何处理有瘟疫的尸体↓
如何保存尸体↓
也许这部剧之所以在推理探案方面比较弱,是因为编剧将侧重点放在了宋慈这个人物的成长方面了。
他在验尸的过程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
对案发现场的重视和保护↓
验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尸体表面↓
记录验尸过程,方便日后查看↓
还有许多宋慈自己摸索出的验尸方法和结论。
比如死者如果和凶手有过搏斗,他们的手指里一定会留有凶手的皮屑;凶手用冰块拖延死者的死亡时间;糯米粉去尸毒的方法;以墨涂骨显伤痕的方法;滴骨认亲法以及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掌纹等推理……
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方法并没有太多的科学依据,但在当时却是法医学上的重大突破。
比如“滴骨认亲”,就是将血滴到死者的骨头上,如果血渗进骨头里,就能证明滴血的人是死者的亲人。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血能否渗进骨头里,主要是和骨质有关,至于渗多渗少,就和骨头的腐化程度有关了。
所以,《洗冤录》中唐思“滴骨认亲”的桥段其实是错误的。
《洗冤录》可以说是古装版的《鉴证实录》,可是现在回头看,我发现,问题还是挺多的。
人设立场转变太快,缺少笔墨的铺垫。比如宋慈的成长,宋翊的黑化,都是一瞬间的事情,让人觉得有点突然。
对于一部推理探案剧来说,感情线太过铺张,篇幅过多,使得案件弱化,喧宾夺主。
不过,《洗冤录》是1999年的电视剧,TVB也不常拍摄古装探案剧,这部剧,虽然有槽点,可题材经典,选角到位,放到今天来看,一点也不过时。
最重要的就是,无论TVB的电视剧再怎么变,扎根小人物,以小见大,体现“人情味”这一点,他们是永远不会变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医美(微博)
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