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成了别人的偶像
阿惠的老公阿德是典型的“上海好男人”。他在工作中独当一面,是一家媒体的知名撰稿人;同时,在家中烧菜做饭,粗活细活样样拿得起。此外,阿德还是一个孝子。他的父母虽然已经去世,但他对从小养育过他的一位小学老师,一直尽着赡养的义务。
这位小学老师姓于,已经退休。膝下有一个女儿,离婚以后和母亲住在一起。阿德每隔两三天,必上门看望老师,顺便帮着干一些重体力的家务活。逢年过节,他更是买上很多好吃的东西送到老师家,亲自下厨,忙前忙后。于老师的女儿在家闲着没事,也开始爬格子,阿德当仁不让地当起了“辅导老师”,帮她修改文章。
本来,阿惠对这一切已经习惯了。可是有一天,阿惠在街上遇到于老师,她们聊了一会儿家常,末了于老师对她说:“家里还真得有个男人啊!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帮我女儿介绍一个,找一个像你们家阿德那样的,我就放心了。”没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阿惠听了这话脸色都变了,回到家里就对着阿德发脾气:“以后你少到于老师家去,你是人家什么人啊?”
从此,阿惠对老公的特殊关注多了起来,有时阿德在于老师家呆的时间长了一些,阿惠就会打电话来催。阿德意识到阿惠的醋意,他倒是一笑了之,可阿惠的戒备却不断升级,弄得阿德很尴尬。
点评: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是基本的夫妻之道。处处戒备,时时紧张,又怎么可能营造出和谐的婚姻呢?(文/ 雨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