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自信年轻或身体好,定期体检可查可不查。
提示:体检,就是帮助你找出身体的隐患,犹如汽车必须定期检修保养一样。尤其是30岁以后或是有家族病史者,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疾病的危险因子潜伏着,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诸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日渐年轻化,有的人表面上"健康",自我感觉良好,而在他的体内潜伏的致病因素正在发展变化之中,待出现症状再进行治疗,常常延误了
时机,甚至危机生命,这样的实例在我们的周围时有发生。定期体检还可以帮助你建立属于自己身体健康状况的"参考值",从每年"参考值"的变化情况,了解自己身体健康的变化,作为自己健康的评判指标。
误区二:讳疾忌医,害怕体检。
提示:不要害怕体检,应该是"怕病"才体检,体检防病而不致病。体检能主动发现尚未感觉到的疾病和你体内存在的"危险因子",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预防保健作用。
误区三:注重医疗仪器检查,轻视医生的手诊。
提示:只相信仪器检查,而轻视医生的手诊,会漏掉很多发现疾病的可能性,尤其是某些疾病通过医生的手诊对早期发现有特殊的意义,如外科医生的肛门指诊,对发现受检者的直肠肿物极为重要。若受检者确有病变,但因自动放弃这项检查,失去及早发现肿物的机会,自然就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机会。
误区四:健康体检时“抓大放小”。
有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对身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肺、肝、肾)的检查非常重视,但忽视耳鼻喉科、眼科这样的"小科",往往随意放弃检查。
提示:心肝肺等重要脏器要查,五官眼耳鼻喉也千万不要漏检。耳鼻喉科医生凭着视诊、触诊等方法,对耳朵、鼻腔、口腔、鼻咽腔、喉头几大部位做重要筛查,可以早期方法疾病的前兆,尤其是鼻咽癌,它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患者是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又如眼科的眼底检查,眼底视网膜是全身唯一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末梢血管,其状况对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误区五:体检后不重视复查,认为小毛病没必要复查。
有些职工在收到体检结果后,觉的自己没什么大毛病,就不必做进一步检查了,或认为工作挺忙,无暇去医院,等等再说。
提示:查体和看病不同,查体求的是全面,大多只是初步的检查,有些疾病可能查不出,查出有毛病的,还不能据此确诊,一些不起眼的小毛病,可能就是大病的征兆,而复查就是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检查,从而达到确诊的目的,因此复查是很有必要的。 (文/人民日报社卫生处 副主任医师耿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