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
|
梁景和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20日 11:11 光明日报 梁景和,1956年生。1987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94年于湖南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 士学位。1994年至1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 近代社会文化史和思想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著作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 等。 最欣赏的治学格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五四新文化广博丰厚,而其性伦文化的演变堪为一项重要内容,值得对它作深入的研究。 所谓性伦文化是反映两性间诸多关系的某种功能性模式。两性间诸多关系即以两性为核心,或者由两性引发的, 或者涉及到两性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模式即关于两性关系在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心理趋向等方面于广大的人群中流 行的标准或样式;功能性即这种标准或样式对社会和人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与效能。那么发挥积极意义的性伦文化的模式当予 肯定、坚持、弘扬之,相反则当予批判、摒弃、改造之。 两性关系是自然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研究两性关系就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 系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不同历史阶段的性伦文化是有差异的,性伦文化是社会文明进化程度的标识与尺度。人类追求的性伦文化当以有 益于两性之间的自由、平等、尊重、友谊、朝气、健康、消遣、欢娱、温馨、幸福为宗旨。性伦文化的不断升华是人类社会前 进的一个基本目标,创造新的性伦文化亦是变革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性伦文化的焦点之一是“性”,非禁欲非纵欲是性伦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性欲是人的天性的根本部分。锢蔽这 种天性,实行禁欲,人类将遭到毁灭;放任这种天性,实行纵欲,人类将束手无策,同样将遭到毁灭。纵欲并非人道,视性的 绝对自由为正途,是一种痴愚天真的幻想。 怎样实现非禁欲非纵欲,要靠适时适世的性伦文化来规范,适时适世的性伦文化不是要抛弃以往一切道德的束缚 ,而是要缜密谨饬地阐发一种更仁慈更人道的新道德。性伦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它不但能改变人的心理感觉,而且能改 变人的生理感觉。 五四时期是中国性伦文化变革的一个高峰期。此前,中国性伦文化是工具的性伦文化、养生的性伦文化和罪恶的 性伦文化的混合体。五四时期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其特征在于: 其一,否定和鞭挞传统性伦文化。批判封建时代的婚姻观、社交观、贞操观、生育观;以“生物学的真理”重新 认识人的生理的天性而否定性禁忌;从女子的生活习俗中抨击丑陋的性审美。 其二,主张文明进化的性伦文化。主张自由恋爱、自由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再嫁;主张男女社交公开;倡导男 女平等的贞操观和生育节制观;主张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上述主张直接导致民众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其三,性伦文化变革的局限性。固守传统的性伦文化:新的性伦主张每每引起一次次性道德的大论战,反映了固 守旧道德者的强大阵势;偏狭过激的性伦主张:如废婚主义、独身主义、性解放以及条件婚姻、多妻式恋爱、不离婚而恋爱、 公妻、租妻等;戕贼女性:把女子重新推向“新鬼”和牺牲品的“死亡”境地。 研究五四性伦文化,不但要深深体会和认识五四进步思想文化界如何创造新道德,以讲究“人”的办法而避免“ 兽”的行为,而且直接为当今性伦文化的变革提供历史的借鉴。当今社会正处于性伦文化变革的又一高峰期,今天的性伦文化 已经有了新的进步。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今社会或多或少还留有封建性伦文化的遗毒,我们应当认识和加速改造它;当今 社会某些偏颇的性伦观以及行为方式并非进步的文化现象,亦可从五四性伦文化的变革中得到某种启示与思考。诚然,任何时 代的性伦文化不可能完美无缺的彻底解决一切性伦关系。它的旨趣在于把非人道的性伦关系控制在最小范围,不容非人道的性 伦关系的弊害成为公开的、堂而皇之的神气。重视研究五四时期的性伦文化是要引导人们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 界,使性伦文化向着文明、健康、自然、平等、审美、科学的方向发展。 任何时代的性伦文化都存有负面性。我们只是要求适时适世的性伦文化更突现其正面性,发挥其积极的方面。从 历史的长河看,性伦文化永处于动态的运演之中,使其不断进化完善,去吻合社会的进步。因此,性伦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有三 时性特征,即过时性、现时性和前时性特征。过时性的性伦文化是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相悖的陈旧腐朽的性伦文化;现时性的 性伦文化是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生旺盛的性伦文化;前时性的性伦文化是与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吻合的性伦 文化。显然,过时性性伦文化需要摒弃,它是一个时代性伦文化的糟粕,必将日趋泯灭;现时性性伦文化需要弘扬,它是一个 时代性伦文化的主体,必将日臻完善;而前时性性伦文化则需要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适时地倡导,它是一个时代性伦文化的未 来走向,必将日益发展。 |
|||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文化艺术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