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改变平时非常小的一个动作,就能建立你的自信心。
原标题:自控力差的人,要如何自救?
作者:彬彬有理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无法自控,怎么破。
回到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经常想到了,但是却做不到,这是我们长久的问题,对吗?
之前我正好看过一本书叫《如何想到又做到》,书里有一个观点叫行为在前,非常适合解决这个问题。

什么是行为在前
简单来说,行为在前就是通过行为骗过你的大脑。
什么意思呢?人的大脑有一个习惯,它通常会根据你怎么看待自己,以及你过去碰到类似情况是怎么做的,来决定是否要做某件事。
我们会说思想决定行为,其实不是。
行为在前就抓住了大脑的这个习惯漏洞,先改变行为,当行为改变了,你的大脑就会在短时间内被重置更新,其实不是怎么想决定我们怎么做,而是怎么做决定怎么想。
这样一来,当你的大脑回顾自己过去的行为,看到自己的改变时,你会重新认识自己,从而让你坚持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打个比方,假如你想培养早起的习惯,早上你的闹钟响起,你关掉闹钟之后,思维会自动回忆起上次早起时的经历。
如果你以往关掉闹钟之后,倒头就睡,那么你八成还会这么做,因为你的大脑会对以往“起床失败”这种自我认同保持一致。

而运用行为在前这种方法时,一旦你起床成功之后,你的大脑就会将这种改变记忆下来。
等到下次你的闹钟响起时,你的意识里便不会把自己看成是“起床失败”形象,而会对“我能做到早起”这种自我形象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你不需要下很大决心,每天早上挣扎犹豫,甚至还会自我怀疑”等方面花费太多精力,先行动起来。
只要行动发生,你的大脑就会被重置,想法自然就发生改变,慢慢地,早起习惯也就养成了。
所以,我们的大脑是可以被我们行动去重置的,甚至是你会发现原来你的大脑都是这么鸡贼的一个人,他会根据你过去做了什么来判断这个事情,所以你知道一个人把事情做好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运用行为在前
那么,如何将行为在前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呢?
1 、“言语”行为在前:通过语言营造自我形象
言语行动在前的观点认为,人们会继续做某件事,是因为这是他们自我形象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营造自我形象,从而影响你的行为。
举个例子,有一项研究欺骗的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研究人员先告诉受试者,“不要欺骗”或是“请别做个骗子”,接着安排机会,让受试者有机会占别人的便宜,并拿走不属于自己的钱。

结果表明,听到“不要欺骗”指导的受试者拿了很多钱,而听到“请别做个骗子”信息的人,完全没有发生欺骗行为。
这是因为“请别做个骗子”这样的表达和人的身份挂钩,约束了人的行为,而不要欺骗则没有和一种身份联系,行为则会不受控制。
怎么运用到生活中呢?
比如你想减肥,按平时的习惯,你会告诉自己说“我要多吃蔬菜”,那么你只要把语言改成“我要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而当“素食主义者”成为你自我形象的一部分时,你的行为也就发生改变,从而大大降低你吃肉的次数。
2、“情绪”行为在前:做到情绪自控
有研究人员做过一项研究,他们把实验对象分成两组:
请第一组人用牙齿咬着铅笔,模仿微笑的表情,不过研究人员并没有告诉参与者是让他们模仿微笑。
对第二组人,研究人员让他们用嘴唇紧紧地夹着笔,让他们不能做出微笑的表情。
接着,研究人员让参与者看漫画。看完之后让他们报告漫画好不好笑。

结果表明,用牙齿咬着笔的人认为漫画更好笑。也就是说,即使参与者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微笑,还是嘴角被笔卡住了而没法微笑。但“情绪”行为在前最终还是影响了一个人的情绪。
所以想要做到情绪自控,可以运用“情绪”行为在前。
比如当你想要发火,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可以想办法不让自己作出愤怒的表情,并且作出微笑的动作,这非常有利于控制你的情绪。
3、“动作”行为在前:建立自信心
我们常见的看法是,提高自信心的秘诀在于控制好思维,不再对自己总持有负面想法。比如冥想,就是通过改变你的思维来建立你的自信心。
但是关于一些行为在前的研究表明,其实你可以使用更加简单的方法,来建立自信心。

比如有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如果你写的字,字迹潦草,就会影响你自信心的建立;而如果你写的字,字迹清晰工整,那么就有利于建立你的自信心。
也就是说,当你改变平时非常小的一个动作,就能建立你的自信心。
4、制造选择,让行为变得容易接受
人的大脑不喜欢做出改变,我打个比方,你现在可以用你的食指顺时针,快速空中画圈10秒,然后再快速逆时针画圈。是不是感觉不适应。所以说,改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行为在前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改变变得容易接受一些,那就是制造选择。什么意思呢?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美国有一款减肥软件,它对新用户会展示一个问题,询问他们使用软件是为了“减肥”“保持体重”,还是“增重”。

当然,大多数人下载这个软件肯定不会是为了保持体重甚至增重的。那么这个问题的作用是什么呢?
没错,作用就是让用户自愿作出选择。当用户从选项里选择了“减肥”,它其实就开始运用行为在前手段了。
因为在日后,如果人们回想起自己曾说过,使用这款软件是为了减肥,他们就会专注地想要坚持用该软件来减肥。
这款软件,就是通过让人们做出选择,成功地赢得了用户。
而这种方法,我们也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减肥,你就可以用“减肥”、“保持体重”和“增重”三个选项来让自己选择。
当你主动选择了“减肥”之后,说明你是自愿的,那么你想要改变的想法,就能够更加顺利的付出实践。
又比如早起,当你的闹钟响起,如果之前强迫自己起床没有用,可以试试给自己出一道选择题:是选择现在起床,选择十分钟后起床,还是选择继续睡觉。
即使你选择了十分钟后起床,那么因为是你主动选择的,你的大脑就会按照自己的选择执行。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