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活得自在幸福,就要懂得和解,与现实和解,与自己和解。
原标题:聪明且容易抑郁的人,往往具备这3个特征,看看你有没有
作者:北叔
来源:北叔有约(ID:beishu2016)
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说:
“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
不无道理,我们常会羡慕那些头脑聪慧的人,却不知,他们心理上也会有许多痛苦。
正如诗人海涅写道:
“不知道什么缘故,我是这样的悲伤”。
作家三毛所言: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他们都曾受过抑郁困扰,有着相似的性格思维。
凡事看得太透彻,共情力过强,内心又细腻敏感,是许多抑郁之人的共性。

聪明且容易抑郁的人,身上往往有这3个特征。

深度思维的痛苦
现实生活总许多不如意。对此,有的人顺其自然,不去想太多,有的人却活得太清醒明白。
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
太清醒的人,多半看得远,想得深。可有时候,这种深度并不能带来快乐,反而使其与现实格格不入,深陷苦闷之中。
民国才女张爱玲公认是“最清醒落寞人。”当读完《张爱玲传》,对此有了更深的感触。
张爱玲出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却父母不爱,弟弟薄情,这样的生长环境,养成了她孤傲强硬的性格,同时内心又自卑敏感。
在散文《天才梦》中她写道:
“生命像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无论对生活还是情感,她总是想的太深奥,看得太透彻,却又不愿向现实低头。也导致了她一生无人理解的孤独与悲凉。
正所谓:“醉眼看人间,人人都温柔。醒时看事态,事事都炎凉。”

深度思维的人,总能看透事世的真相。他们对社会的不公,人性的卑劣,往往有更深的感受,却又发现自己无力改变,内心压抑着各种苦恼,情绪难免抑郁。
凡事思考得深入,是一种能力,但让各种问题堆积在心里,就会变成一种束缚。
一个人尽管看得透彻,却依然能够寻找快乐,热爱生活,才最为可贵。

矛盾人格的困扰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
有时觉得自己一切都很好,有时又觉得什么都不理想,总是快乐不起来。也知道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却不懂该如何解决,很苦恼无助。
这就是矛盾人格。
想改变现状又举棋不定,渴望得到又无法坚定内心,不断纠结拧巴,就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循环之中。
巴金著名小说《寒夜》里,女主曾树生大半辈子都在矛盾中煎熬。
曾树生与丈夫相识于大学,他们有着共同理想与追求,本应该是幸福美满的,但在婚后困苦的生活中,矛盾就显露出来了。
原本意气风发的丈夫变得死气沉沉,她看不到希望,决心要离开,可每当感受到丈夫的温柔体贴,又选择了留下。
她追求独立自由,却又不得不忍受婆婆的自私顽固;她不甘于平庸,却又为了解决温饱去当一个“花瓶”。
曾树生一直在“去”与“留”,“反抗”与“妥协”中挣扎。她无时无刻不在权衡一个最好的解脱方案,却总在抉择中徘徊,导致内心备受折磨。
性格矛盾的人,大多如此。渴望很多,又不敢去尝试,做出选择后,还要反复比较纠结。思来想去,实际上一直停在原点。

作家伍尔夫说过:
“生命就像一个永远无法被人了解的花园,里面全是弯弯绕绕的小路。”
很多时候,别人没办法给你指引,更悲伤的是,你自己也在人生的迷宫中失去了方向。
其实,无论错对、成败,都需要勇敢的去尝试,去经历,才可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心思细腻容易受伤
前几天,一位朋友找我聊天,谈到最近的经历。
她说上周和丈夫大吵了一架,她怒斥完丈夫,就独自去睡了。
但躺在床上时,她开始翻来覆去的想:对方刚才很生气,是不是也对她非常不满,后悔当初的选择了?自己是不是不应该要求那么多?
可心里又觉得委屈,凭什么自己忙得累死累活,对方却理所应当,一点也不考虑她的感受。
心里纠结半天,又怕对方真的对她失望,想着要不要先去服个软,找对方谈一谈。
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心思细腻、性格敏感的人。这类人大都比较懂事,也更容易受伤。
他们共情能力强,最懂被伤害与误解的滋味。
所以,许多时候,总会担心自己的言行会伤害到他人,对于他人的举动,也能臆想出各种意思。

好比,对方没有及时回复信息,就胡思乱想他是不是厌烦了自己;工作上一点失误,就辗转难眠怕领导对自己不再信任。
每天想得太多,顾虑太多,一有点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会让日子过得焦虑又难熬。
心思细腻就像一把双刃剑。它能令人领会到更多生活细节与情感,但也要注意共情的边界,别让自己过度负累。

沈从文在《边城》中写道:
“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要想活得自在幸福,就要懂得和解,与现实和解,与自己和解。重新审视自我,之后,行我所行,听从我心,好好生活。

作者:北叔。来源:北叔有约(ID:beishu2016)都市女性全方位成长平台,有婚姻情感问题,关注北叔,给你答案!每晚九点,我们不见不散。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