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生活电子杂志 >音像世界 > 新闻报道 |
  |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9月2日 16:59 音像世界 weiwu 自网上问:⒈电脑能否发烧?作为专业的烧友,查阅了国外的许多资料,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电 脑是最好的数字转盘! 我最近还在同事家见过近万元的CD转盘,仅仅提供了同轴和光学数码输出,这个价格足以购买一台 电脑了,而再强的纠码能力和稳定性也无法和硬盘相比!⒉目前的声卡DAC新编标准pc98已经出台,我认为可以保证以 比较高的标准制作出优秀的声卡系统。⒊关于电脑内部干扰的问题,目前的电脑由于采用了屏蔽技术,干扰应当不大。 答:⒈单从数据考察,或许电脑远超发烧器材;但是,偏执的发烧友追求的何止几个参数。即以稳定性而言,他们更 讲究的是机械稳定性,认为一丝摇动足以影响系统的时基精度。所以,不惜在机内放一块好几公斤重的大理石板,当作镇宅之 宝。万元级的CD转盘中,很大一部分钱是用来买此类常人无法理解的“货”的。 ⒉首先请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数码音响领域里,一直有“眼睛屈服于耳朵”的惯例——标准很高、参数很漂亮,客观 评测没话说,可就是通不过主观聆听关,何况声卡标准的“较高”,只是电脑发烧友的相对认识而已。即以数码音频输出端子 而言,充其量安个镀金RCA插口吧?可是中档以上的碟片机上还得有BNC同轴输出口、Toslink光纤输出口和AT —T玻璃光纤输出口。 ⒊关于电脑的干扰,有必要分类研究:⑴电路中的电流干扰尚不足以坏事,这得益于主板上成排的大容量旁路电容。 ⑵品牌电脑能通过电磁兼容性的强检,说明向外泄露的电磁波至少可以容忍。⑶但是铁壳内部充斥着强大的电磁辐射,这是无 法回避的。在如此恶劣的一个环境中,只怕任何屏蔽技术都不能抵挡其万一。 上海江边问:MO和MD都是可以进行几十万次读写的磁光盘,不知它们有多大的不同?两种盘可以相互通用吗? 答:直径90mm 的MO碟片,记录容量高达640MB,是反复擦写图像、声音等大型数码文件的利器。最近它 的售价骤降,比如一部富士通MO驱动器赠送3张640MB 空盘,才卖2950元。MD碟片的直径更小,只有64mm (2.5英寸)盘片的外面用塑料罩壳保护起来,整个外形像单片盒装3英寸软盘。由于采用了压缩编码技术,一张MD片也 可以容纳74分钟高质量的音乐节目。如果用于单声道录音,则录放时间可加倍。 由此看来,这两种碟片虽然在名称和记录原理方面有一点近似之处,但是实质上根本不相通,不能相互代换。更主要 的是:MO是一种先进、正规的数码载体,而MD的发明,纯粹定位于作为卡式Walkman 的升级格式。 河南柳永路问:我看到一些牌号彩电的广告,常见有“5D”、“6D”,以至于“10D”的说法。不知这些“D ”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D”是Digital的缩写,指的是彩电中设计了若干种不同类型的数码画质提高电路,以期改善收视效果 。以下试举几例。 ○3行数字梳状滤波器的Y/C分离电路:克服了一般彩电的亮、色串扰现象,视频带宽达到5MHz以上,使图像 更清晰。 ○亮度动态增强电路(LTI):采用数字延迟线,使图像边缘轮廓更鲜明。 ○色度动态增强电路(CTI):增强色彩的细节部分,使色彩过渡更明晰,消除彩色拖边模糊现象。 ○黑色电平动态扩展电路:扩展图像动态范围,增强对比度,使色彩以自然的层次得到再现。 ○扫描速度调制和白色峰值抑制电路:令线条更分明,亮暗影像之间的边界更明晰,有效改善白峰的聚焦,再现清晰 的图像和文字。 ○动态聚焦电路:彩色显像管电子束的聚焦更趋完美,屏幕边角处图像同样明晰、细腻。 上海胡正飞问:你经常讲到“屏蔽”这个词。请问屏蔽很重要吗?具体应当怎样进行? 答:手边有两篇由国外电台、电视台的系统总工程师写的论文,先让我们读读它们的导语。《音频设备的互连》说:" 现代广播设备的互连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除非你不想获得尽可能好的效果。"《音频-视频节目制作设施的连接》则 告诫:“并非有一盘电缆就可以正确无误地连接音频-视频设施,如果你不清楚所干的工作,任何接线都会出现毛病。” 在工业化社会里,人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电磁干扰源,诸如微波炉、日光灯、遥控器、点火器、各类电动机、 各类开关电源,以及微观接触不良的所有电器接点。它们产生的形形色色的电磁杂波,都会在任何一条导线上感生出干扰电流 来。假如那些通往音频放大器前级的导线也感染到杂波电流,那么,经过成千上万倍的放大,强大的干扰声将会淹没一切有意 义的声音。为此,电子设计工艺严格规定:必须把所有重要的、尤其音频部位的导线和元件,用导电、导磁的材料屏蔽起来, 并把屏蔽层上积累的杂波电流妥善地引向零电位点,予以泄放。针对音频电路的屏蔽有很多形式,像钢板机箱,本身就是一道 坚实的屏蔽;有的机器内部还设有大大小小数个屏蔽盒,以把某几级电路的所有元器件封起来。至于音频导线,只需使用屏蔽 线即可。音频屏蔽线有两种,一种采用在芯线绝缘层外周编织金属丝网套的方法,另一种是用一束铜丝作螺旋状致密缠绕来形 成屏蔽层。 安徽郑中问:我听到一个令人吃惊的说法,说大多数发烧友使用音频连线的方法错了:一条线材只准一端接地,否则 就会感染噪声。请问真是这样吗? 答:在音频系统中,除了有上问中提到的电磁辐射干扰外,另一个重大的干扰源是各件设备“地线”(它不是真正通 向大地,所以要打上引号)之间的电位差。一条音频连线两端的屏蔽层分别接到两台设备的“地”,从电学上来讲,等于芯线 外周存在着一个“等效交流电压发生器”。并且这个交流电压会通过芯线与屏蔽层之间很大的杂散电容,耦合进放大系统中。 倘若我们只将屏蔽层的某一端接“地”,上述耦合的基础就不存在,便堵住了这个干扰源。 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还指出,在屏蔽层的“发送端”还是“接收端”接“地”,效果是有区别的,前者比后者更可靠。 所以,现在国内外专业音频工程师大都采用“发送端”接“地”的作业法。我认为,与其去觅几千元一副发烧线材,还不如花 几元按照此法做一次试验。毕竟,杂音的高低是人人都能明察秋毫的。 上海范鸣问:我有一台日本产的AV功放,使用中发现一个怪现象:它只能接插原配的连接线。如果改用国产线材, 就不出声。难道区区一副连线也讲究国籍吗? 答:对比可见,国产RCA插头的中心线柱明显短于进口货,这是执行的制造标准的差异造成的。国产RCA插头插 入国外设备的插座,常因此而产生连接失效的情况。反之,进口RCA插头用于国产设备,里边会“顶煞”,外圈只“吃”住 很窄的一圈,因而极易脱落。 |
|||
新浪首页 >生活空间 >生活电子杂志 >音像世界 > 新闻报道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