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就在负重前行的人,再承受一丁点重量,都会崩塌。
原标题:马思纯新恋情曝光,遭全网抵制:别在垃圾堆里找男友了!
作者:彬彬有理
马思纯,简直是“当代活菩萨”!
为什么这么说?
看看她新交的男朋友(小乐)就知道了:

马思纯怎么说也是娱乐圈的美女一枚,而这位的颜值……
不止颜值,人品也一言难尽。
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叫“月亮组”,全名是“我们代表月亮消灭居心不良的乐手”。
里面就介绍了小乐的各种瓜:睡粉、抄袭、打架、约P,一个比一个渣。
最让人恶心的是那句:“怀我的孩子不好吗?”

私底下乱来,在综艺里也不懂得收敛。
看到漂亮小姑娘跳舞,眼睛都直了,就差流口水了。

真整不明白,马思纯到底图啥呢?

提到马思纯,我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词就是:顺。
12岁,跟着姨妈蒋雯丽出演了《大宅门》。

19岁,因为长得漂亮,做了饶雪漫《甜酸》的书模。

同年,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系。
大二,就出演了电视剧《恋人》的女一号。

拍戏没几年,就碰上了《七月与安生》,直接成了“金马影后”。

事业一帆风顺,家庭氛围也非常不错。
妈妈是著名的经纪人,两人的感情很深,马思纯经常在微博表白妈妈是“我最爱的女人”。

爸爸是公务员,两人的关系也像朋友一样,平时可以“对饮”。

姥姥姥爷抚养她长大,也都是乐观开明的知识分子。

小姨是蒋雯丽,姨夫是顾长卫,都是电影圈有头有脸的人物,一路护她周全。

她看似完美无缺的生活里好像就是完全无忧无虑的,根本没啥闹心事。
可是事实上呢?
从小,马思纯听过最多的话就是:“你要听话”。

妈妈不让吃零食,她从来不吃。
妈妈不让她回家太晚,她就不参加任何同学聚会。
妈妈想让她学播音,她就照做。
小时候被同学霸凌,妈妈说“不用理会,你要过得比她好。”

一开始她根本不知道演员是干嘛的,可妈妈说:“你一定要演出个样儿来,因为看到你被选择,心里不舒服。”
她想过反抗,但又不知道如何反抗,一方面依赖着妈妈给予的安全感,一方面又想摆脱束缚,成为独立个体。
通俗点说,她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渴望外面的阳光,但又畏惧外面的严寒。
于是,拧巴和分裂成了她性格中最大的特点。

她说“很想搬出去住”,但转念一想又退缩了“我可能不太适合一个人生活”。
她一方面想和别人划清界限,因为不想跟人起冲突,她在高速上都要憋着不上厕所,怕司机嫌她麻烦;

另一方面,又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别人越说她有后台,她就越想解释,甚至把小姨叫来诉苦:“话语权不是掌握在资方手里吗?”

她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发博说:“我深爱着自己,也同时深深厌恶着自己,但无从改变。”

其实,马思纯也不是没有改变。
她找到了两条路:演戏、谈恋爱。
你看她演过的角色就能知道,她在借演员的身份,去弥补那种“自我”和“放飞”的青春。
比如,《左耳》里的黎吧啦。
这是个标准的“坏女孩”,抽烟喝酒、浓妆艳抹、敢爱敢恨。

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塑造了一个戴着糖果色假发套的“不良少女”。

还有,《七月与安生》中的七月。
虽然也是个典型的乖乖女,但骨子里也渴望叛逆,后期甚至偷偷生子,为爱丢掉了生命。

她说:“我特别向往演一个这样的人生,去释放我自己”
除了角色,你再看她的男朋友:欧豪、小乐。
欧豪虽然不是渣男,但也是“痞帅”型的。
比她小5岁,还没她名气大,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这段感情,而马思纯则乐在其中。
和欧豪分手后,她很久都没有走出来,甚至在综艺里哭得像个孩子,说:“小时候书里写的、歌里唱的(爱情)都是假的。”

而小乐更不用说了,毫无疑问的“渣男”。
嘴里说着“太阳、月亮、星星、人性、善恶……”,但其实干的都是龌龊事儿。

现在所有人都劝“马思纯,快跑”,但爱上浪子的人,恰恰最享受这种“为了你与全世界为敌”的牺牲感。
马思纯的人生中,有太多条条框框了,她没有挣脱的机会,所以只能在演戏和爱情中,去体会那些无法经历的“叛逆”与“挫折”。


但很显然,演戏和谈恋爱都没能帮马思纯释放内心的“压抑”,反而带给她更多困扰。
进入娱乐圈,不可避免也接受更多人的“评价”;
谈恋爱,更是不可避免要经历分手。
小时候没经历过挫折,自然也没能练就强大的“免疫力”,这些压力一起袭来,让本就心情压抑的马思纯彻底陷入“抑郁症”的困扰。

在《看我的生活》中,她的状态确实十分糟糕。
起床时候病态、双目无神的样子,让大张伟觉得她已经50岁了。
据她形容:“我已经有好几年都没有好好睡过觉了。”

但其实,她的“抑郁症”不是突然而来的,在此之前,她也曾发出过求救。
上初中的时候,乖巧的马思纯看起来很好欺负,于是同学们总是换着法子戏弄她,甚至把粉笔灰掺到她喝的水里。
她向父母求助,而父母轻描淡写地说:“不要理会她,你只要证明自己比她活得好就行了。”
年幼的她,面对同学的欺凌,和父母的无所谓,只能强行压抑自己的悲伤。

长大后,她有了自由交朋友的权利,所以她本能希望留在“快乐”、“自由”的人身边,比如:周冬雨、窦靖童。
但越羡慕、越渴望,内心的失落越难以平复。
她强行让自己融入另一个世界,但仍清楚地明白内心的差距,她说:“我跟周冬雨内心有相似,但不是同一类人。”

她比较着自己跟周冬雨的“快乐”之间的差距,网友们却在比较着她很周冬雨的“成绩”之间的差距。
最终,两个人差距越来越大,关系自然也渐行渐远。
后来,患有抑郁症的她,主动出演了患有抑郁症的角色。
荧幕上的她从一开始面无表情,宛如一具行尸走肉;到后来为了伪装成正常人,拼命地假笑,可因为实在太累了,所以嘴角止不住地往下坠。

她的每一处表情,都散发着求救的信号,可却被评价为“演技尬”、“不像患抑郁症的人”。
一个有抑郁症的人,被说演的不像患抑郁症,多讽刺啊。
本身就在负重前行的人,再承受一丁点重量,都会崩塌。所以她陷入了恶性循环:被骂-抑郁-吃药-发胖-被骂-抑郁-吃药-发胖……
谁都有负面情绪,它就像是一颗小雪球,有人用温暖融化了雪球,有的人却在冰天雪地里把雪球越滚越大。

而在陷入负面情绪时,很多人都会像马思纯一样:
试图自己生扛,和负面情绪肉搏,结果反而给了自己更多压力。
试图发泄情绪,大喊大叫、随意发脾气,或者整日哭泣,结果情绪没发泄,还被人嫌弃、孤立。
试图向朋友倾诉,可世界上哪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朋友根本无法了解你的感受,还会问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而且,也没有哪个人愿意做你一辈子的情绪垃圾桶。

其实,专业的事情就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如果你受负面情绪困扰,那就该找心理疗愈师。
如果你发展到了“抑郁症”,那就该找心理医生。
这个时代中,有太多“缺爱”的人,也有太多“被爱毁掉”的人,“疗愈”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新浪女性(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