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伊人风尚》8月封面欣赏
精彩不容错过--时尚杂志8月封面秀全新登场
执行/薛剑撰
文/Lain
摄影/姚铿
化妆/张卓君
发型/Michael Yeung
镁光灯在沙发对面一闪一闪,翁菱被照亮的瞬间,眩目到令人惊讶。而她是莫知莫觉的,兀自用那带一点南方口音的慢板,柔声道出"振兴中国当代艺术的国内市场"云云。
沉浸在梦想中的女人,无疑最美丽。
翁菱还有一种美,也被许多人见证过:悠悠的,散淡的,自在的,如落日浮星。她的履历上,有七八年的空白,彻彻底底,仿佛一次悠长的假期,长到不可思议。尔后,她的历史却突然轰轰烈烈起来,美誉纷至沓来:"北京最出色的画廊主持人和策展人",中国当代艺术产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中国最好的画廊"外滩三号"的主持人……
对此,她只说:做事业,是为了一个浪漫的理由;赋闲,也很浪漫。她还喜欢说:人不可能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活法儿。一种浪漫,两种活法,是谓翁菱。
"知识分子"的"晚九朝五"
一支口红,一枝眉笔。翁菱一分钟化完妆,出门,心情舒畅地走在成排的法国悬铃木下。
她说,在上海,一旦有可能,我就愿意一个人随处走走。
走路,是她所热爱的。就像十几年前,她就几乎把北京城"走穿了"。
平日里,她通常是凌晨才上床睡觉,但这天起了个早,因为要带一个美国设计师去看浦东的一个建筑艺术项目。她对当代艺术的热爱,早就延伸到了建筑和城市风貌上,颇有成就,去年她组织的上海双年展就是以"都市营造"为主题的。从前在路上走啊看啊,在这里有了提炼和落实;做城市形象方面的工作,翁菱兴致勃勃。
与几个建筑设计师吃过饭后,她要接待媒体和"外滩三号画廊"的艺术合作机构,每次交谈间隙,掏出包里的手机,上面都有一堆未接电话。
晚上,她要去她最喜欢的巨鹿路新都里日餐厅,与北京来的几个做金融的朋友吃晚饭。她一直感受着各个行业相通的部分,比如投资银行和艺术经济有"异曲同工"之处,房地产商可能是建筑艺术最重要的实践者。也许,这样的艺术观和生活观,视野更开阔,也更"浪漫"一些。
这一天,她还要抽时间见见台湾的收藏家。平常的这个时候,她常常参加一些好玩的派对。翁菱自己也是组织派对的高手,像从前在北京恭王府,还有上海淮海路的老房子里的聚会。最近她的上海女友们常抱怨:翁菱,你什么时候再举办派对?我们买的好看衣服都没机会穿了。
每每从衣香鬓影中走出,在半夜两三点钻进出租车,司机见她一身华服,会好奇地问"你是做什么的"。她笑答:"知识分子"。
"晚九朝五"的知识分子。
早十几年,翁菱还在中央美院时,就是这种生活的拥趸,不过全然是另一个版本了。
老美院的老院子,有斑驳的老墙、高大的回廊,房檐上方,天空太纯净,云太散淡,让翁菱脸上浮现出一种特殊的幸福表情,以至于毕业后,她仍舍不得母校的大院。问她毕业后七八年在干什么,她说,"什么也不干,天天呆在家里啊"--自然得让人不好意思再追问。
翁菱当时曾经住过的一处房子,据说是徐悲鸿和蒋碧微谈恋爱的浪漫所在,给她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她记得许多个夜晚,挑灯读一本书,合上书页时,窗外已是晨曦微露。她照顾美院里所有的野猫,每天早上在学校的各个角落找它们喂食。
在那安静得几乎静止了的日子里,朋友是最多的,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
她的生活是:陪朋友聊天、逛街、买衣服,还有,恋爱……
问的人不死心--真的什么都不做吗?她好笑:永远有艺术,有朋友,有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难道还不足以打发时间吗?
无为VS有为
翁菱有些霸道地把"知识分子"定义为那些知道自己精神需求的人。
她一直知道自己对什么更感兴趣,所以从不浪费时间学不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对机器不感兴趣,她说永远不会学开车。比如她热爱读书,从高中起就有一晚上读完一本书的习惯;但对背书不感兴趣,所以读美术史时总是考倒数几名。不喜欢背书的翁菱,很像刘索拉小说《你别无选择》中的某个角色,和绘画系、雕塑系的同学"玩"着就长大了。
那时的美院是艺术中心,全中国各个院校的知名艺术家,进京或是出国,总会跑到王府井这个著名的大院里来会会朋友。翁菱的为人在圈里是出名的好,她的小房间里总有找不到地方住的"北漂"借宿。如果问她是怎样的人,她自己也差点脱口而出,"我是一个好人"。她说完全不做事的时候,与世无争,为人会特别"善"。
自己也没有想到,那闲云野鹤的日子,会因此戏剧性地结束。赋闲七八年后,1996年,当"港澳信托"投资中央美院画廊,希望找一个懂专业又人缘好的主持人时,"碌碌无为"的翁菱,恰恰成了最佳人选。她无声无息在圈内浸淫多年的"无为",居然水到渠成,转化成了她的"大有可为"。
凭着对国内艺术生态的直觉,她果断地把画廊定位在各种表现形式的当代艺术上。她是个天生的艺术家,在艺术界长期而丰富的阅历,更给了她准确的鉴赏力。美院画廊在她的精心主持下,被公认是中国最好的画廊;几年后的"新形象--中国当代绘画十年"齐集中国当代20位精英,大大震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各界。
翁菱先知先觉,早把自己的关键词归纳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过去赋闲,并不是当时才选择"无为";现在做事,也不是因为现在想"有为"了。"无为无不为"才是最自然的。
她一向谦虚,听到所谓"最好的XX"、"领军人"、"影响下个世纪的TOP 100"之类,恐怕是要捂耳朵的。连别人夸赞她美丽,她也从没放在心上,在她看来,只有精神的美才是真正的、永久的美。她倒是很认可一个精通中国哲学的外国朋友所说的话:"翁菱,我觉得你是中国人中真正理解了'无为'的人"。
浪漫与反浪漫
这七八年来,让翁菱感兴趣的是:今天最好的艺术终将成为历史,假如许多年以后,人们回过头来,看她和同道们致力的中国当代艺术,有我们现在看秦始皇兵马俑的感觉--该有多么"浪漫"。
所有外人看来,翁菱足够"国际化"了。她总能请到最大牌的外国艺术家、学者和设计师,走过众多国外的城市去做学术交流,欣赏纽约、巴黎"万花筒"一般的社会生活,喜欢意大利"饱和"的城市色彩。但她常开玩笑说,她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当她看见中国当代艺术的接受人群,主要是国外的博物馆和国外的收藏者,这种情绪就油然而生。用她的说法,一个国家的文化必须先被本国人接受、理解,才能进入一个良好的生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外国人喜欢什么,中国艺术家就做什么,对中国当代艺术不利。
所以翁菱说,现在很努力地工作,全部是围绕着这个"浪漫的理由"--把中国优秀的当代艺术介绍给尽可能多的人,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必须由中国人自己做起来。
为了这个浪漫而宏大的理想,她被卷入一大堆毫无浪漫可言的细节。
比如对每次展览的画册,从设计概念到文字细节,她都非常在意,经常通宵达旦地检查。法国外交部与她合作赵无极在北京的回顾展期间,由于法国官员不熟悉中国情况,差点在作品运输上出了大乱子。为了赶时间,在作品装机一半的时候,翁菱不得不多方紧急调动,另换飞机,才保证了全部作品的按时到位。
为了"外滩3号"沪申画廊,接下去的一年里,她要组织十个展览,与近百位艺术家联系,为此,她准备跑遍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机构。
羡慕翁菱的工作人不少,总是见她在最好的餐厅用餐,去漂亮的地方见朋友……可是亲近的朋友留意到,在她为之忙碌整整一年的上海双年展开幕的第二天,在那些热闹的聚会、蜂拥的人群里,已经没有出现翁菱的身影--她跑去三亚海边休息了。对她来说,成果出现了,就意味着工作可以暂时放下了。
做一个浪漫的商人,对翁菱来说,等于快乐加烦恼。比如以前从不发脾气的她,居然会为工作把设计师说哭了;个性特别自然的她,有时固执得像块石头……一个项目开头,商业上可能会赔,但很有学术价值,她会执意做下去。她了解,商人性格里,那些很琐碎、很精打细算的部分,对于太浪漫的自己,一开始当然难以承受;但慢慢去理解和认可,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完善。
以前碰到太"乱"的情况,她会发脾气,但现在,她更多的是从西方人的行业系统里学经验。可是到如今,典型商人的必备本领,很多翁菱还是不擅长,比如,做预算。她不好意思地笑,"我知道这是不对的"。幸好,翁菱有自己的秘密武器。
情感的理由
翁菱自己说,她被推上今日的舞台,做事情越来越坚持,除了浪漫的理由以外,还有一个真实的理由,情感。
她有一个充满温馨和爱意的家庭,从记事起,她所看到的就是家人之间的相知相爱。于是她天生就是一个善于爱别人的人,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信没有人刻意带来伤害。因为天性里那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纯真和对别人的善意,她身边总有无尽的朋友。
家人的爱、朋友的爱,是翁菱永远的、真正的依靠。至今,让她觉得最幸福的,还是和那些自己真正钟爱、在乎和珍惜的人相处、交流的时刻。比如半夜一点回家,接到美国女友的电话,两人从小事谈到艺术、做人,再到生活的选择,谈得很深、很透。那些时刻,朋友是可以相互触及到神经末梢的。
"生活犹如丛林,充满奇迹和刺激,诱惑和期望,伤害和康复,这一切阴阳交替。但我知道你最有价值的品质,是大自然赋予你的、独一无二的创造精灵。无论何时,我会陪你一直走下去……"
两天前,翁菱刚对做事的烦难抱怨了两句,便收到了这样一封E-mail。这让她感到了真正的慰藉。
(尾声)
翁菱的辞典里,有太多的"二律背反",所以可展开的面特别多。她是浪漫的商人,是积极进取的"悲观主义者",是最"国际化"的"民族主义者",是追求无为的有为者……
赋闲六七年,事业六七年,两种迥然不同的活法儿,但属于翁菱的很多东西,其实从没改变过。她一直保有庞大的朋友圈,保有自由自在的个性;她喜欢"晚九朝五",直睡到日上三竿;她永远"矛盾冲突"着,几个侧面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如今,无论从哪个理由来衡量,她换一种活法都是值得的。对她来说,这些年最大的变化是,越做事,就越觉得为之付出的事业是有意义的。爱过,痛苦过,但无论何时,都不会后悔。
偶尔看见她发一些闲愁:"我曾经觉得我是个特别特别可爱的孩子,现在,没有以前天真了,我会怀念从前自己特别好玩的性情,从不发脾气,从不为什么事情发愁……"
但她认定:"我是挺爱自己的,不管成功失败,我还是想做自己"。
还有:"如果让我再过一遍,我还是可以重过一遍,我从没有想过要选择别的什么生活。"